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有一个常用方言口语词,叫“兀秃”,就是不冷不热的意思,多用于指液体。
▲ 山西《平定县志·方言》
比如,在农村老家,有些人会把一个小而深的陶罐砌在灶台上。生火做饭时,借灶膛里的热量将陶罐中的冷水加热。由于陶罐与炉膛不直接接触,二者是隔开的,因此陶罐里的水永远烧不开,却又不烫手,虽不能饮用,洗碗刷锅却是挺合适的。这个水就叫“兀秃水”,也有人叫“温温水”。
在平定方言中,“兀秃”两字都读入声,发音急促且短,听上去有点奇怪,而且从字面上也看不出来跟“温温水”有什么联系,正所谓“求诸声则得,求诸文则惑”。
▲ 农村灶台
那么,“兀秃”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它的本源字又是什么呢?
一
兀秃,有些资料也写作“乌涂”,是个双音节单纯词,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但只有一个语素,不能分割。也就是说,它虽有两个字,然而只是单纯记录音节,与意义无关,不能分训。
双音节词在上古汉语中是极少的,汉语进入中古之后,亦即宋元时期,双音节词突然大量出现,我们读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会看到很多的双音节词,无论是读音,还是要表达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差不多。
▲ 清光绪版《文水县志》
“兀秃”一词最早见诸文献,也是在中古以后。如元代武汉臣《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第三折:“[店小二做背科,云]这才出了我的气。我如今可酾些不冷不热,兀兀秃秃的酒与他吃。”
酾,读作shāi(音筛),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下酒也。”就是倒酒的意思,也写作“筛酒”。
关于这一句的上下文,是说仆人张千因态度不好而得罪了店小二,店小二为了报复他,第一次给他斟了一杯冰冷的酒,张千便说:“你见我打了你几下,拿这么冰也似的冷酒与我吃,把我牙都冰了,吃下去,肚里就似割得疼的。”
▲ 元杂剧演出壁画
第二次斟了杯滚烫的酒,张千又说:“酾这么滚汤般热酒来荡我,把我的嘴唇都荡起料浆泡来。”这里的“荡”,就是“烫”的意思。
第三次即是这杯不冷不热,兀兀秃秃的酒。店小二既然要报复张千,这次必定也是杯不好的酒。古时候人们习惯于饮热酒,把酒装入容器中,放在热水里或者炭火上使酒变热。
一般来说,把酒加热后自然降温至不冷不热,此时口感最好,而且对身体健康有利,因此这里的“兀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冷不热”,而是对不冷不热这种不好的状态的进一步强化,或是补充。换句话说,店小二送上的兀秃酒,不是指酒加热后自然降温至不冷不热,而是指液体未烧开时的不冷不热。
▲ 元杂剧俑
明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也有这方面的描写:“素姐生在
这里“割生割硬”“半生半熟”“不干不净”都是说吃的东西很糟糕,而“兀秃”也应是个贬义词,尤其用在食物上,不是说菜肴的温度正好适中,而是指热菜不热,凉菜不凉,口感非常不好。
二
兀秃,本指水、酒等液体不冷不热,后来发展到指人优柔寡断,做事拖拉的性格,也指不聪明,糊涂,或者不爽快、不带劲的样子,这种用法在江浙沪一带的吴方言中比较常见,多写作“温吞水”。
在上海出生并长大的著名作家张爱玲,写过一部以民国时期的苏州、上海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半生缘》,书中有大量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吴地方言口语,其中就有“温吞水”:“翠芝总觉得他对她也不过如此,所以她的结论是他这人天生的一种温吞水脾气。世钧自己也是这样想。”
▲ 著名作家张爱玲
翠芝口中“他”,即指其丈夫沈世均。沈世均的性格比较懦弱,不争取也不主动、不狂喜也不暴怒,不表态也不拒绝,不确认也不否认,最关键的,从始至终都不能深沉热烈地去爱去恨。
他的温吞性格,使他错失了生命中的最爱——顾曼桢,错失了纠缠不清、时时难忘的半生情缘。
吴方言中的“温吞”,与北方方言“兀秃”一样,也是一个中古联绵词,二者发音相近,意思大体一致。
比如,宋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六十:“利于善之间,不是冷水,便是热汤,无那中间温吞暖处也。”
宋代吕居仁《轩渠录》中也记录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北宋开封有个“营妇”,就是军嫂,她丈夫在外从军多年,家里有个孩子叫“窟赖儿”。时间长了,有些想念丈夫,便花钱让一秀才给丈夫写信,说:“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忔憎儿,每日根特特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囊,不要吃温吞蠖托底物事”。
▲ 《轩渠录》书影
“营妇”说的是方言口语,写信则须转换成文言文,这让秀才很难下笔,所以“秀才沉思久之,却以钱还云:‘你且别处请人写去。’”
北宋时期开封方言中的“忔憎”,指可爱状;“汪囊”,可能指天气不好;“蠖托”,意为龌龊,不干净;温吞,就是不冷不热。
“营妇”说的这段话,大致意思是:“孩子他爹我跟你说,自打你离开家后,咱们的孩子窟赖儿一天到晚有说有笑、又跑又跳,可爱得不得了。最近天气不太好,你平日里吃饭注意点,不要吃那些不干不净不冷不热的东西。”
“营妇”一番话,虽然粗俗,却透露出朴素、真诚的感情,时过千年,读来仍令人感动。
▲ 古代典籍
从字音上来说,“兀秃”和“温吞”二者声母皆是唇舌音,两韵相邻,其主要元音相同,发音非常接近,可以发生旁转,故为同音异写。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分析,即音节的收尾音不变,主元音的舌位高低发生改变。
三
考之典籍,“兀秃”的同源异形词除了“温吞”,主要还有“温暾”“温炖”“温屯”等,那么,谁才是它们最初的字形?哪一个才是这组词的词源呢?
检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温暾”最早见于唐代王建的《宫词》之四八:“新晴草色緑温暾,山雪初消渐出浑。”唐代白居易《开元寺东池早春》亦云:“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
▲ 古代典籍
清代《四库全书》释曰:“南人方言曰:‘温暾者,乃怀暖也。’唐王建宫词:‘新晴草色暖温暾。’又白乐天诗:‘池水暖温暾。’则古已然矣。”
“温炖”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别毡帐火炉》诗亦云:“婉软蛰鳞苏,温炖冻肌活。”
“温屯”最早见于唐代柳宗元《愚溪对》:“予闻闽有水,生毒雾厉气,中之者温屯呕吐。”
对于“温屯”,近人章士钊解释得比较明了:“屯聚也,温屯与温暾,皆叠韵字,由字义言之,不冷不热曰温暾,热屯聚而不散曰温屯,二者固非无别,而在口语,则发音相同,可使闻者难于区分。又此二字,唐人最为习用。”
章士钊认为,“温屯”与“温暾”这两个词,唐朝人在写诗作文时非常喜欢用。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二者的意思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在口语中,这两个词读音完全相同,听上去难以区分,因此经常混用。
▲ 古代典籍
暾,宋代《广韵》《集韵》均释为“日始出”,即刚出的太阳。屈原《楚辞·九歌》诗云:“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由刚出的太阳进一步可引申为表示明亮温暖的含义,如唐代岑参《春寻河阳闻处士别业》诗云:“风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
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是说其本义指草木初生的艰难,后引申为“聚集”。
吞,《说文》释为“咽也”,本义是指咽下,后引申为兼并、包容等。
炖,《集韵》释曰:“音屯。火盛貌。”本义是指火旺盛,后引申为用大火煨煮食品使烂。
很显然,“温吞”“温屯”“温炖”都只是“温暾”的同音异写。因此,从字义上来考察,“温暾”应该是本源词。
从出现的时间上来考察,“温暾”出现得最早,因此“温吞”“温屯”“兀秃”“乌涂”等是它在使用中的变异形式。
▲ 古代典籍
至于吴方言中用“温吞”来表示人性格上的不爽利、不干脆,这种用法至迟在宋代就有使用。宋代无名氏《致虚杂俎》就这样说:“今人以性不爽者曰温暾。”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人章炳麟《新方言·释天第七》云:“《说文》:‘㬮,安㬮,温也,奴案切。’江南、浙江谓微温为温㬮,音暾。寒、魂韵转。泥、透纽转。”
章炳麟认为,从字音上来说,《说文》所收的“㬮”字,读nan(音难),但是“难”的上古音是泥母元部,“吞”上古音是透母真部,“暾”上古音为透母文部,三者声母皆是舌音,韵部可以旁转相通。(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