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天生爱吃面,生生地把山西吃成了一个“中国面食之乡”。
这是真的哎!在山西,有据可查的面食就有400多种;无据可查的,那就数不清了,有的人说有八百多种,有的人说有上千种,反正多得不得了。
▲ 晋•味道:河捞
晋地贫寒,物产匮乏,但山西妇女大都慧心巧手,各种粗陋单一的小杂粮,到了她们手里,蒸、煮、烤、炒、烩,擀、拉、拨、削、抿,一碗又一碗多姿多味的美味面食,就这样被端上了饭桌。
▲ 压河捞
别说妇女们了,就连我这个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都会做几十种面食:拌汤、揪片、刀削面,圪斗、拨鱼、不烂子,剔尖、拖鱼、碗拔股,稀撒、糊嘟、和和饭,铲片片、握溜溜、蒸饼煎饼干面饼,油花花、油蛋蛋、油圪扭子碗饦子,呼突突、烟突突、黑菜窝窝圪搓搓,切板板,河捞捞,起面饼子栲栳栳,猫耳朵,油蛤蟆,三片瓦上蒸猴子…
不过呢,要说我最拿手的、最爱吃的,还是压河捞。
▲ 荞面河捞
河捞多用荞面、高粱面,或者是白面掺上一点豆面,经机械工具——河捞床压制而成,配上羊肉浇头,再淋几滴老陈醋,味道确实很山西。
河捞是吃食,也是文化。
中国人喜欢天长地久,而河捞面温软绵长,恰似人之柔肠百结,所以山西人就唱:“荞麦河捞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
▲ 山西乡村的河捞面
山西人还认为,河捞面寓意长命百岁,故每逢红白喜事、老人寿诞、小孩满月,甚至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一碗热腾腾的河捞面是必不可少的。
端起碗来吃面,放下筷子挠头。这碗面为啥叫“河捞”呢?难道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面条从锅里捞出,就像从河里捞出来一样”?
▲ 在山西,红白喜事少不了一碗河捞面
河里能捞出鱼虾倒是有可能,捞出面条,那简直就是信口开河。何况在山西,去哪里找这锅滚鼎沸的河流呢?
这种面食的别名知多少
山西方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河捞这种面食,在山西各地,自然也是名称各异。
有叫合络、活络、活漏、河落,也有叫床子面、河捞面,还有叫压河捞、瓢儿漏,官方书面语多写作“饸饹”(hé le,音“和勒”)。
▲ 人间烟火
饸,据《康熙字典》:“《广韵》古洽切。《集韵》讫洽切,音夹。《玉篇》饵也。《集韵》饼也。”
《广韵》《集韵》都是宋代官修韵书,“饸”在这两部韵书中标注的读音均为jia(音夹)。《玉篇》是南朝(梁)顾野王编撰的字书,字书解释说,“饸”就是“饵”。
“饵”又是什么东西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饵,粉饼也。”
在中国古代,“饼”是面食的总称。火烤的叫烧饼,汽蒸的叫蒸饼,锅烙的叫胡饼,水煮的叫汤饼。
▲ 荞面河捞
因此,《说文》中提及的“粉饼”,即米麦捣粉制成的食品。这种食品如果下锅去煮,就叫汤饼,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面条。
饹,《康熙字典》没有收录,说明这是个晚起字,字源无从稽考,字义不知所云,只有和“饸”字组成特定的词语“饸饹”,才有“北方一种用荞面轧成的食品”这个意思。
▲ 明嘉靖时编辑的散曲集《雍熙乐府•卷六》影印本
“饸饹”一词,最早见于明嘉靖时编辑的散曲集《雍熙乐府·卷六》,在题为《悭吝》的“粉蝶儿” 套数 “《耍孩儿》” 曲 “九煞”中,有这么一句:“添换上是荞麦面的饸饹。”
在宋朝韵书中,“饸”字念jia(音夹),到了明朝《雍熙乐府》中却念he(音和),读音差别之大,真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 《康熙字典》
再结合这种面食的其他叫法,发现“饸饹”与“合络、活络、活漏、河捞”等读音十分相近,便知这是个重新拟音的借字,借了“饸”字后,又新造了个“饹”字,组成“饸饹”一词,以象征它们大约属于食品之类,是为取其音而强改原声,为表其意而生造新字。
无独有偶,清代蒲松龄撰写的《日用俗字》中,将“河捞”写为“口口”(这两个字在电脑上打不出来,字形是“霍罗”两字分别加“食”旁,见下图)。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个生造词。
▲ 蒲松龄《日用俗字》中,“河捞”的异写
那么这种面食的名称,在最初写作什么呢?
在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一律写成“水”旁,名之曰“河漏”:“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面麦,风俗所尚,供为常食。然中土南方,农家亦种,但晚收,磨食,溲作饼饵,以补面食,饱而有力,实农家居冬之馔也。”
▲ 荞麦及荞麦粉
考之典籍,“河漏”或音似的词在元代之前文献上没有出现过,由此,“河漏”当是这种面食最初的写法。
至于“合罗、合络、和饹、饸酪、合酪、和乐”等,与“河捞”一样,当为“河漏”同音字的异写。
这个奇怪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山西面食千千万,万千名字皆有源,唯独这个“河漏”,它咋就叫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没人能刨到根儿。
有人说,“河漏”一词源于达斡尔语的“蒿勒”。
▲ 北方农村的河捞面
也有人说,“河漏”是北魏时期由鲜卑族发明,后引入中原,在一定范围内流传。
还有人说,至元代时,由于蒙古统治中原,这种饮食到广泛发展,并根据其在蒙古语中的发音“蒿乐”音译为“河漏”等不同的写法。
篙乐,蒙古语中意思是“面食”,读音与“河漏”相近。这种面食必须配有菜肴,类似于河漏的卤子(臊汤、浇头),也就是说,“篙乐”是一种水煮的面条。
▲ 河捞
可是面条多了去了,这个“篙乐”是不是用“河捞床”压出来的那种面条呢?
既然“河漏”源于蒙语,又属民俗文化,在元代民间文学中应该可以找到佐证的。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历史,元杂剧许多剧目中都有这种面食的影子。
元代孙仲章杂剧《河南府张鼎勘头巾》第三折:“〔唱〕你若说实情呵,我可便买与你个合酪吃。”又有:“〔正末云〕张千,休打,休打,下合酪与孩儿吃。〔张千云〕我下合酪去。〔正末丑云〕哥,多着上些葱油儿。”
▲ 元杂剧壁画
元代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六出:“〔老张上,云〕等他们来家,教他敷演与我听,我请他吃份合落儿。〔姑唱〕“糁子面合落儿带葱齑。”
这里的“合酪” “合落儿”,就是王祯《农书》中提及的“河漏”,是把荞麦面和成面团,经器械压制而成一种面食。
在《水浒传》中,也提到了“河漏”。如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有西门庆与王婆的一段对话,说西门庆也笑了一回,问道:“干娘,间壁卖甚么?”王婆笑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
▲ 河捞床
王婆说的这句“风情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明代李卓吾批曰:“似歇后,又似元词。”
金圣叹仅批四字:“只是风话。”
清代程穆衡则说:“此乃王婆故作谬言,是番语也。”
番语,就是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显然,王婆说的这番“风话”,是穿插蒙语的“荤素隐语”,意在故意挑逗捉弄西门庆,这种蒙汉间杂的语言,在元代杂剧、散曲、诗文及小说中屡见不鲜。
▲ 压河捞
《水浒传》的祖本是《大宋宣和遗事》,成书于宋末元初。书中宋人、元人习用语言间杂,元人的方言土语尤其较多。
王婆说的“大辣酥”,不是酥点,其义为酒,这是蒙古人统治中原时带来的蒙古语名词, “热烫温和大辣酥”,即加热后的一种浑酒。
如此,“河漏子”,也应当是一个蒙古语名词,只是在“篙乐”的音译后面加了个汉语词尾,即王祯《农书》中提到的“河漏”。
▲ 龙头河捞床
至于“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这句话从王婆嘴里说出来到底有多荤,这里不便写出来,还是由读者自己慢慢领悟吧。
这种“机械化”的快餐食品是谁发明的
“河漏”一词,最早见于元代王祯《农书》中《荞麦》部分记载:“或作汤饼,谓之河漏”。
一般情况下,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必然要比其实际出现的时间晚,所以,河漏这种水煮的面食应该是在元代之前就出现了,只不过它的名字不叫河漏,而是叫“粉饼”。
▲ 压河捞面
成书于公元六世纪的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第八十二》中记录了一种“粉饼法”,其做法与现在的“河捞”极为相似。
“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粗麻线。若作‘水引’形者,更取牛角,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帛细绸两段,各方尺半,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著绸。裹盛溲粉,敛四角,临沸汤上搦出,熟煮,腥浇。”
“水引”,就是面条的别名。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是做面条,得用一种特制的工具,把牛角切割成汤匙大小的圆片状,钻出六七个粗麻线大小的小孔,然后取一块绸缎,按照牛角的大小去掉绸缎中间的一块,之后把绸缎缝在牛角上。
使用时,用绸缎包裹好面团,然后把绸缎四角收起来,在开水锅上握紧挤压,面就从牛角的小孔中挤压出来,像粗麻线粗细,煮熟后捞出,吃的时候要浇肉羹。
▲ 压河捞
这实际就是把面团放在牛角和绸缎包裹成的密闭空间内,然后用手挤压,迫使面团从牛角上的小孔中挤出来,形成像面条一样的条状。
后来,此项发明在传播过程中逐步“汉化”,牛角变成了铁片,绸缎变成了木质构件,是为河捞床。其主要部件形若杵臼,匹配严密,臼底的铁片上有小孔,杵为木制,横连长柄,利用杠杆原理增加挤压力度,提高了效率,相当于现代的“活塞式挤压机”。
▲ 传统河捞床示意图
那么,这个“牛角漏杓”是谁发明的呢?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他在书中记录的这个“粉饼法”,当是北魏鲜卑族的一种饮食方式。
为什么这样断定呢?
其正文之末,有一句话特别强调指出,“若著酪中及胡麻饮中者,真类玉色,稹稹着牙,与好面不殊。”
▲ 清朝时期的“压河捞”照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把面条加到酪浆或胡麻饮里面,真是清白如玉,而软嫩细致。
酪及胡麻饮,属胡地特产,汉地虽有,却不常见,这种饮食习惯,显然是北方少数民族,即鲜卑族所特有的。
公元四世纪,鲜卑族统一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并把这种独特的面食做法传入中原。贾思勰对这一发明作了记载,或许找不到合适的音译词,只得暂时沿用“饼”的称呼。
▲ 压河捞
再后来,蒙古族和达斡尔族把这种面食做法沿袭下来,至元代中原地区被蒙古族统治后, “蒿乐”的做法和叫法在中原受到广泛传播,并经音译后演变为“河漏”等几种写法。
或许,“河漏”的本源可能是鲜卑语。(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