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恩:揭秘白求恩病情和治疗过程(一)

乐活   2025-01-09 08:32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桑榆重晚晴》寄语

《投稿须知》



     前言      


作者陈玉恩,中共党员,曾任保定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书记、馆长、县政协常委等职。现任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县文联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编著有《不灭的光辉》《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事》《他从恒河走来》,《大爱无疆》等书籍。本文摘自作者主编,2024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求恩文存》一书中的附录。该文能附录在《白求恩文存》书中,可见该书编委会对文章的认可和力荐。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求恩文存》

白求恩的亲密战友、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将军家人将其生前保存的有关白求恩《病床日志》《白大夫求恩逝世经过录》等重要史料捐赠给了国家。作者将史料的来龙去脉,内容解读与考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依据这套史料结合已掌握的历史背景,还原了白求恩在中国最后时日的战斗、生活和与伤病治疗的历程。把一个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一生的光辉形象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毛泽东主席对白求恩大夫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适值白求恩大夫逝世85周年之际,转发此文,以志纪念。

——林立

2024年12月18日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率加美援华医疗队远道来华,援助抗战,因救治伤员,感染转败血症,逝世于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
多年来,有关白求恩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却鲜为人知。新史料的发现,使白求恩从发病时间、病情症状和医治用药,以及他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全部经过大白于天下,填补了对白求恩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揭秘  白求恩  病情  治疗过程

诺尔曼·白求恩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8年1月,率加美援华医疗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抗战,先后在武汉、西安和延安受到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38年6月,转赴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受聘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他率队西战东征, 巡回医疗,创造了游击战中野战救护的医学奇迹;他创建模范医院,编写教材,筹办卫生学校,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医务人员;他因陋就简,发明和革新医疗器械,挽救了许多八路军伤病员的生命;他奔走在崇山峻岭,出入于枪林弹雨,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医疗技术,满腔热忱地为抗日军民服务。因救治伤员的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史料的发现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白求恩的书籍在不断出新,其战友的回忆文章也不断见诸报端,影视作品也不断走向荧屏,我们的纪念馆里也有着详尽的资料记载,但唯独当年白求恩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却未见只字片语。按照当时的情况,晋察冀军区的后方医院,已经按照白求恩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白求恩作为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援华医疗队的医生、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患病治疗过程中应该有详细的病历记载及诊断书等文字报告。多年来,作为研究人员也曾多次采访过白求恩的战友和白求恩当年救治过的伤病员,阅读过许多回忆白求恩的文章和书籍,还到访过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并多次与研究白求恩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考证和探讨。但是,对白求恩临终前的病情和治疗过程并未发现任何原始记载。

2013年7月,白求恩的战友、原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院长林金亮的儿子林立先生来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参观后告知,他手中有一份《白求恩病历》的复印件,原件在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得知情况我们喜出望外,立即拜请与对方有交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副教授王跃民代为联系。王跃民副教授欣然应允,并将与对方联系的情况和联络方式告诉我们。 

2014年2月20日,按照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要求,给他们发去了求助函。时隔不久,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来电话告诉我们,复制件已经做好。因考虑到捐赠者的意见,遂将复制件交给了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将军的儿子叶军先生,由他代为转交。

白求恩的战友后人合影(2015年9月于北京饭店)

右起: 叶军(叶青山之子),聂力(聂荣臻之女),林胜(林金亮之子),林立(林金亮之子)

2017年11月7日,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院80周年庆祝活动时,叶军先生交给我一份材料。这份材料一共9页,分为4部分内容:

1、《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

2、《病床日志》;

3、《体温纪录》;

4、有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字头的《死亡诊断书》。

但是,其中《病床日志》缺少一页,欠缺的部分是从1939 年11月1日 至11月4日对白求恩病情“经过”和“治疗”的记载。

2018年2月14日,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深清同志打来电话。他说:“在当年白求恩战友林金亮的儿子林立先生的帮助下,费尽周折,终于在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查到了《白大夫求恩同志逝世经过录》等完整的原始材料。”

原来,这份尘封了近80年的宝贵史料,是由原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同志保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青山历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央卫生部部长助理兼中央保健局局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87 年7月11日,叶青山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叶青山将军逝世后, 该史料一直由其家人珍藏。2012年,叶军先生代表家人将这份史料捐赠其家乡福建省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份史料已被文物部门鉴定为“一级革命文物”。至此,我们才见到这份完整的宝贵资料。

注:李洪瑞美篇【美篇号:1353551】由林立授权制作,文中照片由林立提供,个别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陈玉恩中共党员,曾任保定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书记、馆长、县政协常委等职。现任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县文联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编著有《不灭的光辉》《诺尔曼·白求恩的故事》《他从恒河走来》,《大爱无疆》等书籍。

《桑榆重晚晴》编委会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聊者

校对:古斋

制作:沧海一粟

END



桑榆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你共赏满天火红的晚霞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