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国产智算芯片崛起

财富   财经   2024-11-06 08:08   北京  

杨泽原  丁奇  徐涛  马庆刘  孙竟耀

我们持续看好算力成为科技板块核心主线,国产芯片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受国内智算中心加速建设,互联网公司AI需求催化,智算芯片市场需求有望再上新台阶,我们预计2026年国内AI芯片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国产芯片有望提升份额。当前,国产芯片在硬件参数上与海外芯片差距日益缩减,软件生态、互连技术有望随产业发展而不断壮大。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下一代国产芯片将迎来竞争力拐点,短期我们看好通用架构芯片凭借生态兼容性快速上量,长期专用架构有望凭借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而提升市场份额。


空间测算:智算中心加速建设,互联网贡献千亿增量。


由于短期CoWos先进封装产能小于需求,且产线建设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算力芯片市场空间可以通过供给端产能进行推算。但供给端测算有赖于第三方产能数据,且包含供需关系偏紧的假设前提,因此我们同时针对我国相对分散的下游市场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测算,交叉验证。


1)供给端测算:结合芯片先进封装产能和各家芯片尺寸数据,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算力芯片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国产算力芯片规模将达300亿美元。


2)需求端Top-down测算:我们根据海外芯片出货情况结合其市占率进行计算,预计到2026年国内智算芯片市场空间约3230亿元,中性假设条件下国产芯片有望占据近一半市场份额。


3)需求端Bottom-up测算:我们统计了国内地方政府智算中心、运营商等央国企、算力租赁等下游招标数据,预计2026年该部分需求将达1000亿元;互联网在大模型训练、AI+推荐、AI+搜索、AI+客服等应用场景下预计将产生2600亿元市场空间。



竞争力分析:参数差距日益弥合,软件互连有望突破。


当下时点,海外芯片仍占据国内AI芯片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以英伟达作为切入点,我们分析其性能提升来自于Tensor Core升级、低精度性能增益、存储体系与计算单元的合理分配;软件方面依托CUDA、互连依托NVLink建立强大的体系。我们从硬件、软件、互连三个维度进行对标,认为未来国产芯片有望实现真正替代:


1)硬件层面:国产芯片在峰值性能上加速追赶,参数差距逐步缩小(如BR100在FP16算力性能达1024TFlops,与H100相当);


2)软件层面:由于硬件架构的差异,国产芯片发展出兼容CUDA生态、自研软件体系两种思路,短期时间内我们看好兼容CUDA生态的易迁移性,长期我们认为国内市场有望孕育自主软件生态(昇腾基础算子库已有1400+);


3)互连方面:尽管在带宽方面相对海外龙头仍有差距,但国产芯片已逐步自研互连通信技术,国产万卡集群正在陆续落地投入应用。我们预计,随着国产芯片的升级迭代,硬件性能有望逐步追赶海外芯片能力,软件生态、互连技术有望随产业发展而不断壮大。



行业终局:国产芯片发展迎来拐点,龙头企业具备先发优势。


对行业市场终局演绎的推断对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从形态、时间、格局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行业终局:从科技产业发展视角,结合海外芯片市场发展经验,我们判断,由于加速芯片行业的技术壁垒深厚,软件方面具有较强的生态粘性,未来行业会逐步走向头部集中,先建立起软件生态的公司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建立壁垒。


2)发展阶段:我们认为“阉割版”海外芯片升级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提升日益缩减。新一代国产算力芯片有望在功能性上实现对海外芯片的初步替代。


3)未来格局:短期,通用架构芯片快速迭代进步有望凭借生态优势先行发展;长期,专用架构芯片未来有望受益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获得成长。头部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软件生态的先发优势获得市场机遇。



风险因素:


算力芯片供应链风险;芯片产能供给不足的风险;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产业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芯片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的风险;国产GPU厂商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投资策略:


智算芯片行业长坡厚雪,技术及生态壁垒深厚。我们通过对需求的规模测算,认为未来行业仍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尽管当前国产算力芯片在性能、软件生态等维度较海外芯片仍有差距,但我们看好下一代国产芯片的竞争力提升。


1)短中期:我们看好通用架构芯片公司的发展,国产芯片有望加速上量,以海光信息为代表的GPU公司有望凭借低迁移成本事先快速放量;


2)中长期:专用架构芯片有望凭借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提升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将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1月4日发布的《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35—国产智算芯片崛起》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