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潮:南下!南下!

乐活   2025-01-01 09:30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桑榆重晚晴》寄语

《投稿须知》

一九七三年隆冬的土城子,皑皑白雪覆盖着远处的老铁山脉和机场南面的后夹山。凛冽的朔风夹带着雪粒,肆无忌惮的旋转啸叫,枯草当风颤抖,冷风刺肤,寒气逼人。

西场,停机坪上战斗值班的飞机,在白雪的衬映下机身上的红色军徽格外醒目。

东场,军人俱乐部礼堂内,全体指战员肃立,聆听北航杨副参谋长宣布中央军委调我部防卫海南岛的命令。此时已是岁末,部队要在25日出发。

命令已下,部队上下紧急行动起来,点验轻装,我把买的一些电子书籍邮寄回家,听闻海南岛副食供应差没有苹果,我和战友苏建军找了个航材箱,装上5斤苹果,两听炼乳。

即将离开旅大,告别早已熟悉的山山水水,真有些恋恋不舍。有一些同学战友还将继续留在旅大,暂时分别的伤感萦绕心头,挥泪惜别,从此天各一方。就像歌曲唱的: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

12月25日上午,随着两颗绿色信号弹升起,全团飞机相继启动开车,在团长李海江率领下依次滑入跑道,伴随着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架架战鹰腾空而起,然后,以四机编队低空掠过指挥塔台,向土城子机场告别,向战友们告别后向南粤方向飞去。

李海江团长

飞机转场后,全团装运物资设备工作也同步进行。军列停在后夹山油库的专用道上,设备装车后,又装上面包、红肠和保温水桶等给养。部队全部登车后,前来送行的场站首长、男女战友和车上的我们都相互挥手呼喊着:“再见了,战友们!”18时,随着一声汽笛,军列徐徐开动,我们踏上了南下的征程,铁道两旁的树木一棵棵地向后掠去,夜幕也悄然降临。

现今的长岭子车站

军列缓缓驶过大潮口湾铁路桥,停在长岭子站等候调度编列,19时许军列开行,这时天色已黑,火车穿行在茫茫雪原,我排在第二班看炉子,闷罐车厢中我和苏建军合盖一床被子,在车轮与道轨的铿锵摩擦声中似睡非睡,半夜迷迷糊糊中被叫醒值班,一不小心把炉底捅掉了,手忙脚乱从苏建军衣兜里摸出火柴,生火点着炉子。这时,军列减速刹车,我好奇地在车厢门缝向外看去,只见“苏家屯站”的站牌闪过。过了一阵,传来车头与车厢挂钩撞击声后,军列又继续前进了。

27日,天刚蒙蒙亮,军列驶入北京丰台站,过家门而不能入,估计北京的战友比我还激动。

28日,在湖北武汉江岸兵站吃晚饭后,军列上不再烧炉子取暖了。

军列一路向南疾驰,窗外景色由白变黄变绿,从北国风光到江南水乡,气温升高,衣服在减,到广西柳州只穿绒衣了还感到热。

12月30日上午,我们终于抵达与海南岛隔海相望的湛江麻斜军港。走下闷罐车厢后,暖风扑面,如同北国的阳春,没有了东北的皑皑白雪,千里冰封。高大的椰树、槟榔树,满目葱郁,笆蕉树叶青翠欲滴,清新之野,处处都充满新鲜感。回头再看我们的着装,大家都哑然失笑,有上穿衬衣下穿棉裤的,还有穿海魂衫戴棉帽的,滑稽得很。

31日,卸装完装备后,算是过节,也是接风,南海舰队一位副政委到场看望新到达的部队,并发表了讲话。南航在军港内的一个蓝球场组织会餐为我们接风洗尘。至今记忆犹新的一个菜是一盆鸡爪。当时都嘟囔南海舰队真小气,吃鸡没有肉,光啃鸡爪,现在想来,这可是粤菜当中的名吃“凤爪”。

进驻海南岛时乘坐的389扫雷舰
▲与389舰同型号的6610型扫雷舰

1974年元月1日,我们中队搭乘舷号389号扫雷舰(后在西沙海战中战损)向海南岛进发。这是一艘6610型排水量570吨的舰艇。军旗猎猎,军舰在晨风中穿行琼州海峡驶向海南岛。浩瀚的南海很快让我们领教了它桀骜不驯的脾气,出港不久,咆哮的涌浪前赴后继,层层叠叠迎头袭来,在汹涌的浪涛中,舰艏前伏后起,船舷不停左右倾摇,海浪不时从前主炮掠过,溅的满身水渍,一些人晕船呕吐得不行了,战友刘建华坐在左舷舱边呕出黄水了,难受的只喊妈妈我不行了。受条件反射,我胃里的东西也开始往上直撞。舰上一位山东口音的水兵告诉我,在海上晕船很正常,吐完后一定要再吃点东西,不然会把胃吐出血来的。我吐后,他从厨房递给我半碗白粥和两个糖醋水萝卜,吃下后胃很舒适,再无晕吐感觉。 经过数小时的航渡,远远看见海南岛海岸线上的椰林,大家一扫恹恹不振的样子,涌上甲板,翘首眺望秀英码头,海南岛,我们来了,新的战斗生活即将开始。

黑色皮工作服,东北地勤标配,离别东北,也告别了“黑皮”。湖北战友史怀庐、喻友春、余值清

和同学战友分别时留影

湖南战友分别时的留影

往事如梭,芳华已逝。离别土城子已整整50年了,年轮辗转向前,翻开记忆的文字,回望金戈铁马远去的往日时光,那些走过的路,那些多彩的经历,被岁月记录在人生的长卷中,依然充满了闪光的回忆。

(感谢战友史怀庐提供部分资料)

作于2023年11月26日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南海潮,本名纪锡岩,1956年5月生人,1970年12月入伍,在海军航空兵12师22团任仪表员。1976年3月退伍后在临沂市公安机关工作。2016年退休。

《桑榆重晚晴》编委会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古斋

校对:聊者 古斋

制作:沧海一粟

END




桑榆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你共赏满天火红的晚霞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