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结构、大过程、大比较》
作者: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 著
出版时间:格致出版社2024年9月版
页数:197页
定价:5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著作,主张用基于历史的大比较来理解大规模结构和过程。本书指出,19世纪遗留下来的八项误导性假设束缚了20世纪的社会科学理论,作者逐一批驳了这些假设,进而转向这些假设的替代性解释,尝试为具体的、历史性的比较方法寻找更合适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社会科学比较方法分为四种类型,并结合各个类型中的代表性研究,鞭辟入里地剖析了四种比较方法的优劣得失,指明了对于社会大结构和大过程的研究的方向。
作者简介
查尔斯·蒂利(1929—2008) 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伯滕威泽社会科学教授,曾在特拉华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等校兼任教职;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美国哲学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促进会会员。译者简介
张熹珂,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法学(政治学)博士。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
【前言/序言】
为什么其他学者的著作如同温顺的木偶,而我的书却总是像不听话的匹诺曹?我的书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并且拒绝被纠正。这本书就是如此。当我坐下来动笔的时候,我设想这本书应该始终保持温和理性、勤奋严谨与平衡的风格:秉持不偏不倚、公平持正的态度,考察各种对社会结构和过程进行大比较的方法。可不知怎的,它变成了一个“小霸王”,带着自信、好斗的神气,昂首阔步地走来走去。然而,隐藏在这种虚张声势背后的,其实是一个懒惰、优柔寡断和畏首畏尾的,腿部有残疾的弱者。本书经常在不指名道姓的情况下提出指责,从而避免进行相应的论战(人们本以为本书会热衷于这种论争),而且也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所谓的错误发生于何时、何地或是如何发生。唉,简直是没救了!然而,尽管它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小坏蛋”。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l Sage Foundation)邀请我写一篇关于“社会科学中的比较和跨学科研究”的论文,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来反思我们通常用于分析大型社会过程并推测其起源的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这部分任务对我来说是较为熟悉的,我已经花了多年时间来研究诸如无产阶级化、城市化和国家建构等大型社会过程。然而,考虑到对大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我觉得我还应该讨论人们分析超大型社会结构(如国家体系)并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我而言,这部分内容离开了我自己熟悉的领域:尽管我有时会对大结构和大比较进行思考与推测,并认真阅读其他学者关于这一主题的著作,但我自己从未沿着这些思路进行过严肃的实证研究。当我围绕自己的目的进行大比较时,它们几乎总是属于本书所谓的“个体化”比较,即试图通过与另一个文献中翔实、论证充分的案例进行对比,来阐明手头这个案例的特征。例如,我很熟悉法国的国家建构(statemaking)和集体行动,这常常帮助我思考英国的国家建构和集体行动之间的联系,反之亦然;但我从未对这两个国家进行过持续的比较,以确定在国家建构、集体行动或两者之间的联系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因此,当我在讨论大过程的时候,我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而在讨论大结构和大比较时,我只是对该领域很感兴趣的“门外汉”。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挑战新的领域。零散的想法和不满已经在我脑海中辗转积聚了很久,当我动笔的时候,这些想法很快就汇聚起来,文思喷涌、运笔如飞,其中一些内容看起来还是很有趣的,也有保留的价值。然而以这种方式完成的著作,在学术史回顾的翔实性、文献综述的系统性、文本阐释与批评的严谨性方面均有相当程度的不足。它更接近于法国人所说的“立场”(prise de position):对某种有待论证和探讨的观点的陈述。针对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希望这些文献能够弥补本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虽然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全新创作的,但本书第四章关于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讨论,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借鉴自我的《旧的新社会史和新的旧社会史》[The Old New Social History and the New Old Social History,Review 7(1984):363—406]。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鼎力相助。罗德•阿亚(Rod Aya)、罗伯特•科尔(Robert Cole)、弗雷德里克•库珀(Frederick Cooper)、罗纳德•吉利斯(Ronald Gillis)、雷蒙德•格鲁(Raymond Grew)、迈克尔•埃什特(Michael Hechter)、林恩•亨特(Lynn Hunt)、艾拉•卡兹纳尔逊(Ira Katznelson)、威廉•罗伊(William Roy)、詹姆斯•鲁尔(James Rule)、西达•斯考切波(Theda Skocpol)、阿瑟•斯廷奇科姆(Arthur Stinchcombe)、马丁•金•威特(Martin King Whyte)和迈尔•扎尔德(Mayer Zald)等师友在阅读初稿之后迅速给予反馈,并对初稿提出了大量经过深思熟虑的批评意见。他们说服我删除了一些存在缺陷的观点,帮助我澄清了一些模糊的论点,并为书中某些不太合理的表述提供了更多的文献资料。丹尼尔•奇洛特(Daniel Chirot)、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和斯考切波(再一次)对我的第二稿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也给了我很多鼓励。他们的建议促使我再次对书稿进行了重大修改。我的良师诤友们褒奖了我严肃认真的态度,但他们也毫不留情面地紧盯着本书的错误和缺陷。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批评意见表明,我在短期内所做的任何修改都无法说服他们中的任何人(更不用说所有人了)相信本书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这不怪他们,都是因为调皮的匹诺曹。
查尔斯•蒂利
1984年9月于安阿伯(Ann Arbor)
精彩书摘
当我们回望19 世纪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不堪重负的压抑感。在查阅几乎所有美国城市的地图时,我们都能注意到这些很能说明问题的标志:铁轨将城市切割得七零八落;城市看起来就像投机者的交易网格,排列整齐的街道和马路一直延伸到地平线;那些密集的住宅区,曾经是郊区中产阶级远离城市的避难所,现在也已被大规模城市人口所吸收。如果能够漫步其中,近距离观看,那我们就会注意到富有特色的人造标志物:百货商店、办公楼、仓库、工厂、烟囱、锅炉、电线杆、行人与机动车混行的街道。尽管20世纪有了各种新技术和新风格的试验,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仍然带有19世纪的强烈印记。我们的许多观念和制度安排也是如此。在教育领域,我们仍然认为,使青年英才为未来做好准备的有效方法,是把特定年龄段的所有年轻人分成20人到30人的小组,每组都由一位年纪稍长者负责。年轻人被安排在相对封闭的房间里,就座于一排排小桌子前,年长者被安排每天与他们交谈几个小时,让他们完成各种练习并送交年长者评估,要求他们定期在课堂上汇报自己完成的练习、阅读过的材料,并回答年长者所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年轻人需要在这种待遇下度过十几年光阴,随后他们往往会进入更奇特的讲座制度体系;在那种制度体系中,年长者可以在50分钟的时间内不间断地对他们说话。这显然是19世纪的做法!)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20世纪晚期,然而在社会组织领域仍然保留着很多来自19世纪的观念。在对社会变迁的分析中,我们忠实地坚持着19世纪知识分子所建立的思想和观念。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会形成这些思想和观念,是源于他们对周遭所发生事情的讶然反应,即他们惊讶于人口、生产、资本、强制和组织权力的空前集中。他们把日益加剧的分化视为社会变迁的主要过程,将社会视为连贯但又脆弱和精密的结构,容易受到分化与整合这两者不平衡的影响,他们还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其他思想和观念。来自19世纪的这种压抑感让我们不堪重负。我希望这本小书能成为一个杠杆,稍许减轻压抑和负重的感觉。本书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如何才能加深我们对于大规模结构和过程的理解?这些结构和过程改变了19世纪的世界,也正在改变当今世界。本书还特别提到,不同时间、地点、人口、结构和过程之间的比较如何有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本书回顾了对大结构和大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的代表性研究及其重要贡献。在此过程中,本书对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组织、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其他大结构和大过程进行了阐释,这些阐释往往不同于传统的解释。本书也呼吁对大结构和大过程进行基于历史的分析,以替代那些缺乏时空定位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模式,这些模式往往随着19世纪的遗产而呈现在我们面前。旧的模式从何而来?在学者们将其编纂成文之前,现实中的人们已经将其用于解释他们在19世纪那全新的、令人惊讶的经历。那就让我们听听19世纪的人们是怎么说的吧。约翰•魏因曼(Johann Weinmann)是德国埃朗根市(Erlangen)的一名织袜师傅。早在1849年,他就宣称:“机器正在毁灭所有阶级。”他将机器描述为“家庭的破坏者、青年人的毁灭者、奢侈享乐的诱导者、森林的摧毁者、济贫院的推手,很快就会伴生全面性的动荡”(Shorter, 1969:206)。魏因曼向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King Maximilian of Bavaria)分享了他的想法。在1848年革命的阴影下,马克西米利安国王发起了一次征文比赛,主题是针对巴伐利亚和整个德意志境内物资短缺状况的长期补救措施。除了魏因曼的文章之外,这次征文比赛共收到六百多份应征作品。例如,来自安斯巴赫市(Ansbach)的警官卡尔•塞弗特(Carl Seiffert)的征文表达了相关担忧:“现在,当富裕阶层温和地扩张自身规模并趋于完全保守时,下层阶级(的扩张)却过于兴旺,一个庞大的无产阶级正在崛起,如果不设置安全阀,他们很快就会要求瓜分富人的财产。”(Shorter,1969:201)尽管塞弗特不像魏因曼那样对机器生产表示担忧,但两位作者都担心无产阶级人数的快速增长,并警告其可能对财产和公共秩序造成威胁。学界评论
以直率、批判的方式分析社会变迁,引发人们思考社会科学家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大问题”。——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耶鲁大学
蒂利回顾了关于社会变迁的分析理论,将这些理论置于历史背景中,并为未来的宏观历史研究制定了计划。——玛格丽特•列维(Margaret Levi),斯坦福大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论准备
第二章 四项误导性假设
第三章 四项误导性更强的假设
第四章 比较
第五章 个体化比较
第六章 普遍化比较
第七章 求异性比较
第八章 涵括式比较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译后赘言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