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吾宗自足
◎ 或謂不究西學無以見道。余聞之曰:「噫,何過之甚焉!未審老聃、莊周讀西書否?王弼、郭象、成英讀西書否?亦殊可笑。吾宗機要盡從此箇道心流出,自本自根,充然自足,安待外典以自證立哉!且有利根上器,頓超無無,直將攬彼萬古不汙之妙鏡,照此百年長朗之眞心,此即道書亦不須看,而況西學之覼覼屑屑者乎!今欲學人兼采西書者,特以辨名析理,在彼甚精,雖無贊道之功,差有助言之益,於吾本體元非有加;嚮令摒去不讀,亦吾人本分上事。」
GPT说…★ 以下阐释为GPT-4o自动生成,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这段话表达了对西学(西方学问)的看法以及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可以总结如下:质疑对西学的依赖:开篇引用了某种观点,认为若不研究西学(西方学问),便无法理解“道”。然而,作者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样说也太过分了,并用反问的方式提到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如老子(老聃)、庄子(庄周)、王弼、郭象等,是否读过西方的书。这种反问意在指出,伟大的中国思想家未曾依赖西学而见道,依然成就了深厚的智慧,这样的论调实在是可笑的。强调内在道心的自足:作者认为道家的核心理念(道心)是内在的、独立的、完满的,不需要依赖外来的学问(如西学)来证明或确立自己的价值。道心源于自身的本体和根本,已经充足而完备,不需外在典籍来为其立证。高根利器的顿悟:对于那些有利根和高器量的人(即天资聪慧、悟性高的人),作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直接的内在顿悟,达到对真理的把握,而不需要借助任何经典,甚至连道家的经典都不必读,更不用说繁琐细致的西方学问了。对兼采西学的态度:对于那些希望兼采西学的学人,作者并不全然反对。他承认西学在名相的分析和理性的辨析上非常精细,虽然这些学问对理解“道”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可以在言辞表达上有所裨益。然而,这种益处对于人的本体而言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因此,是否摒弃西学,也只是在个人选择和修行本分上的问题。整体而言,作者在这段话中表现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高度自信,认为道家思想是完满自足的,无需依赖外来的学问来立足或证明。同时,他也对西学持一种务实而有限的接纳态度,认为可以借鉴其在逻辑分析和表达上的精妙之处,但不认为这是修道的必需。小编作品《老子疏义》已于当当、京东自营绝版,欢迎通过小编本人的【微店】与【孔网书摊】购买支持作者,长按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
![]()
![]()
小编译著《窥道路向》已于当当、京东、淘宝、孔网等各大电商平台上市,此为德国哲人库萨的尼古拉晚年的密契哲学总结之作,以下为京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