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言量,理性讨论的最大敌人

文化   2024-07-31 18:35   德国  




断片一则


参与讨论者只要从根底上预设了某种圣言量,某种绝对不可错、不可理性讨论的信仰命题,那么与之的一切理性讨论实际上终归是徒劳的。各种宗教再如何强调“信仰寻求理解”,也只是在理性所能讨论的边界划定上有相对性的差异,或者早早地就搬出信仰来压人,或者试图尽可能让理性多走一段距离,但这段距离只不过是推迟了他们拿信仰压人的行动罢了,只要我们持续追问下去,结果终将没有任何区别。因此不用多说,对圣言量的信仰终归且永远是理性反思与沟通的最大敌人。吊诡的是,事实上任何所谓圣言量的成立,恰恰都是作为信仰者的“凡夫”凭借某种标准来认定的:当我说“圣人或佛绝对是正确的”时,意味着我认为“圣人或佛绝对是正确的”,这就把问题的重点拉了回来:重点与其说在于圣人或佛说了什么,倒不如说在于“我认定他们说得对”的标准本身;只要这种观察的视角性无法摆脱,我们就永远只能从有限认识者的立场来讨论认识的标准,来讨论“我们应当相信什么”,而非将某种“绝对真理”独断地当作既定事实而简单粗暴地接受下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圣人或佛被相信所拥有的那种“不可感觉也不可理知的神秘认识能力”是否存在,我们作为“凡夫”而判定是否相信圣言的工具,仍然仅仅在于“凡夫”所公共具有的感性与理性能力,这始终是我们判定某一命题之可靠性的唯一标准。只要尊重经验观察与理性规则的认识对于凡夫而言仍是最有效的,那么通过这种认识来判断圣言是否天生就可信,就远比盲信圣言就是天生可信好,然后我们就会立刻发现,所谓“天生可信”显然只是一种极为武断的盲信,因为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未经感觉或理智认证的任何东西。
为什么“创造性诠释”才是“真”诠释?
治大学者,何必通小学?
小说需要哲学吗?——严肃与通俗艺术四论
虚构文学创作谈:去认识,而非创造
清言七则 │ 道人何事,山川为友。
断片集 | 美与宗教与天真;美的大敌;少女至美
断片集 | 绝对者,反身性,目的,神话叙事
断想 | 一句话证明它们存在
断想 | 形而上学魔术师的两种戏法
断想 | 虚无主义的根源及对治
穷极之辞:王弼由道体向自然的回落
何物存在:一种多元论的「日常本体论」
「析空观式还原论」的两个谬误
命名之外,无物存在?
世界为什么存在?
没了绝对者,我们还剩下什么?
无答之答:道体的瓦解与存在的开显
合一的幻觉:弗洛伊德对「体道经验」的解构

小编作品《老子疏义》已于当当、京东自营绝版,欢迎通过小编本人的【微店】与【孔网书摊】购买支持作者,长按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

小编译著《窥道路向》已于当当、京东、淘宝、孔网等各大电商平台上市,此为德国哲人库萨的尼古拉晚年的密契哲学总结之作,以下为京东链接:

在此感谢诸君的支持~

重玄之域
至理虽复无言,非言无以诠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