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句话: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也许你不相信,“揭短”在最初,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讦短”。
讦,读如jié(音同“揭”),东汉许慎《说文·言部》:"讦,面相斥罪,相告讦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讦,就是当面揭举、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短处。
"讦"这个字,战国初期就出现了,其用例在历朝历代的文献记载中俯首皆是,常见的词语有讦短、告讦、攻讦。
可到了今天,人们却不再使用这个字了,而是选择了笔画较多同音字"揭"作为替代字,比如"讦短",今人往往写作"揭短"。
汉字在今代,删繁就简是大趋势,笔画越少越好,为什么"讦"字却是个例外呢?
讦,最早见于《论语》中
讦,是个非常古老的汉字,据目前可见的文献资料,最早出现于《论语》中。
《论语·阳货》:"恶不逊以为勇,恶讦以为直者。"朱熹《论语集注》:"讦,谓攻发人之阴私。"
▲ 《论语》
《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厌恶有些人把不谦逊当作勇敢,把当面揭发别人阴私当作正直。
讦,是个形声字,从言,从干,干亦声。
形声字,是由意符(也叫形旁)和声符(也叫声旁)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声音类别,是汉字"六书"造字方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我们常说一句话:"秀才识字读半边",指的就是形声字。说的是秀才遇到不认识的字,怕读不出来丢面子,有个窍门是读半边字。
比如,碰上"萋"读"妻"音,碰上"缥"读"票"音,碰上"悍"读"旱"音,往往十有八九错不了。
可是这个办法,有时又不灵,如挽救的"挽"不读"免"音,"瓠"不读"夸"音,刚愎自用的"愎"不读"复",而读"bì(音币)"。
这是为什么呢?
▲ 古代的秀才
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演变,声符的读音已经和字音相差很大,也就是说,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
比如"讦"这个字,意符有两个:"讠"和"干",声符也是"干",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读音,念gan(音“干”),这显然是错误的。
"讦"这个字,从古至今一直都读jié(音同“揭”)。
▲ 山西晋城皇城相府典藏古籍《康熙字典》
据《康熙字典》,从南梁的《玉篇》开始,到唐朝的《唐韵》、宋朝的《集韵》,再到元朝的《韵会》,这一系列韵书中,都把"讦"标注为"居谒切,音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jie(音同“揭”)这个读音。
另外,宋朝时期的韵书《广韵》把"讦"的读音标注为"居例切,音罽"。罽,现代汉语读作jì(音同“记”) ,和jie(音揭)读音相近。
讦,在古代汉语中只有一个义项
讦,从言,从干。"干"本指"盾牌",引申为"防御"。"言"与"干"合在一起,表示"防御性言论",换句话说,就是自我辩护,也就是给自己打圆场,用言论来遮掩自己的错误或隐私。转义为用言论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这就是"讦"这个字的本义。
▲ 《康熙字典》中的“讦”字条
历朝历代的官修韵书,对"讦"字的解释,也都大同小异,都是"用言语攻击他人短处和揭发别人隐私"的意思。如:
《玉篇》释为:"攻人之阴私也。"
《广韵》释为:"面斥人以言也。"
《集韵》释为:"持人短也;直言也。"
▲ 古代书房
"讦"字在古代文献中的用例极其常见,所组成的词语也很多,比如:
《墨子·修身》:"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
《前汉·外戚传》:"讦扬幽昧之过。"
《汉书·赵广汉传》:"吏民相告讦。"
唐朝孟棨《本事诗·怨愤》:"吴武陵有文笔才,而强悍激讦,为人所畏。"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翌日,敕以磻叟诬罔上听,讦斥大臣,除名为民,流爱州。"
▲ 《说文解字》中的“讦”字条
宋朝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昔之为天下者,恶告讦之乱俗也。"
元代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明史·王元翰传》:"大臣被弹,率连章诋讦。"
清朝毕沅《续资治通鉴》:"朕闻政平讼理,则民安其业;告讦易俗,则礼义兴行。"
▲ 古代书房
我们都知道,汉字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一字多义。打开《现代汉语词典》,一字多义现象比比皆是,如"打"字,其义项多达25个。
可是,"讦"这个字,不管在哪朝哪代,始终只有一个义项,就是《说文解字》说的那样:"面相斥罪,相告讦也。"
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就是"讦",是不是很有趣呢。
揭,只动手不动口
揭,形声,从手,曷声。《说文》:"揭,高举也。"
我们最熟悉的一个成语"揭竿而起",这个"揭",就是高举的意思。
"揭"这个字非常古老,据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揭,高举也。见于诗者。匏有苦叶传曰揭,褰裳也。硕人传曰揭揭,长也。荡传曰揭,见根貌。"
这段话的意思是,"揭"字的本义是高举,《诗经》中很多篇目都有这个字,如:
《诗经·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翻译过来就是"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这句话中的"揭",就是"褰裳也",把裳(下衣)提起来的意思。
▲ 古代书籍
《诗经·硕人》:"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翻译过来就是"两岸芦苇长又长,陪嫁姑娘身材高,随从男士貌堂堂。"这句话中的"揭揭",就是"长也",好像是高高举起来的样子。
《诗经·荡》:"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翻译过来就是"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这里的"揭",就是"见根貌",也就是把树根从土里拔出来了,也是"举"这个意思。
▲ 古代建筑
在古代汉语中,揭字还有一个常见的义项,是"楬"。
楬,读如jié,楬是用为标志的小木桩,小木桩是竖立高举的,跟"揭"表达的意思一样。
《周礼·秋官》:"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楬焉,书其日月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有死在道路上的人,就命令加以掩埋,在掩埋处设置一个小木桩为标志,木桩上写明死亡的日期。
咦!这个小木桩不就是一个"墓碑"吗?
的确如此,"楬"就是起着墓碑的作用,但它容易损坏,后来就把木头做成的"楬",改为石头做成的"碣"。碣,是竖立在死者墓前刻着死者功业名德的圆形石碑。
▲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
除此之外,揭字还有其他一些义项,比如,掀开:揭锅盖、揭盖头。
但是,不管哪一个义项,揭字都跟"手"有关系,要么以手揭开给人看,要么用手高举给人看。
而"讦"字呢,则是用口说出给人听,字当从言不从手。
讦短,怎么变成了"揭短"
讦短一词,最早见于清朝王文清所定《岳麓书院学规》。
《岳麓书院学规》共18条,其中一条便是"痛戒讦短毁长"。
▲ 《岳麓书院学规》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有千人之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岳麓书院18条学规、108字,简洁全面,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生中间很容易传诵。直到今天,湖南大学学子们,在入学及各种典礼上,还在朗声齐诵这18条学规。
▲ 岳麓书院
进入明清之后,随着散曲、杂剧、传奇、说书、话本和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的蓬勃兴起,以双音节为主的口语词大量出现在书面语中,"讦"这个单音词,也逐渐演变为双音节词"讦短"。
所以,《岳麓书院学规》提及的"讦短",就是"讦",就是"用言语攻击他人短处"的意思。
那么,讦短,怎么又变成了"揭短"呢?
这个问题还真把人问住了。
揭短,指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这种事肯定是只能动口,要是动手的话,那就变味儿了。
▲ 古代书房
揭短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用例极其罕见,翻遍各种资料,仅见于《金瓶梅》中。
《金瓶梅》八六回中这样写道:"金莲道:'你打人休打脸,骂人休揭短。常言一鸡死了一鸡鸣。谁打罗,谁吃饭。谁人常把铁箍子戴,哪个长将席篾儿支着眼。为人还有相逢处,树叶儿落还到根边。'"
▲ 古代字书中的“讦”和“揭”
其实,《金瓶梅》中提及的"揭短",是"讦短"的俗写。
古代汉字有正俗之分,又称为正写和俗写。正字是较符合造字原意,在社会上层通行的字体;俗字则是在下层社会通俗流行,但字形不合规范,多为民间为书写方便,减省或变化笔划,甚至借用别字而成。
▲ 古代书院
在明清小说中,大量使用方言口语词,有些口语词往往难以写出正字,故有种种不同的俗写,甚至讹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
估计是《金瓶梅》这本书的影响力太大了,后世文人天天捧着这本书看,看得多了,入脑入心,干脆就把"揭短"当成正确的写法,反而把"讦短"这一正写抛之脑后了。(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