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延珠:我命大——我这一辈子

乐活   2025-01-04 07:16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桑榆重晚晴》寄语

《投稿须知》

我的童年

1938年,我出生在济南姥姥家,因是第一个小男孩,姥姥全家如获至宝,姥爷当即给我起了个乳名叫“小小”。

五岁那年我开始记事。有一天,姥爷让我拿着酒壶去买酒,往回跑的路上,被自行车撞倒,酒壶打了,酒也撒了,我就哭着回家了。姥爷不但没打我,还不停地哄我,小,别哭了,不要紧,没碰坏就好,说着还给我一块糖豆吃。

还是五岁那年,我学起了做生意。拿来一块饼子,切成小块,摆在小板上,抱着板凳,在自家小院里,大声喊:卖饼子唻!卖饼子唻!干喊没人来买,第一次经商就这样失败了。

我不甘心失败,第二天,还是叫卖着玩,这次不抱着小板凳转圈喊了,太累,改成摆摊啦。

好不容易来了一位顾客,是我七岁的姐姐,姐姐说:“小小,你在喊啥呢?”“卖饼子”,“哼!碎饼子谁要!”“好吃,给你一块尝尝。”姐姐狠咬了一口,把我手指头也咬破了,至今我的右手食指,指甲盖还是歪的。第二次经商又失败了。商人,商人,卖假货真的伤人。

济南战乱越来越大,到处是枪炮声!父亲不得不带着全家来青岛谋生。父亲是木匠,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只好到处打零工,日子过得非常贫苦。我在大窑沟桥洞拾过麦粒,苞米粒,有时还能检到几粒花生米。那时的我才六、七岁,大冬天也得去检,冻得我浑身直发抖,小手都红了。青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栈桥。那时栈桥破破烂烂,就是个小货码头,哪有现在的华丽气派。

两年后,因为穷困,我们全家不得不离开青岛,回到老家掖县,现在的莱州市。

家里虽有两亩二分地,我们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只好东邻西舍借着吃。

老家也是战乱不停,国民党到处抓壮丁,父亲整天整夜在外躲着,不敢回家。家里的农活全由姐姐和我去干,那年我才九岁,姐姐十一岁,妹妹才三岁。收麦时,不敢白天收,太阳晒怕掉穗,只能晚上干,饿了就吃个野菜蛋蛋。收完麦子,还捞不到吃馒头,都还左邻右舍大爷大娘家了。

哎!回忆起童年,我一面写,一面在掉泪。

就在这一年,战争终于结束,小伙伴们高兴极了,赶紧去坟地捡弹壳,铜能卖钱。我表哥领头,我们都跟在后面,当走到坟地时,我不由自主地走向另一地方。不多会儿,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我表哥踩上地雷了,左腿肚子被炸飞了,我要是跟在后面必死无疑。赶紧跑过去一看,表哥躺在血泊中,我吓的直哭,不知该怎么办,突然想到,赶紧回家叫大人来,爸爸和叔叔用门板将表哥抬回了家。我命大呀!

十岁那年,父亲让我领着四岁的妹妹,去地里把井口盖上,培上土,怕冬天冻塌土井。我和妹妹抱着木棍树枝草帘子开始盖井,盖完后,我先按一下试试,能不能承受住培土,结果一按木棍断了,连我一块掉井里了,妹妹一看,吓的直哭,赶紧喊,爸爸!不好了,哥哥掉井里了!父亲正耕地到那头,听喊,赶紧拿着绳子跑过来踩着井壁脚踏孔,用绳子将我捆上,他攀上来,再把我拖上来,当时我穿着棉衣,再晚几分钟,就沉底了。老天保佑,我命大呀!

我的少年

全国刚解放,生活还是很贫苦。1950年闯关东,父亲带领全家来到大连,从此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父亲在一家私人木匠铺干活,姐姐在居民组捡豆添补家里生活。我开始上学了,进校就上了二年级,下半年成了少先队员,当上小队长;三年级又当上中队长;四年级又被大队辅导员指派为大队长,负责全校文体工作,直到六年级毕业,完成了童年的学业。

1955年我上了中学,分班后又当上了班长,真是有“官运”,官衔不离身。初中二年级,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成为一名团员,被推举为学生会副主席。用演员孙涛话说:我骄傲!

我从小就热爱文艺,每年学校举办文艺汇演,我们班都获得第一名,教室后面的墙上挂满了奖状。我的少年时代,充满阳光,我也算得上不拿工资的“老干部”了。

我的青年

1958年初中毕业,我进了大连冷冻机厂学徒,1961当兵前,我是二级钳工了,每月工资36.8元,能养活半个家了。在厂里我一直是文艺骨干,19601月,工厂送我去市文艺培训班学习。也就是这一年,我有了初恋,女友也是文艺培训班的,她是戏剧队,我是歌舞队。3月份培训班结业后,她被调到剧团,我回到工厂。

1961年,我光荣入伍,来到青岛北海舰队航空兵高炮二团,成为一名海军战士。从1960年到1963年我们一直书信联系,那时没有电话,没有手机。1963年末,她给我来了最后一封信,说,我等你三四年,也不见你回来,不能再等了,咱们还是分手吧。看完信,我的心如刀割,完了!完了!线断了,风筝飞了。

演出剧照

在此期间,我一直是三营部指挥排电话班班长在新兵连时,我就是班长,真乃班长专业户。1964年进了高炮二团演出队,由于演出队的节目都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真实地反映了部队指战员的生活,受到部队广泛欢迎。首长调我们专程去北京给周总理做汇报演出,受到总理夸赞,並上台和我们一一握手,合影留念,还专门安排我们在国务院食堂吃了饭,按规定,四菜一汤。周总理无微不的关怀,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觉得非常幸运!2014年周总理逝世纪念日那天,我画了周总理肖像,永留纪念

2014年,我画的周总理肖像

在京期间,演出队还给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演出,受到全国人大包尔汗副委员长及郭兰英的接见合影。演出场次很多,我记不清了,就不一一记述了。

春节在人民大会堂团拜时还见到了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感到无上幸福和光荣!

演出归来合影

以上所获得的光荣和成绩,都是和高二团老政委李汉武的重视关心和培养分不开的,我怀念老政委,向他老人家敬军礼!

我当兵时的照片

1965年,我被纳入提干人选,共四人,我排序第一,第二是石本松等人。我当时就提出不愿提干,考虑到岁数大了,没有多大前程,还是等到退役回老家,干我的老本行。那年本该服役期满,结果1966年又到海南岛,目的就是适应气候环境,为入越参战作准备。19661019日晚7点通过友谊关,正式参加援越抗美的战斗。当时,美机一天能来好几次,轰炸克夫火车站,我们拼命向敌机开炮,每次都击落击伤多架美机不甘心,天天来轰炸,只要来到我防区,就有来无回。那时根本顾不上害怕,狠狠地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八个月的轮战,终于完成任务。1967527日胜利回国,我营无一人伤亡,受到总参舰队及北航的嘉奖。1968年赶上全军整编,我才得以退伍回家。老天保佑,战场上没死,我命大呀!

在抗美援越战场上的留影

我的中年
中年期,也是我的成就期,1968年复员后又回到大连冻机厂,干起我的老本行,专业制冷。在设计一处性能试验室工作,曾任室主任多年,后因外差任务繁忙,不得不交给他人接管。厂里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试验室负荷试验合格后,才能出厂,任务重,是厂里技核心部门,不经允许,外人是不得入内的。

喜事来了,1968年退伍回厂后,朋友给我介绍一个对象,是大连跑北京的列车员,真是缘分,我俩一见钟情,就这么定了,双方老人都满意。转过年,是文化大革命末期,各厂矿企业都搞大联合,成立革委会。

我厂卫生所所长找到我,让我给大连医药公司画张大幅毛主席画像,成立革委会用,时间紧迫,只给我一周时间。我早去晚归,加班加点。画像已完成98%,由于太过劳累,上班路上出了车祸,当我醒来,才知是在医院。由于抢救及时,才免于一死。但由于失血过多,左眼失明了,女友日夜守护着我,跟列车段请了长假。列车上工作人员,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请假必须有预备人员来替补。我对她说,你别请假了,我伤成这样,左眼也失明了,咱还是分手吧!她坚定地说,不!我要相伴你一辈子。俺俩抱头哭成泪人,旁边护士也掉下了眼泪。我命大呀!

还有一段小插曲:文化大革命接近末期时,各造反派还相互斗得害,看不顺眼,就互相抄家。我女朋友的弟弟和我在一个厂,他是“工总司”派,也算个小头目。结果遭到“革联派”和”三联部”派的抄家,他们翻箱倒柜也没抄出什么东西,又进另一间屋抄。正好,我女友跑班回来,见这帮家伙正野蛮地翻箱倒柜。巧了,这时翻出了我的照片,便大声喊,别抄了!完了转身问我女朋友,这是聂延珠的照片,怎么在你这儿?我女朋友说,这是我男朋友,大伙一听吐了舌头,撤!别抄了!走!都灰溜溜蛋了。我知道这件事后,回厂对这帮家伙好一顿臭骂!(我当时什么派也不是,我预感到,派斗都没好下场)他们直到大联合了,才向我道歉。

我病愈后,1969年夏天,我们举行了俭朴的婚礼,经济条件差,没什么彩礼。婚宴,也简简单单吃了顿家庭便饭就完事了。

1970年,妻子为我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痛心的是,二女儿23岁时因煤气中毒离世。我当时正出差在西安,她妈妈刚跑北京回来,她姐姐也正在上班。厂里赶紧给我发电报,让我速归,没告诉我家中出事,我赶紧买了张高价机票回家,见此情景,我抱头大哭。

二女儿幼师毕业在部队幼儿园任教,钢琴弹得好。女儿的离世对我打击很大,好久好久才缓过神来。

改革开放了,国家在快速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壮大,以我厂为中心与全国各制冷机行业组成冰山集团,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我国最初的五艘核潜艇,艇上中央空调主机就由我厂生产,我曾去艇上按装调试,並且还参加了试航。1978年去香港调试一万五千吨亚洲最大冷库;1980年又去朝鲜中国大使馆安装调试冷库。朝鲜很穷,中国使馆所需肉魚蛋禽,蔬菜水果,都由丹东供应。我先后五次出国执行冷库、中央空调等安装,调试,培训,维修等任务。

我在朝鲜的留影

除了西藏(不需要制冷设备)和台湾外,全国各大中小城市跑了个遍,借机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山河。

介绍一下我的老伴——吕莲静,她是一名老列车员,大连跑北京30多年,在京大6队,当了数十年班长。俺俩都是班长专业户。

有一年在列车上,两个小青年因小事打起来了,劝阻不听,其中一小伙掏出小刀正要刺向另一小伙,她一下从身后抱住持刀小伙死不放手,其他旅客見状赶紧上前把刀夺下,乘警来了带走,才避免一场血案,旅客都对我爱人树起大姆指叫好。回到单位,列车段领导给予嘉奖,提升一级工资。

我出差凡是路过北京,都算好时间不用出站,直接乘她的车,还能享受免费卧铺(列车员专用宿营车厢)和就餐。

老伴在单位是劳模,身怀孩子七个多月还坚持跑班。本该50岁退休,干到51岁才退下来。跑车时,腿受过伤,没拿当回事。老了病痛开始显现,受过伤的腿痛的不敢走路,脚抬不起来,拖着走,下不了楼。所以孩子经常拉着我俩去泡泡温泉。

去年又做了乳腺癌切除手,现在身体多病,大小便失禁,我每天早晨起来,先去倒尿盆,再扶她起来洗漱。接着就去烧水冲茶,炒菜做饭,一忙活就是半天,没办法。每天我来照护她,我不能忘恩,我有病时,她日夜不离身护理着我。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我的老年

先咏诗一首:

老年故事多,
每天乐呵呵。
吃穿不用愁,
营养美味多。
夜深难入睡,
早晨恋被窝。
人老多添病,
夫妻多照呵。
儿孙多孝顺,
天天陪唠嗑。
早起一壶茶,
中午小酒喝。
广场南阳墙,
老者一大拨。
清唱沙家浜,
下棋打扑克。
泼墨写地书,
喜爱唱红歌。
人老舞姿美,
老少跟着乐。
朗读好诗文,
李白苏东坡。
雨雪不出门,
挥笔写山河。

天下幸运多,
我爱你祖国!

我的绘画作品

书归正传,我六十岁退休,三洋制冷又聘用我干了十年,国家有规定,人到七十岁,不得再聘用。人虽退了,还在发挥余热,东邻西舍,修修补补都来找我,大伙都在夸赞我,大爷你真是个好人,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做好事。

我说,老有余热,应该多做。

年轮滾滾,耄耋老人,满脸五线谱,剩下的全是歌。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聂延珠, 86岁,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参军成为一名海军战士,1964年参加海军高炮二团战士演出队,曾专程去北京为周恩来总理作汇报演出並合影留念。1966年入越参加援越抗美战斗,1968年复员回到大连冷冻机厂性能实验室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及军队大型设备的调试、维修、培训工作。1997年退休。

《桑榆重晚晴》编委会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燕平

校对:古斋 聊者

制作:沧海一粟

END

桑榆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你共赏满天火红的晚霞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