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是专指同辈亲属间的称谓语,但很多时候,对年纪比自己稍大一点的男子,无论有没有亲缘关系,一般都可以称之为“哥”。甚至为了表示亲热、尊重,人们多用叠词“哥哥”来称呼对方,以达到拉近彼此距离的效果。
“哥哥”这个称谓语,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书面书写,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但是在古代,人们不说“哥”,对哥哥的称呼一直使用的是“兄”。
那么,“哥哥”这一称谓词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候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呢?
释“哥”
“哥”字出现得很早,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就收录了这个字:“哥,声也。从二可,古文以为歌字。”
▲ 古代典籍
许慎认为“哥”是个会意字,由两个“可”组成。“可”的本义是许可,“二可”即口中连连发出表示许可的声音,后引申为歌唱。
这个“可”字,不管是其本义,还是引申义,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快乐”“愉悦”的氛围,《诗经·小雅·正月》中就这样写道:“哿矣富人,哀此茕独。”意思是说,过得称心如意的是那些富人,可怜的是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们。
诗中的“哿”,古代专门研究《诗经》的著作《毛传》释曰:“哿,可。”清代学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进一步解释说:“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
由此可见,在最初,“哥”是指“唱歌”的意思,并引申有“歌咏、歌颂”义,古代文献中这方面的用例很多,比如《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 古代建筑
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周成王时,召公把西部广大地区治理得非常好,深得百姓拥护。一次,召公巡察乡村,村中有棵甘棠树,召公就坐在树下判决刑狱、发布政令,把大事小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王公贵族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都心服口服。召公死后,人民思念召公之德政,就把这棵甘棠树保护起来,并作《甘棠》诗“哥咏之”,就是唱歌来赞美他。
另,《陈书·高祖本纪下》亦载,高祖提倡节俭,“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哥钟女乐,不列于前。”
《陈书》所指“高祖”,即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陈霸先一生节俭朴素,平常吃的菜不过几样,招待宾客的饭菜也很普通,够吃就行,从不浪费,而且使用的都是瓦器蚌盘这些粗笨的餐具。他的房间布置,也很简朴,器物之罩不讲档次,饰物没有金银珠翠,屋里也没有“哥钟女乐”。这个“哥钟”,就是“歌钟”,也叫编钟,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 古代典籍
后来,人们造出“歌”字表示“歌唱”义,《说文》里即有“歌”字:“歌,咏也。从欠,哥声。”
到了唐代的时候,“哥”被借作亲属称谓词,表“兄”义,这个用法固定下来后,“哥”的“歌咏”“歌唱”之本义也就逐渐消失了,时至今日,几乎无人知晓。
释“兄”
“兄”是汉语中历史悠久的固有词,比“哥”字出现得要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
“兄”之本义,古今皆同,正如《尔雅·释亲》所言:“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亦曰:“兄,长也。”
也就是说,早在先秦时期,“兄”就被用来表示对男性同辈中年长者的称呼,主要用于同辈亲属间,表示与“弟”相对的概念。
兄长、父兄、兄终弟及、兄弟阋墙、兄弟如手足、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些带“兄”字的词语,在典籍文献中俯首即是。
▲ 古代典籍
比如,《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这里的“楚元王”指汉高祖刘邦异母弟刘交,排行老四。“卒”,是死亡的意思。“蚤”是个通假字,同“早”。
汉高祖刘邦兄弟四人,大哥名伯,伯早就死了。刘邦发迹之前,就是一个市井无赖,没人看得起。有几次,他和几个宾客路过大嫂家,想进去混碗饭吃。但大嫂特别讨厌这个小叔子,就假装早已吃完饭,还用勺子刮锅,宾客见此情景只好走了。
后来刘邦发现锅里其实还有饭,是大嫂故意不给他吃,因此非常不高兴。等当了皇帝,刘邦分封兄弟,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刘邦的爹刘老太公为大孙子说情,刘邦说:“我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话了。”
此外,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文,叫《木兰辞》,这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歌中有这样一句话:“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没有哥哥,只有一个弟弟。弟弟年幼当不了兵,木兰便男扮女装,代父从军。千里征战,纵横沙场,巾帼英雄,千古传唱。
▲ 花木兰从军场景雕塑
大概是从魏晋时期起,“兄”这一称谓语的指称对象开始悄然变化,从秦汉时期的只用于表示亲属关系泛化到社会关系中。
《三国志·蜀书》卷九:“(马)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刘备兼任荆州牧时,马良为州从事。后来刘备入蜀,诸葛亮随后也跟从前去,留下马良守荆州。马良写信给诸葛亮说:“听说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已被我们攻下,这是上天的福佑。尊兄您适应时势把握时机,辅佐光大邦国之业,智慧的光芒已经显露。”
诸葛亮与马良都是刘备的手下,二人并没有血缘关系,马良称呼诸葛亮为“尊兄”,显然只是一种尊称。
▲ 古代典籍
唐五代时期禅宗史籍《祖堂集》卷五亦载:“师问道吾:‘老兄家风作么生?’吾曰:‘教汝指点著,堪作什么。’”
释“阿干”
“哥哥”这个称呼,无论有无亲缘关系,上古汉语中多称“兄”,但是到了中古以后,汉语“兄”逐渐让位于“哥”,清代翟灏《通俗编》卷十八《称谓》就这样说:“哥本古歌字,无训兄者。《广韵》始云:‘今呼兄为哥。’则此称自唐始也。”
意思是说,“哥”原来不是亲属称谓词,而是“歌”的古字。用“哥”来称呼兄长的用法,是唐以后才出现的。
北大教授王力在《汉语史稿》第五十四节中说:“从唐代起,‘哥’字在口语里代替了‘兄’字。这‘哥’可能是外来语。”
▲ 古代典籍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
《晋书·四夷传·吐谷浑》:“鲜卑谓兄为阿干。”
《晋书·西戎传》:“吐谷浑与弟分异,弟追思之,作《阿干之歌》。阿干,鲜卑谓兄也,阿哥当即‘阿干’之转。”
鲜卑族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胡,西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后,东胡分裂为鲜卑与乌桓两个集团。在北者称鲜卑,居南者称乌桓。
魏晋时期,在鲜卑族建立的诸多割据政权中,源出于辽东鲜卑慕容部在青海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历时最长。
▲ 古代画卷:北方部族朝贡图
吐谷浑是慕容部酋长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其弟为慕容廆。西晋太康四年(283)慕容涉归去世,吐谷浑因庶出不得继位,只得到1700封户,其弟慕容廆因嫡出而继为部酋长。
吐谷浑与慕容廆牧场相邻,双方部民因争抢牧场,纠纷四起。兄长吐谷浑被迫率众离开,向西迁移。
当时,辽东鲜卑段、慕容和宇文三部之间争斗激烈,吐谷浑的出走使慕容部势力大为削弱,慕容廆十分后悔,专门派人劝吐谷浑返回,但吐谷浑不愿东归。
慕容廆思念其兄,遂作《阿干之歌》,常击节自唱,泪流满面,表达出对远走兄长的无限怀念之情。
唐之后,《阿干之歌》不再流传,这首写满了一个民族沧桑记忆的古歌,从此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 后人伪作的《阿干之歌》
“阿干”是鲜卑语,意即兄长。魏晋以后,鲜卑人进入中原,特别是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统一北方之后,“阿干”就随之传播开来。
“干”“哥”二字声音相近,同为见纽双声,歌韵与寒元韵阴阳对转,声音相近可以通借,所以“哥”的兄称可能因音近于鲜卑语中表示“哥哥”的“干”音而借,“阿干”便被谐音转称了“阿哥”
“阿哥”又简称“哥”,或叠称“哥哥”,慢慢就成了汉语的称谓语。比如《旧唐书·舒王元名传》:“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太宗闻而壮之,曰:‘此真我弟也。’”
这是唐高祖第十八子李元名说的话,李元名所说的“二哥”是指唐太宗李世民,为唐高祖第二子。所以“哥”在这里指的就是兄长,和现在用法完全相同。
“哥哥”兄之称形成于唐,这一观点已得学界公认。然而在最初,“哥”不但指兄长,还兼指父亲。
那么,“称父为哥”这种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呢?明天请看下一篇文章《“哥哥”从何而来(下)|山西文水人为什么管父亲叫“哥”》,继续为您解惑释疑。(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