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持续的降温,南方的冬日,被湿冷的阴霾所笼罩,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冰冷的薄纱所束缚。今天,一轮暖日终于穿透云层,洋洋洒洒地倾落而下。阳光如金纱,轻柔地覆于大地上。
坐在庭院里,晒着暖洋洋的阳光,刹那间萌发多年的心愿:去我的降生地——万安县武术乡看看。
带上妻子,驾车沿赣江边的四级公路直奔离家九十多公里的万安县武术乡。
沿途的赣江,因万安水电站堤坝的建成,江水抬高,再也没有了昔日赣江江中的奇异怪石裸露,更没有了峡谷险滩的湍急水流。
▲万安水电站全貌
到达目的地后,看见悠悠的江边,一条渔船静静地停靠这里。我登上熟悉的渔船,告诉妻子,六十八年前,就在这里,就在渔船上,妈妈生下了我。
我坐在船头,微风吹过江面,江水轻拍着船舷,那声音,宛如儿时的摇篮曲,温柔地萦绕在耳畔。渔船的投影在倒影中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宁静。
我家祖辈是渔民,以江河里捕鱼为生,全家生活在小渔船上。1956年秋月,母亲生下我后,因缺医少药,营养不良,病入膏肓,嗷嗷待哺的我也因没有母亲的奶水,与母亲都危在旦夕。父母为了让我活下去,把我送给了别人家抚养。8岁的二哥牵着4岁的三哥不肯离开抱养人的家,哭着要弟弟。养家看到父亲不舍的眼神和二个幼小哥哥的坚毅执着,放弃了抱养。我是病中的母亲和年幼的哥哥们用米汤水喂大的。
我告诉妻子,我入伍前放过两年木排,1973年下学期认为当兵十拿九稳,就离开了学校,没想到那年征兵的名额少,我又是在校生,年龄偏小,错过了入伍当兵的机会。
加入了艰苦又危险的放木排行业也是无奈之举。特别是每次木排经过五索(赣州赣江至万安有十八滩,水流湍急,五索就有五滩,人们想通过武术挣断五索,故后改名武术)时,用“惊心动魄”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连过五个险滩,既紧张又刺激。每当此刻,我人虽伫立在咆哮的江中,但感觉是站在这片土地的边缘,心中满是惆怅与不舍。目光会贪婪地扫过每一处,耳旁总会幻觉般响起婴儿求生的微弱哭声,翻滚的江水把我拥入怀抱似的,总有回归故里的感觉。
▲艰苦危险的放木排行业
下午时分,我站在了江岸边,昔日汹涌澎湃的赣江水,现在仿佛成了万倾碧波、一望无际的湖泊。
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平滑而澄澈,将天空的湛蓝、白云的飘逸倒映其中,水天相映,仿若一幅浑然天成的蓝色画卷。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金箔在跳跃闪烁,又似是湖的浅笑,温柔且迷人。
远处,几条游船悠然漂移着,如星星般点缀在宽阔的湖面上,随着水波缓缓摇曳,渐行渐远,直至融入那水天相接的朦胧之中。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勾勒出一抹淡淡的轮廓,仿佛是这片土地张开的怀抱,想要将我再次拥入。
我缓缓转身,却又忍不住再回首。在这片土地上,我闻到熟悉的气息,如丝如缕,萦绕在心头,眷恋之情不言而喻。凝望着江面,回想着江边的小渔船,那股无比的亲切与豪情在心海里升腾。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天洋,江西省赣州市人,1976年2月入伍,曾在福建省厦门某部服役,1981年1月退伍,后在江西省赣州市工作,现已退休。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古斋
校对:古斋
制作:高尔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