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门槛”这个词,似乎是在中学课文《祝福》中。
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写道,祥林嫂听了柳妈的建议,把好几年积攒下来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一条门槛,让它代替自己,给千人踏、万人跨,以求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 越剧《祥林嫂·祝福》剧照
“门槛”一词,是不是鲁迅先生的家乡话,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是,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很少有人会把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那个横木叫作门槛,我们一般叫“门限”。
“门限”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有点土,其实它非常古雅,在18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是“门槛”最初的叫法。
▲ 门限
那么,门槛的“槛”是什么意思呢?门槛和门限之间又有哪些联系呢?
“槛”是什么意思
槛,是个形声字,从木,监声,本义为监牢、囚车。
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槛,栊也。所以囚罪人之牢也,故囚车曰槛车。”
又,三国魏时张揖《广雅》亦云:“槛,牢也。今监狱字以监为之。”
▲ 古籍《说文解字》
这种槛车,不但可以关人,也可以困兽。上面《说文》中提到的“栊”(lóng,音龙),其本义就是指养禽兽的笼槛。
东汉刘熙《释名·释车》就这样说:“槛,车上施栏,以格猛兽,亦囚禁罪人之车也。”
《说文》亦云:“槛,一曰圈也。谓所以闲兽。”这里的“圈”,读作juàn(音倦),指用来困兽的栅栏。我们今天常说的“猪圈、羊圈”,就是打这里来的。
由槛车、兽笼又引申出“用囚车押送”“禁闭、拘囚”等意思。
比如《新唐书·高崇文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辟走,追禽(擒)之,槛送京师。”
▲ 古代囚车
这里的“辟”,是指唐朝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唐永贞元年(805)十一月,西川节度使韦皋病逝,韦皋的亲信刘辟不经朝廷同意就自立为留后。所谓“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
当时宪宗李纯刚刚即位,暂时采取安抚手段,任命刘辟为节度副使,代理节度使事。刘辟立刻抖了起来,得寸进尺,公然向朝廷要求“兼领三川”。宪宗没答应他,刘辟就不乐意了,遂起兵反叛朝廷。
元和元年(806)正月二十三日,宪宗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出兵讨伐刘辟。
▲ 古代士兵塑像
高崇文带领五千精兵,前后八战八捷,令叛军大为震惊,很快便军心大乱。叛将李文悦率三千士卒归顺,仇良辅带领鹿头城两万人马投降。
高崇文乘胜追击,很快就攻克刘辟的老巢成都。叛军见大势已去,都反绑着手前来归顺。刘辟兵败,向西而逃,准备投奔吐蕃,后被官军追上并活捉,拘押在囚车上送往京城。
古代的囚车、兽笼大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其形制多为木条横纵连接而成,所以又衍生出“栏杆”这一义项。
▲ 古代建筑中的木栏杆
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唐代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槛”的读音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槛”作囚车、栏杆讲的时候,现代汉语读音为jiàn(音建),只有作“门槛”讲的时候,才读作kǎn(音砍)。
▲ 古代典籍
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翻遍历朝历代各种韵书,很难找到“槛”字为jiàn(音建)和kǎn(音砍)这两个读音的记载。
槛,在汉代的《说文》、唐代的《唐韵》均注音为“胡黯切”,在宋代的《集韵》、元代的《韵会》则注音为“户黤切,并音舰”。
“胡黯切”是古代一种注音方法,叫反切法,即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 1909年越南汉字古籍书《五千字译国语》中的“槛”字条
“胡、户”的声母为h[喝],“黤、黯”两字,前者为上声(就是今天普通话中的第三声),后者为去声(就是今天的第四声),其韵母为均an[安]。
由此,“槛”的上古音和中古音大概是浊音ham(发音为“哈”与“摸”的急速连读)。后来经过闭口音消失和浊音清化这一过程,就变成了清音han(音旱)。
虽然《集韵》《韵会》同时又说“槛”字还有个读音为“舰”,但有趣的是,清朝莎彝尊《正音切韵指掌》中,把“舰”字放在安韵,读作han(读若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五车韵府》的“槛”字也有han(音旱)音的或读。
▲ 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五车韵府》中的“槛”字条
“槛”在古代汉语读音为han(音旱)的,还有一个例证,那便是粤语。
粤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字,被誉为是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1941年初版的《粤音韵汇》里,“槛”标注有两个读音(当时未有声调标注)lam和ham,发音近似han(音旱),这当是“槛”字的古音在粤语中的遗存。
2001年出版的《普通话广州话容易错读的字》(周无忌著)里面也明确提到,表示“门槛”的“槛”时,广州话读“菡”(haam5)。
更有意思的是,到了明朝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个介音来,“槛”字读成浊音hian(发音为“喝”与“烟”的急速连读)。
▲ 古代典籍
明朝《洪武正韵》曰:“槛,分上、去二音。栏义去声,胡监切。车行声及槛泉义作上声,读胡览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槛”字的声调有两个,一是上声,二是去声。作“栏杆”讲的时候,声调为去声,读音为hian;作车行义(即象声词“槛槛”,见《诗·王风》“大车槛槛”)和槛泉义(出自《诗·大雅·瞻卬》,,意思是喷涌四流之泉)时,声调为上声,读音为han(音旱)。
什么是“叶音”
大致到了清朝中期之后,hian腭化成为xian(音现),这个读音在《康熙字典》中有明确的记载:“槛,又叶形甸切,音现。”
▲ 《康熙字典》中的“槛”字条
这里的“叶形甸切”的“叶”,是指传统音韵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叶音”。那么,什么又是“叶音”呢?
首先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叶音”的“叶”,不读作yè(音页),其繁体字也不写作“葉”,就写作“叶”。
叶音的“叶”,读作 xié(音协),是“谐”的通假字。叶音也叫“叶韵”“谐韵”“协韵”,这是一个诗韵术语,是南北朝时期一些学者在读《诗经》的过程中最先提出来的。
《诗经》在最初,绝大多数都有韵的,还配着音乐,无论是读起来,还是唱起来,都非常押韵顺口、和谐悦耳。千百年之后,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在读《诗经》的时候,发现好多诗句的韵脚不和。
▲ 《诗经》书影
诗歌一旦不合辙押韵了,读起来就会感到磕磕绊绊的,不顺口。这些学者并不知道古今音不同的道理,为了求得声韵和谐,便自作主张,将《诗经》中的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以“今音”读古音,“叶音”因此得名。
“叶音”说的代表,是宋代朱熹。他在他所著的《诗集传》和《楚辞集注》里都用了“叶音”说。
比如“家”字,《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句诗中,“家”与“华”押韵,拿今音去读也很和谐,用不着叶音。
但是《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这里的“家”与“图”就不和谐了,于是朱熹就在“家”下注云:“叶古胡反”,把“家”直接念成了“姑”。
▲ 《诗经》书影
不惟如此,《诗经》中很多有“家”的诗句,朱熹差不多都给人家改了读音,读成“古胡反”(即音“姑”)。
比如《豳风·鸱鸮》的“家”(韵“据、茶、租、瘏”);《小雅·采薇》的“家”(韵“故、居”);《小雅·我行其野》的“家”(韵“樗、故、居、畜”);《小雅·雨无正》的“家”(韵“都”);《大雅·绵》的“家”(韵“徒”)。
朱熹这么一改,读起来倒是挺和谐顺口的,有时候人们也乐意接受。但是,这种改音,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往往没个章法,弄得人们经常无所适从。
比如《召南·行露》中有这么两句:“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
▲ 古代典籍
这首诗中,前后两句各有一个“家”字。为了押韵,朱熹把前句的“家”叶音为“姑”(韵“屋”),把后句的“家”叶音为“空”(韵“墉”)。
同一首诗里前后两句中意思完全一样的字,却被叶成两个音,这就有点乱了,有人就提出反对意见了。
门槛的“槛”本字是什么
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反对朱熹“叶音”说的,是明代音韵学家陈第。他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此言甚是!
他还说,朱熹《诗集传》中临时改变了的那些读音,都是“本音”,不是“叶音”。比如“家”的古音本来就念“姑”,根本不用改读音。“家”念“姑”而能和“华”押韵,是因为“华”的古音是念“敷”。
▲ 古代建筑中的门槛
虽然明人陈第所定的古读不一定都对,但他反对“叶音”说,主张每字只有一个古音,不须改读,这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叶音说虽然不够科学,但它是人们认识古音的一个必要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上古音中的字音关系、韵部分合,如“下”字叶音“户”,这两个字在上古语音中确实都是在匣纽鱼韵中的。
同样,《康熙字典》中,将“槛”叶音为“形甸切”,也非常正确地指出了“槛”字在古代确实有一个读音为xiàn(音现)。
▲ 古代民居中的门槛
门槛,有的书上写作“门坎”, 无论是“槛”,还是“坎”,其实都只是记音俗字,其本字当是“限”。
唐代韩愈《赠张籍》诗:“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说文解字》:“限,阻也。一曰门榍,乎简切。”榍,读作xiè(音谢),其本义就是“限”,亦即门槛。
“门槛”一词,出现得比较晚,最早出现,似为明清时期的文献中。
如,《金瓶梅》第十一回:“西门庆恰进门槛,看见二人(孟玉楼、潘金莲)家常都带着银丝鬏髻,露着四鬓,耳边青宝石坠子,白纱衫儿,银红比甲,挑线裙子,双弯尖趫,红鸳瘦小,一个个粉妆玉琢,不觉满面堆笑。”
▲ 古代建筑中的门槛
又,《红楼梦》的第十五回的回目为“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庚辰本),或者叫作“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甲戌本)。
这里的“铁槛”就是铁门槛的省称。据清代顾公燮《消夏闲记》,明万历年间,凡家中有大厅者,即加门槛税,所以俗称富贵人家叫“门槛人家”。
过去,富贵人家的门槛是有铁皮包着的,以防拜访的人多了而被磨穿。因此,“铁门槛”乃是富贵人家的象征。今天人们常说“人家的门槛高”,这个门槛高,就是家庭显赫的意思。
《红楼梦》六十三回中有这么一句话:“(邢蚰烟)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句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一诗,“门槛”二字,在范成大原诗中写作“门限”。
▲ 古代建筑
唐朝诗人王梵志也有一首类似的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门限”一词最早出现在何时
“门限”一词,早在东汉时期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
《东观汉记·臧宫传》:“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宫夜使锯断城门限。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伺候者闻车声不绝,而门限断,相告以汉兵大至。”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名将臧宫率兵攻打骆越(古代生活在云贵高原一带的少数民族)。当时臧官兵少,力量薄弱,一时间无法控制局面。
▲ 门槛
适逢所属县送到几百辆运输车,臧宫便派人在夜间锯断城门门槛,又让车子故意发出响声,反反复复往返出入城门直到天亮。
骆越人的斥候(侦察兵)听到车声不断,又看到城门门槛也断了,便回去报告说汉兵大军来了很多,于是骆越头领捧着牛酒来军营慰劳。臧官陈列士兵举行大会,好酒好菜招待抚慰骆越人,骆越一地从此就安定了。
▲ 古代建筑
在古代文献中,表门槛的字有很多,常见的有“阈”“切”“辚”“柣”等。
如,《礼记·曲礼上》:“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闑,读作niè(音涅),古代大门中竖立的短木,主人进出时从右,宾客则从左,大夫、士地位高贵,进出从右。
阈,读作yù(音玉),东汉郑玄《周礼注疏》曰:“阈,门限也。”南朝梁顾野王《玉篇》亦云:“阈,门限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夫或士进出国君的宫门时,必须从“闑”的右边走,不要踩着门槛。
又如“切”,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横界于门下者为阈,亦曰切。”
▲ 门槛
还有“辚”,《淮南子·说山》:“牛车绝辚。”东汉高诱注:“楚人谓门切为辚,车行其上则断之。”
再如,“柣”(zhì,音志),《尔雅》:“柣谓之阈。”
而门限的“限”,不仅是文献中最早表“门槛”义的一个字,也是人们日常口语中最为常用的词汇。
如,在唐小说《朝野佥载》卷二、卷三和补辑,唐五代禅宗语录《祖堂集》卷十三,南宋禅宗语录《五灯会元》卷十等口语性较强的典籍中,都大量使用“门限”一词。
▲ 门槛
要之,门槛的“槛”只是一个记音俗字,其本字应该是“限”。今天我们常说的“门槛”的“槛”字,在明清时期,读音也应该是xiàn(音现)。
据1912年英国人翟理斯编撰的《华英字典》,当时的北京和汉口音中,“槛”的读音为xiàn(音现)。
自审定国音之后,在1932年的《国音常用字汇》中,“槛”字的读音就变成了kǎn(音砍)。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至今日,“门限”这个古代词汇,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但千百年来,山西人故土难舍,乡音不改,始终把“门槛”称为“门限”,并深深嵌入和固化到当地方言口传文化形式中。(张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