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炉膛里添加柴火,山西平定方言叫“爨柴”“爨火”

文摘   历史   2024-09-29 22:12   山西  

在很多人眼中,山西方言“土”,不好听。其实,山西方言不“土”,它只是很“古”。古老得就连山西人都颇觉诧异:自己嘴边常说的那些词语,咋就这么日怪呢!

这些古怪的词汇,其实都是可以刨到根儿的,都是极古老的文言词、以及上古语音在山西方言中的遗存。

▲ 山西地形就是两山夹一沟

方言是挂在人们口头的语言形式,口耳相传,代代相袭,对古音起到了一定的凝固作用。如果某个地区的人口历史上没有太大的流动,那么,这个地区的方言就是存古的。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外有黄河,内有太行,素称表里山河,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流动较少。千百年来,山西的人口历来是输出的多、外来的很少,所以山西方言保留了很多古代语言成分,被称为语言演变史上的“活化石”。

山西方言之所以弥足珍贵,不仅在于它保留了众多的古声、古字,还在于它承载着太多历史文化信息,使得山西人说起话来,“土”得优雅,“古”得有韵味。

▲ 爨火做饭

比如,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人们在烧火炕,或者生火做饭的时候,经常会说“爨火”“爨柴”,就是往炉膛里添加柴火,使火不熄灭。

这个“爨火”“爨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声、古字。

如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豺狼众而走兽剧于林,爨火猛而小鲜糜于鼎也。”

又如,元代贡师泰《赤城》诗云:“瓠壶悬谷种,土锉爨柴根。”

直到今天,“爨火”“爨柴”这些词语,还时常挂在乡人的嘴边,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怎么写,便用同音字“传”来代替。

▲ 爨柴

但是,这个字在云南广大地区,却广为人所熟知,就是因为历史上在这里曾经出现过兴盛一时的爨氏家族、以及由此扩大形成的爨民族和爨文化。

那么,这个笔画繁杂的“爨”字到底什么意思呢?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逸闻趣事呢?

“爨”字什么意思

“爨”字别看笔画多,但不是繁体字,它在小篆中就是这么写的,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太大变化。

爨,读作cuàn(音同“窜”),共三十画,写起来有些费劲儿,一不小心就会缺胳膊少腿儿的。但你要是记住一个口诀,保管写得既对又快。

▲ 爨,读作cuàn(音同“窜”)

这个口诀是:“興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这里说的“興”字,是“兴”的繁体字。

有意思的是,这个字在古代,也有一个 “口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说:“臼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

这段写于1900多年前的话,今天读起来可能有些不顺口,再加上一些字词现在基本不用了,弄不清到底说了个啥意思。

《说文》这段话,简单来说,就是“臼”表示两只手,中间的“同”表示甑。这就是今天说的“興字头”,其字形像是双手持甑。甑,读作zèng(音同“赠”),是古代的蒸食用具,跟今天我们蒸馒头用的蒸锅有点像。

▲ “爨”字的演变及会意方法

冂,读作jiōng(音同“炅”),这个字现在极少用,在古代汉语中是城外、郊外、野外的意思。《说文》中引用这个字,仅取其“形”,表示灶口,与其字义没什么关系。

廾,读作gǒng(音同“拱”),意思是两手捧物,今作“拱”。

内,这里读作nà(音义同“纳”),放进去的意思。

“廾”推“林”(即柴)向灶口内烧火,这和今天说的“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差不多。

念完口诀,“爨”字的会意方法就很清楚了,其本义就是烧火做饭。

在古文献中,“爨”字普遍使用的是本义。

▲“爨”字会意方法

比如《左传·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是说把子女交换着杀了吃掉,把尸骨拆开来烧着做饭。极言被围日久、柴尽粮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又《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子,即许行,是一位与孟子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这句话是说,许先生是用锅甑做饭、用铁器耕田吗?

《红楼梦》第一○五回也有这样的记载:“闻得赦老与政老同房各爨的,理应遵旨查看贾赦的家资。”同房各爨,指贾政与贾赦兄弟还住在同一个荣国府里,但是各自起火做饭,也是经济各自独立的一种说法。

▲“爨”字的篆体

到了后来,“爨”字又衍生出一连串引申义来,但万变不离其宗,大都跟生火做饭有关系。

如东汉王充《论衡·感虚》:“夫熯(hàn,音汉)一炬火,爨一镬(huò,音货)水,终日不能热也。”这里的“爨”是烧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点一个火把,烧一大锅水,整天不会热。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铜博山香炉赋》:“爨松柏之火,焚兰麝之芳。”这里的“爨”指焚烧。这句话是说焚烧松柏,以及兰和麝香等名贵香料。

《墨子·备城门》:“二舍共一井爨。”这里的“爨”指炉灶,是说两户人家共同使用一口井一个灶。

▲ 爨火做饭

《礼记·檀弓上第三》:“曾子之丧,浴于爨室。”这里的“爨”指灶房。是说曾子家办丧事,是在厨房浴尸的。

《诗经·小雅·楚茨》有“执爨踖踖(jí,音鸡),为俎(zǔ,音祖)孔硕”的句子,“执爨”就是指烧火做饭的人。这句话是说掌膳的厨师谨慎而又麻利,盛肉的铜器硕大无比。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爨字还有三个假借义。其一为古星名称,即今之水星,一名辰星。《广雅·释天》:“辰星谓之爨星。”不过,这一用法极少。

其二为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剧目的名称,如《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等,后来演变为戏目的一种专用名称:“五花爨弄”。此戏目的形成,据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宋徽宗时,爨国人来朝,见其衣服、巾裹、举动皆可笑,使优人效之,以为戏焉。”

▲“爨”字石刻

这个“爨弄”,有的文献也写作“爨戏”,就是“爨国人”的一种戏曲歌舞形式,后来人们嫌“爨”笔画太多不好写,便用了音近的“串”字来代替。今天我们常说的“串戏”“客串”“反串”等词语,都是从这里来的。

清人翟灏《通俗编·戏》说:“《辍耕录》:‘国朝院本用五人般演,谓之五花爨弄。’按:院本只般演而不唱,今学般演者,流俗谓之串戏,当是爨字。”

其三,就是上文说的“爨国人”,即由爨姓一族而形成的一个“国”、一种独特的“爨文化”。

那么,这个“爨人”又有什么来头呢?

“爨人”到底是什么人

爨,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姓氏。爨氏始祖为谁,今已不可考。可能与炊爨有关,或以炊爨为职业者。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可谓爨人?古主爨灶者殹”的句子。是说何为“爨人”呢?就是指烧火做饭的人。后以职业代替称谓,进而假借为姓氏用字。

▲ 古代典籍

考之典籍,史书上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当为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爨襄。清代陆耀遹(yù,音同“玉”)《金石续编》也认为:“此爨氏之最先者。”

关于爨襄,其事迹载于《战国策·魏策》,说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cuó,音同“搓”)为魏将,与韩、赵战于浍水北岸(即今天的山西翼城、曲沃、绛县一带),擒获了韩国大将乐祚。魏王大悦,要以百万良田赏赐公叔痤。公叔辞谢说:这是大将巴宁、爨襄二人的功劳。于是魏王便赏巴宁、爨襄良田各十万。

这位爨襄,清末民初史学家朱希祖先生认为,魏惠王“其时尚都安邑,则爨襄为安邑人。”这个安邑,在今天的山西夏县。

▲ 山西夏县旱梯田

山西夏县城东二公里处有一“全村”,传说即是由爨襄所封地而得名。“全”当地人读cuàn,就是“爨”,因为当地人嫌这个字笔画繁多不好写,很多年来一直简写为“全”,并在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上级批准,正式将“爨村”改名为“全村”。

今日夏县爨村已无爨姓人家,他们早在汉晋时期就举族卜迁于云南,成为南中大姓,继而又演变为部族之名,即“爨人”。

唐朝杜佑《通典》卷187:“西爨自云本河东安邑人。七世祖为晋南宁州刺史。属中国乱,遂王蛮夷。”是说云南的西爨人自己就认为,他们来自山西安邑。他们的七世祖曾任晋朝南宁刺史,后来中原大乱,爨氏就成为称霸一方的土皇帝。

▲ 北京爨底下村

据相关史料,云南爨氏的另一支,出自晋昌班氏,始祖为后汉河南曩肃。

如东汉谢承《后汉书》说:“曩氏望出晋昌后,汉河南曩肃。”唐代林宝《元和姓爨》、南宋郑樵《通志》,以及清末民初袁嘉谷《滇绎》“爨世家”也如是说。

清道光《云南志钞》“爨氏世家”说得更是明白:“爨氏自谓楚令尹子文之后,汉季食采于爨,以爨为氏。自河东安邑,迁运南土”

秦国灭楚,楚国公族令尹子文之后班壹一枝,在秦始皇末年,避难于山西楼烦(今太原北),以畜牧起家。

▲ 爨村

山西楼烦班氏后代有班彪、班婕妤、班固、班超、班昭等名人。在汉末时,楼烦班氏一枝由晋昌郡(今山西定襄西)封于安邑爨乡,于是以地为姓氏,改姓为爨。

这两支同姓不同源(宗)的爨氏,本为北方汉族,自汉晋时期从河东安邑迁往云南,在南中蕃衍数百年,枝叶遍南州,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被夷化了的豪强大族——“南中大姓”,并逐步成为云南地方政权的实际统治者。

▲ 贵州白族女孩

而作为被统治者的土著,则是少数民族,主要有白蛮和乌蛮。白蛮就是今天的白族,乌蛮就是今天的彝族。爨氏迁至白蛮地区者,被称作“西爨”;迁至乌蛮地区者,被称作“东爨”。

爨氏“雄长群蛮”,其后裔以刺使、都督等名号统治西南数百年,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爨蛮”。

爨氏统治云南约400年后,在唐天宝初年,南诏王族蒙氏崛起,爨氏寝微。天宝七年(748)南诏起兵灭爨,其疆域越出云南界外。

▲ 云南彝族

虽然爨氏走下历史舞台1200多年了,但是他们在中原华夏文化与西南夷文化的交融与凝聚过程中创造的爨文化,直到今天,还在云南各地有着相当巨大的影响。

什么是爨文化

什么是“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说,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

▲ 爨碑

爨氏本为北方汉民族,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他们在汉末举族从河东安邑迁往南中(今云南、贵州西都和四川西南部),在那里生息繁衍,并逐步成为当地的实际统治者。

▲ 爨

为巩固在南中大部分地区的统治,爨氏与少数民族首领结成婚姻关系,甚至“变服从其俗”,接受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和传统宗教及巫术,与当地土著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原移民中迅速夷化了的南中大姓。

另一方面,爨氏这一南中大姓又顽强地保持着与内地汉文化的联系,强化汉文化认同感,竭力传播汉文化。使得夷人趋于汉化,汉人也逐步夷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后来融合成一个叫做“爨人”的民族集团,创造了辉煌的爨文化。

▲ 爨宝子碑局部

说起爨文化,有两块石碑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这就是云南曲靖的二爨碑。

二爨碑又称大、小爨碑,大爨碑即《爨龙颜碑》,小爨碑即《爨宝子碑》。这两块石碑,在1961年3月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其地位之显赫,由此可见一斑。

没错!爨碑之于曲靖,犹如故宫之于北京,西湖之于杭州,孔庙之于曲阜,兵马俑之于西安,五台山之于山西……到曲靖不去看爨碑,似乎不能真正算到过曲靖,这也是曲靖也被人们称为爨乡的原由。

▲ 爨宝子碑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

爨碑,是成熟期碑刻的代表作品。其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承载着大量爨文化的文字信息,其二为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的重要物质载体。

先看碑刻文化的文字信息,此碑是爨文化的代表性文物,记录了爨氏世系、入滇始末、碑主政绩等史书不载之秘,是研究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爨氏家族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

▲ 爨龙颜碑局部

至于爨碑的艺术成就,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这样评价:“晋碑如《郛休》《爨宝子》二碑,朴厚古茂,奇姿百出……宋碑则有《爨龙颜碑》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并在《碑品》中将大爨碑列为“神品第一”,极尽溢美之词。也正是有赖康有为的大力鼓吹,二爨碑才声名鹊起。

▲ 爨龙颜碑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

另外,云南大理还有一块《寸氏墓碑志》也是爨文化的重要史料,此碑不像二爨碑那样闻名天下,但其记述了爨氏家族姓氏的一段演变史,即在元代的时候,爨改寸姓。

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云:“爨人之名,復化为寸。”李根源《大爨碑跋》云:“腾永寸氏,据其祖代相传,为爨之嫡裔。”

▲ 抗日名将唐淮源将军

爨氏在元代改姓为“寸”,既有“嫌爨字繁”,世代渐远而讹为寸,也有当于蒙元征服大理国遭到云南僰、彝各族人民顽强剧烈抗拒而实行“军事屠杀”及“蒙古贵族平定大理后,对云南各族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和民族压迫政策”有关。

说起抵御异族入侵的历史,寸氏一族可谓代有人出。

1941年,在晋南中条山战役中,抵御日寇壮烈牺牲的原国民党第12师师长寸性奇将军,就是云南腾冲爨氏后人。

▲ 抗日名将寸性奇将军

寸性奇将军殉国后,遗体被当地村民秘密安葬于其先祖的始源地——河东安邑,即今天的山西夏县、垣曲交界的一处深山里。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会战爆发。是役,国民党陆军第3军军长唐淮源、第12师师长寸性奇分别在山西夏县和垣曲交界的尖山、垣曲毛家湾镇的樱桃沟壮烈殉国。

因战事紧张,两位将军的遗体无法及时妥善安葬,只能委托由当地村民秘密安葬,48年来一直鲜有人知。

▲ 山西垣曲毛家湾镇樱桃沟 寸性奇将军殉国处纪念碑

当年,寸性奇将军阵亡后,12师特务连一位叫柴廷珠(又名柴金山)的军人在一个只有八户人家的小村子里,找到娄士友四兄弟,恳求说:“老乡,今天我们师长阵亡了,我也挂了彩,师长右腿断了,就在路下,无论如何请帮忙安葬一下。”

48年后,即1989年,在国家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唐淮源、寸性奇两位将军的忠骸分别迁回故乡云南江川、腾冲安葬。

▲ 云南腾冲 寸性奇将军墓地

千百年前,爨氏一族从山西安邑迁往云贵一带。千百年后,其后人为了保家卫国、抵御外辱,千里迢迢从云南北上,壮烈牺牲并安葬于先祖的始源地,这不能不说是一段奇缘。(张文平)


四库泉叔
写一点有文化的东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