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人的才华的确与他们受的苦难成正比

文摘   2024-09-28 23:01   浙江  
没想到,今儿遇到了木心先生受难的地方。
莫干山是浙江的一处风景名胜,光别墅就曾经达到过600多座,连老蒋在这的别墅都排在第550号,毛泽东主席1954年来视察的时候,也是住在一处非常大的别墅。

我抵达莫干山后,乘坐接驳车上山后的第一站,就是剑池。

剑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剑工干将和妻子莫邪铸剑的地方。人们常说,莫干之美在剑池,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先去看这个莫干山的头牌景点。

不知是不是最美好的东西,总是要磨人和花费足够的时间精力,我往山下走了好久,却迟迟看不到剑池,指示牌不断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就是老也见不到剑池。
然而,半途中却忽然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64号别墅介绍”的字样。

我停下脚步,仔细阅读那些有点模糊的字样,这是一座建于1904年的建筑,是莫干山众多老别墅中保持原貌较好的建筑之一,经原始档案和《莫干山志》考证,这所房子是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总会的产业。两层楼,共有6间房,石木结构,老式美国或西方建筑,但现在是一个咖啡馆。

上面这些字还没有太引起我的重视和特别好感,但是最后一句话,却让我十分惊讶和万分惊喜,这句话是这样的:“与著名作家木心先生居住的别墅相邻,其静心创作期间常常漫步于此。”

啥,这地方怎么还能与前两天看见的木心故居及木心有关呢?!

我感到十分好奇,就问当下传教士房子的“主人”(租户),木心的房子怎么在这?

他说木心先生当时受迫害,所以住在这里。他以为我不了解,于是还好心介绍了下,不过也说明很多人不知,更没有人打听。

我问他,是否要爬一段路上到木心的旧居?他说不用,就在你跟前。

我走近看,才发现,确实有一条小小的、窄窄的石头铺的台阶,因为被树叶等杂物遮盖住了,所以几乎看不见有路;而且石头上都是青苔,看来除了我,几乎没人过去看望下木心的旧址。

我试着走走,还行,坡度不大,但是很快发现,前面有一棵倒下的竹子树,已经是枯黄的了,不知老死了多久,也不知横亘在这多长时间,反正把个道路压的死死的。

我先是挪了挪竹子树,但是不奏效,只好跨过去,也踩了点竹子的主干部分。还好,竹子没有欺负我,我也没滑倒,而是它成了我稳稳的过河卒子。
好不容易爬到了房子跟前,一看,我就吓到了:这哪是房子,好像是仓库,因为很久没人住了,地面根本看不见土壤,窗户上蜘蛛网密布,但有块牌子写着:“精彩即将呈现”,也就是说,我面前的房子已经列入了修旧如旧的计划中,按规划,这里将成为现代美术馆、现代绘本馆,高山自然博物馆、图书馆、异人馆、西式餐厅、茶社和酒吧等。

可能蓝图的确是美好的,但是我看那房子似乎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进去过,青苔、杂草丛生,也没怎么看见窗户似的。

我四周再看看,想沿着墙周边走走,但是我发现,这座房子三面是峭壁,一面接地面,就是我爬上去的那面。

我忽然想起了《基督山伯爵》,男主唐泰斯被关进的孤岛死牢。当然,那里连一面接地的墙和路都没有,而且如果不是隔壁牢房的老神甫挖地道时计算有误,而碰巧进到了他牢中,估计唐泰斯必死无疑,更得不到基督山荒岛上埋藏着的价值连城的财富和宝藏。

想多了,回到正题。

当我离开木心旧居后,我忽然想起,木心和伯爵唐泰斯在意志力方面还真有点类似,可能都是属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那种人吧,磨难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都是成功所必须的上马登吧。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对当时他的处境,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难怪他能写出那么深刻,那么胸怀大度的、感人心扉的文字。

从旧居下坡,又跨过死去的老竹子,好像白居易的那首散文作品浮现于眼前。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从木心的“别墅”回到咖啡馆,我才仔细端详这座十分耐看的建筑,非常古老的石材,还有朴素的阳台和布局,特别是一个铁炉子,不知是不是当年基督徒们用过的。

建筑物不仅外表好,古朴,里面也很老式,而且布置相当的西式,随意简单,色调和谐,且散发着淡淡的糕点味,还有一些咖啡的味道,可能是来喝咖啡的人不多。毕竟暑假刚刚过去,天气也不太好,有时下点毛毛雨。

看到这座基督教的建筑物,又想起了基督教或圣经里的故事,也就自然想到了基督受难的情形和基督在世以及离开人世,升华为救世主的过程。

也想起那年去以色列,把基督受难的那段苦路,以及14处站点中的大部分,代表基督耶稣从被判刑,到被钉十字架的全过程。当然,还有基督在世时所做的一切,为教徒或受苦民众的大善事等。

其实,梅尔·吉布森执导的电影《耶稣受难记》,是非常难得的视觉故事。

故事从某个夜晚始,耶稣被犹大出卖,耶稣被惊醒,接着他坦然地束手被擒。士兵用铁链绑住耶稣手脚,把他押往宣判场。

可悲和可怜的是,成群的犹太人涌了出来,他们向耶稣扔石块,吐唾沫。一些疯狂的犹太人,在宣布耶稣将受到绞刑后,竟然欢呼雀跃起来。

耶稣扛着沉重的十字架,步履艰难地走过耶路撒冷街巷,他不时摔倒在地,一些犹太人更加疯狂地向他涌来,不停地发泄他们的无知与怨恨。最后遍体鳞伤,血迹斑斑,衣服破烂的耶稣,慢慢地走向各各他山……

我想,木心在特殊年代遭受的磨难,的确是令人痛心的,但他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似乎毫无怨言,这不得不让人触景生情地与基督教,基督教起源的耶稣做了点对比和联想。

毫无疑问,纵观人类历史,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物,传世的作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与他们受的苦难或披荆斩棘的品格和意志力是分不开的。仅在这一个月的旅行中,对所遇到的文人、政治家和科学家来说,这个命题就毫无瑕疵,更何况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盖无例外。

关于木心先生和他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先生,在谈他读木心《文学回忆录》和评价其人品时,也非常有感慨。

他觉得,几乎回忆录的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读。他认为木心的视野开阔,眼光敏锐,见解精湛。哪怕是复述名家的文学作品,也能做到独有会心,与众不同。读他的作品,人们会得到极大启示,可以一读再读。他认为,木心的作品是值得反复回味和研讨的。

一个资深的文学评论家和研究者都如此看待,一般人更会有不可比拟的收获了。

陈子善先生还认为,一个搞文学的人只懂文学是搞不好的,搞美术的只懂美术也是搞不好的,而看《文学回忆录》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享受。

同时,他在看回忆录时,是把它当成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与自己对话。木心在敞开自己心灵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对文学、艺术、人生和社会,乃至整个20世纪地球上发生的很多事情的见解,很了不起,很多看法超越了文学。

我想,这样的评价是专业的,也是木心应得的,木心的经历和成就,也是可以类推的。就像陈子善说:一个搞文学的人只懂文学是搞不好的,搞美术的只懂美术也是搞不好的,其实可能哪个行当都是如此。

但真正能做到如此境界,任何人走过的路,受过的磨难,心胸的开阔,才是他或她成为后来的名家,或流芳百世的最直接和关键的原因!

晶眼观世
一个努力追求正义的人。著有《带刺的玫瑰》《从加勒比海到彩虹国度:古巴·南非行》《从应许之地到湄公河畔:以色列·巴尔干·越南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