刘震云也当官了,这是好事还是相反

文摘   2024-11-22 13:03   北京  
昨天,刘震云老师当选河南省文联主席。
这一消息对我来说,相当炸裂。

如果不是有文有图,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本来正犹豫,要不要写写社会无差别害人事件,还有厦门足球场上,我们那些爱国贼的丢人行为的。

看来,还是写写刘老师当官这事吧。

刘老师相信我们大家都不认识,但又都认识,因为他的小说以及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让国人对刘震云相当的熟悉,甚至说非常喜欢。

他那种十分接地气和应景的内容,语言的时尚和不做作,让他一度成为了冯导的御用作家,甚至那些电影作品部部叫座又叫好。除了大概《1942》和《我不是潘金莲》比较例外,其他都是爆款。不过,这两部我个人都很喜欢。

除了他的文字和衍生的影视作品,我对刘震云的很多演讲和在一些重要场合的表现,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比如,他在北大国发院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堪称经典保留节目。

他一开始先“套近乎”,说他是北大校友,其实确实是,但是他表现的很是谦虚谨慎。他讲在北大上学时候吃食堂的趣事,他讲当代人最缺什么,最不缺什么。

比如,他举了他外祖母的例子。他外祖母是个一米五几的小个子,但是却是割麦子的领头人,她割的又多又快。他告诉北大学生为什么?因为她不直腰,人家一趟下来,可能直起身子几次,但是他外祖母就一口气割到头,所以她就成了状元。

她还说了一个他非常佩服的家族成员,就是他舅舅,外号刘麻子。他舅舅是家乡方圆几十里最好的木匠,他为何出众?也没什么诀窍,就是花时间多,比如人家用三天,他就用六天完工。

当然光是时间花的多,那也不是重点,关键是喜欢。

光喜欢还不是核心,还要有想象力或叫激情,比如看见楠木啥的就想象给谁家闺女打出嫁的家具;如果是杨树,那就只好做小板凳了。

刘震云认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是笨人,而以他外祖母和舅舅为代表的,其实都是所谓的笨人,大概他就是想说笨鸟先飞的中国古训吧。

但是,如果你就从这一个角度,来理解刘震云的话,那还是肤浅了。刘震云想表达的,或甚至是要讽刺的,是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尤其高校,这也就是钱理群老先生的观点。

但如果说,刘震云的小说、电影及演讲,只是表明了他的文学水准和做人做事道理的话,其实,我觉得,就现在网上流传出的某次颁奖典礼上,张绍刚在给陈凯歌和刘震云颁奖时的两层皮表现,以及刘震云是如何狠狠地修理他的精彩桥段看,那才深刻体现了刘震云的非凡智力,以及对把人分三六九等旧观念的最无情、最彻底的反击。张绍刚也是被刘老师修理得不要不要的了。

本文就不说细节了,没看过的,可以到网上自行补课。

好了,其实刘震云的各种表现,在读者和观众看来都是非常正面的,鼓舞人的。还有好多他接受记者采访的视频,皆是高质量,看完有收获,令人眼前一亮。

昨天,看见刘震云当选河南省文联主席的消息,除了意外,担忧就迅速充斥了我的大脑和心情。

我先问我自己,作家是做什么的?

作家以我看,是社会的良心,是批判家,是大夫,只是不是给人看病,而是给社会。

作家是用文字来表达他的观念和看法,但是底气是知识和见地,是三观的坚定和顽强。近些年来,我们已经很难看到什么好作品和好作家了,还能说真话的,实属不多。

但是放眼世界和追溯历史,似乎作家还是很有市场的,也很能影响社会的。前不久获诺奖的韩江,她在《白》里有两句话,我非常赞同,也是作家和文学作品所应有的价值。

她说:“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从未有过生命(我就当成文字吧),却更能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某种事物。”

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在他的《致命的自负》第七章(被毒化的语言)里指出,“所以,正像智慧常常隐藏在字里行间,谬误也是如此。那些我们如今知道其错误的天真解释,以及那些常常不被赏识,但产生了极大作用的建议,通过我们使用的语言流传下来并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一句话,语言和文字是人们行为的指南。

关于语言,关于文学,它的功能实在是显而易见,不用我这外行,用不知所措的文字,来解释和给各位废话了,也许我还是用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第七章的开篇引言,来借花献佛吧。

哈耶克用的是孔子论语的话,“言不顺,……则民无所措手足。

顾名思义,如果说话不顺畅,百姓就会不知所措。其实,《论语》里完整的句子应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一个经济学家都能深谙语言和孔子的思想,我们当下的中华子民,岂不是更应该有所体会和发扬光大?!

好,我们回到文联主席官职,回到刘震云当主席一事。

当下的中国,文联是什么组织,但凡对体制内有些了解的,都明镜似的。一个省的文联主席,那基本就是厅局级领导了哈,刘震云还是正职,应该还是专职的,至少不是外行来领导,从这点来说,是好事。

但是在我们的体制内,刘震云是以当官为主,还是仍坚持写作,甚至是说真话,写有力量的字呢?

如果忙于做官,那他还有时间来写作吗,还能保持他人间清醒的特质吗?

如果他也随波逐流,入乡随俗,在哪座山唱那座山的山歌,那是否太可惜了呢?!

我们看两个例子哈。

姚明我本来不讨厌,觉得他作为一个体育巨人还智商在线,还为国争光,真的是非常难得,也算是英雄了。记得有次在冯导作品发布会上,他直言不讳说了句“什么叫人不可貌相”,指的就是冯导人丑作品美。

但是他上任后,我们没发现他做出了什么重大改革,好像打比赛也成绩平平,估计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所以辞掉了篮协主席的职位。其实自打他当官后,我就越看越不顺眼了,不仅体态臃肿,连人看上去也不怎么舒服了。

还有某位演员,也当官了,也是协会主席,当官后也没见什么政绩,出演的陈思诚最新作品《解密》,要多失败有多失败,不知是导演看中了主席,还是主席也觉得得用作品为主席的职位说话?

刘震云是作家,其实有很多作家都当作协或文联的主席,但大部分作家当官后,就不怎么看见有作品出生了。方方也是在不当主席后,作品更多更有影响力,比如口罩时期的日记等。

当然,刘震云还没有开始履职,或者说马上开启他的官员生涯,我们决不能想当然,不能唯心地猜测,也不能一概而论,说不定,刘震云就是一个例外呢,说不定就是想用主席的岗位,来给河南文坛和文艺圈吹来一股清风呢?!

至少,他比余秀华的副职要来的硬气,看不惯我,也不能不请我来开会,余秀华毕竟是小地方的作协副主席,刘震云可是大地方的作协主席,是一把手。

开个玩笑,张绍刚这会是不是也再不敢狗眼看人低了?

哈哈哈!
中国是否已经强大到无所不能,连诺奖都不屑一顾了

晶眼观世
一个努力追求正义的人。著有《带刺的玫瑰》《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古巴·南非行》《从应许之地到湄公河畔:以色列·巴尔干·越南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