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树同风:敬仰伟人毛主席(两篇)

乐活   2024-12-26 08:03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桑榆重晚晴》寄语

《投稿须知》


如果他们在聆听

1

此时此刻,当在静夜里作者写完《重读毛泽东》这本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书的时候,他的一颗不能平静的内心在想:我们究竟能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们说些什么呢-------如果他们在聆听?

世界说需要燃烧,于是,他们燃烧着,像星星之火,也像导火的绒绳。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然不会有凤凰的再生。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您是冰封悬崖上一支报春的傲梅。

然后,就有大树下如泪水般的雨声。

我们应该向敬爱的您讲起爱。

我们应该向光荣者讲起光荣。

生何灿烂,死而无憾。花谢还开,长河不断。我兮何有,谁与安息?日月经天,何劳寻觅。

让我再读一遍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段字字泣血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作为《重读毛泽东》这本书的读者,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着与作者同样的心情,掩卷感叹。面对毛泽东神圣的思想与事业、无与伦比的精神与意志、崇高的风范与品格,沸腾的血浆冲击着激动的内心,眼含泪花,充满着景仰与无限热爱。


从东华寺的洞中之洞,

看毛主席的行为方式

1

毛主席卸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请假到离瑞金三十里,离叶坪四公里的东华山养病,他和他的妻子贺子珍住在位于东华山顶东华寺的左间,那里潮湿而阴暗。在东华寺的旁边有一个地面只有几平方米大的石洞,被称为“仙人洞”。这个仙人洞,就是毛主席日日夜夜办公、看书的地方,他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起草的《对日战争宣言》就诞生在这里。

在仙人洞里,前半部分放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石桌,石桌四周放着几个圆形石凳,洞顶的岩石上嵌入了一个铁钩,这是夜里照明挂马灯用的;靠里面的地面上放着一个一米的长条板凳,那是毛主席办公累了坐着休息的地方。在安放长条木板凳正上方的花岗岩岩石上有一个脑袋一样大的石洞,那是毛主席个子高,坐在那里直不起腰来,就把石洞的顶部岩石上琢出来一个脑袋大的石洞。这个脑袋一样大的石洞,就是毛主席坐在这里休息时安放自己脑袋的地方。这就是毛主席的行为方式,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坐在石洞的凳子上直不起腰来,换个地方就是了。可毛主席,他不,他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也不畏惧任何艰难困苦,他认为应当充分利用仙人洞的空间,让仙人洞充分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他认为那个地方是最适合他放一只凳子让自己安身休息的地方,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犹如他率领红军反围剿,没有决胜条件就创造有利条件一样;犹如中央苏区筹备召开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容纳几千人开会,于是他就在沙洲坝建筑起来一座大礼堂一样;犹如红军扩大了,干部不够用,他没有像蒋介石当校长时那样的黄埔,于是就用自己的方式,在他的部队里大办起了红埔,营设教导连,团设教导营,师设教导旅,再后来到了陕北就办起来红军大学一样。

毛主席是一个丝毫不屈服于环境恶劣的人民领袖,没有专家培养专家,没有人才培养人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正是因为有毛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他让中国共产党,让人民子弟兵,让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无数的不可能为可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他率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勒紧腰带,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搞成了现代化国防,搞出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人造卫星。毛主席的行为方式,焕发出了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心壮志,焕发出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民族精神,让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灿烂前景。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橘树同风,本名张学林,籍贯河南省,194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汲县,196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2006年12月退休,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央企中远海运集团职工,退休干部。

《桑榆重晚晴》编委会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聊者

校对:燕平 聊者

制作:沧海一粟

END



桑榆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你共赏满天火红的晚霞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