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利用球状淀粉样结构域的结构转换来制造结实的丝纤维

文化   科学   2024-06-03 08:30   江苏  



Spiders Use Structural Conversion of Globular Amyloidogenic Domains to Make Strong Silk Fibers



 
DOI10.1002/adfm.202315409
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Online:Feb.2024

通讯作者:陈格飞,卡罗琳斯卡学院,瑞典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5409




研究背景

蜘蛛丝是一种可持续的蛋白质基材料,以其卓越的机械性能而闻名。蜘蛛丝是由蜘蛛丝蛋白组成的,它是由位于蜘蛛腹部的专门的丝腺合成和分泌的。至少有七种不同的蜘蛛丝存在,每一种蜘蛛都被用来纺一种特定的丝或胶。

从蜘蛛身上采集蛛丝具有挑战性,因此重点一直放在通过重组DNA技术在各种生物中生产蜘蛛蛋白。然而,蜘蛛蛋白是一种大而重复的蛋白质,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构成了挑战。表达定制化蛛丝,制备纤维已成为制备人造蛛丝纤维的普遍策略。这些设计的嵌合蜘蛛的尺寸范围在29 - 104kDa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纺成类似丝绸的纤维,强烈表明嵌合蜘蛛的生产与丝绸纺丝相结合,在制造人造蜘蛛丝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由此产生的机械强度在50 - 245MPa范围内,远远低于天然蜘蛛丝。而且各种蜘蛛具有不同的组成,不同的重复基序或结构域被相对保守的球状N端(NT)和C端(CT)结构域包围。


研究摘要



蜘蛛丝是一种环保的蛋白质基材料,因其非凡的机械性能而得到广泛认可。目前,由重组蛛丝蛋白(spidroins)制成的仿生蛛丝纤维与天然丝相比,在机械性能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发现蜘蛛利用分子增强剂的结构转换--保守的球状127-残基间隔域--来制造结实的丝纤维。该结构域缺乏多α - α基序,但它含有与人类淀粉样蛋白基序相似的基序,并且它通过非核依赖途径自组装成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可能避免形成细胞毒性中间体。在重组嵌合蜘蛛蛋白中加入该间隔域有利于自组装成丝状纤维,提高纤维分子均匀性,并显著提高纤维的机械强度。这些发现突出表明,蜘蛛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生产具有特殊机械性能的丝。间隔结构域为增强重组蛛丝纤维和其他功能材料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一:蜘蛛丝蛋白结构域域的AlphaFold预测
为全面探讨各种蜘蛛蛋白不同区域内在的系统发育和功能联系,本研究重点深入研究了源自常见圆织蜘蛛种大腹园蛛的7种特异性蜘蛛蛋白主壶型蜘蛛丝MaSp、次壶型蜘蛛丝MiSp、鞭毛状蜘蛛丝FlSp、腺状蜘蛛丝AcSp、管状蜘蛛丝TuSp、梨形蜘蛛丝PySp和集丝胶AgSg。根据主要的中央重复区域,蜘蛛被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图1a)。在I型组中,蜘蛛蛋白的中心重复区域由富含GlyAlaPro的基序构建,这些基序在FlagMiSp中被间隔物打断。在II型蜘蛛的情况下,重复亚基的大小约为200aa,且不被富含GlyAlaPro的基序所支配。根据AlphaFold的预测,各种蜘蛛的NT结构域表现出高度保守的三级结构(图1b)。该结构以五螺旋排列为特征,此前已通过核磁共振(NMR)波谱法确定了重组大腹园蛛MiSpNT结构域。

与非重复末端结构域相比,各种蜘蛛的重复区域显示出不同的结构。对于I型蜘蛛蛋白,即MaSpMiSpFlSpAlphaFold预测富含GlyAlaPro的基序缺乏特定的折叠结构,表现为非结构化构象(图1d)。在Flag丝中,小间隔区(9aa)预计采用β线结构。据预测MiSp间隔区采用由5α螺旋组成的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在不同蜘蛛物种的MiSp间隔区中是保守的。在II型蜘蛛群中,尽管PySpAcSpTuSp亚基之间的序列相似性非常低,但其三级结构十分保守。PySpAcSpTuSp的亚基都折叠成α螺旋(图1d和图2a)。AlphaFold预测的AcSpTuSp的结构与相关的NMR结构具有显著一致性。AgSg的重复序列在结构上与PySpAcSpTuSp有显著差异,因为采用双层β折叠结构的预测具有良好的效度(图1d)。

MiSp间隔结构域与PySpAcSpTuSp具有密切的系统发育关系,而MiSp重复区域与MaSpFlag归为一类(图2b)。这些发现表明,MiSp间隔区和富含GlyAla的区域可能独立进化。此外,基于NTCT结构域对MiSpMaSp进行分组(图2c),以及基于富含GlyAla区域观察到的聚类表明MiSpMaSp之间存在进化联系。

1 利用AlphaFold对脑室草不同蜘蛛结构域的结构预测。a)不同蜘蛛丝的结构。b)不同蜘蛛蛛和胶的NT结构域的AlphaFold结构预测。颜色条显示基于pLDDT置信度的AlphaFold着色对话框。虚线框表示确定的NMR结构。c)不同蜘蛛蛛和胶的CT结构域的AlphaFold预测。颜色条显示基于pLDDT置信度的AlphaFold着色对话框。虚线框表示核磁共振确定的结构。d)不同蛛丝和胶的重复区域和间隔区域的AlphaFold结构预测。颜色条显示基于pLDDT置信度的AlphaFold着色对话框。黄色的示意图箭头表示β线。

2 基于大腹园蛛蜘蛛丝末端结构域、重复区域和间隔区域的不同蜘蛛的进化类群。a) PySpAcSp2TuSp1重复区亚基的结构比较。箭头表示AcSp亚基的额外螺旋。b)基于重复区(rep)和间隔区序列的大腹园蛛的系统发育分析。虚线圈突出显示MiSpMiSp_spacerPySp_repMiSp_spacerAcSp_repMiSp_spacerTuSp_rep的结构比较显示在进化组中。c)基于末端结构域组合的不同大腹园蛛的系统发育分析。虚线圈突出了MiSp。分支值表示引导值。

研究内容二:大腹圆蛛MiSp间隔结构域是淀粉样变性的

虽然MiSp间隔结构域是一种特定的进化添加,但II型间隔结构域在IMiSp中发生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在大肠杆菌中重组产生大腹园蛛MiSp间隔域,并与硫氧还蛋白(Trx)标签融合,随后使用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IMAC)、反IMAC凝血酶裂解后)和大小排斥层析(SEC)纯化。该纯化过程产生了纯度高的无标记蛋白(图3a。由此产生的重组间隔域是单个的,并且折叠成一个主要的α螺旋(图3b。重组间隔蛋白的熔化温度为≈50℃(图3c。暴露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变性,转变成随机线圈结构。圆二色性分析显示,大腹园蛛重组间隔蛋白从pH5.57.5范围内,二级结构和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图3b,c。在pH 8.0时,重组间隔蛋白呈单体构象,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图3d证实,当pH8.0降至5.5时,重组间隔蛋白仍保持稳定。

大腹园蛛MiSp间隔蛋白在静息条件下过夜孵育期间不是保持单体状态,而是形成了大的聚集体。原生质谱法证实了可溶性物种的完全消失,显示出与聚集物存在相关的基线升高(图3d。淀粉样蛋白特异性染料硫黄素T (ThT)染色显示聚集体呈阳性,提示存在淀粉样原纤维。在从单体到聚集体的转变过程中,二级结构经历了从α螺旋到β折叠构象的转变(图3g。透射电镜(TEM)显示存在淀粉样原纤维,直径约为10 nm3h。这表明重组大腹园蛛MiSp间隔蛋白在静态条件下具有在较宽pH范围内的生理缓冲液中自组装成淀粉样原纤维的能力。

为剖析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形成机制,在37°C和不同初始单体浓度的静态条件下对重组MiSp间隔物进行了一系列ThT测量(图3e。最终的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初始单体浓度,表明ThT准确地报告了反应过程。对于所有测试浓度的重组MiSp间隔结构域,动力学轨迹的形状都是双曲线,这表明依赖单体的二次成核和依赖寡聚物的聚合似乎都不是限速步骤。此外,在数据归一化后,不同间隔剂浓度下的聚集轨迹重叠,这表明不同浓度下的聚集常数相同,提示非核依赖的聚集机制,类似于重组MiSpAcSp重复区和CT结构域。不同重组间隔蛋白浓度的聚集轨迹被全局拟合(图3e,并且可以用模型聚合和构象变化这两个术语很好地描述(图3f,其中kr1.9 × 10−11 M−1 s−1,kc1.1 × 10−9 M−1 s−1

除了形成淀粉样原纤维外,重组MiSp间隔蛋白在受到影响时能够组装成薄膜和宏观丝状纤维剪切力(图3i,j。这表明间隔蛋白可以根据实验条件自组装成淀粉样纳米纤维、薄膜和丝状纤维。

3 重组大腹园蛛 MiSp间隔域的表征。a)重组MiSp间隔物的凝胶过滤和SDS-PAGE分析。b)重组间隔物在pH 7.56.55.5下的CD谱图。c)温度诱导的重组MiSp间隔物的展开。d)重组MiSp间隔物在37°CpH 8.07.05.5下孵育前后的ESI-MS光谱。e)20 mmol L1 NaPi pH 8.037℃、静态条件下,1.02.04.05.07.08.0 μmol L−1条件下重组MiSp间隔物的聚集动力学。f)重组间隔区归一化荧光动力学(e)。聚合项用浅蓝色虚线表示,构象项用绿色虚线表示,它们的和用深红色实线表示。g) 37℃ pH 8.0孵育前后重组间隔物的CD谱图。h) pH 8.0条件下重组MiSp间隔物的透射电镜图像。i,j) pH 8.0条件下剪切力作用下重组MiSp间隔物的光镜图像。箭头表示丝状纤维。


研究内容三:MiSp间隔结构域促进丝状纤维的形成
为研究MiSp间隔结构域在蜘蛛丝形成中的分子功能,基于完整的大腹园蛛MiSp氨基酸序列生成了两个嵌合蛋白。这些嵌合蛋白分别被命名为NTMiSp-MMiSp-CTMiSp(NMC)NTMiSp- MMiSp - SMiSp - CTMiSp (NMSC),其中“M”代表MiSp中富含Gly/ Ala的区域,“S”代表间隔域(图4a,bNMCNMSC蛋白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通过CD测量判断,重组蛋白NMCNMSC主要采用α螺旋结构(图3b。与NMSC蛋白相比,NMC蛋白显示出相对较高比例的随机线圈区域。

10 mmol L−1Tris pH 7.5溶液中,以不同浓度的重组NMCNMSC蛋白用尖拉纤维(图4c,d。无论最初测试的蛋白质浓度如何,重组NMSC蛋白都成功地生成了丝状纤维(图4d。而即使初始浓度高达20 mg mL−1,重组NMC蛋白也没有形成纤维(图4c。这些结果表明,MiSp间隔结构域在促进嵌合蜘蛛组装成丝状纤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在pH 7.52.5 mg mL−1的浓度下,重组NMSC蛋白自组装成直径约为10 μm的纤维(图4e。相比之下,重组NMC没有表现出任何丝状纤维形成的迹象。在pH 5.0时,重组NMSC蛋白形成的丝状纤维数量明显增加,而在测试的蛋白浓度和pH水平下,NMC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丝状纤维形成。

图4 嵌合蜘蛛在NMC和NMSC中的自组装。a,b) NMC和NMSC嵌合蜘蛛的结构示意图。c,d) pH 7.5不同浓度下NMC和NMSC的自组装。e)重组NMC和NMSC在pH 7.0的Eppendorf管中自组装。黄色箭头表示丝状纤维。通过倒置荧光和扫描显微镜对丝状纤维成像。

研究内容四:MiSp隔离结构区提高机械强度

100805030mg mL−1100%六氟异丙醇(HFIP)中制备了冻干重组NMCNMSC蛋白溶液。将这些蛋白在37℃下孵育数小时,随后离心以去除未溶解蛋白。收集含有重组NMCNMSC蛋白的上清液作为湿纺丝原料(图5a。将不同浓度的重组NMCNMSC纺丝到由不同浓度的甲醇组成的混凝浴中。当蛋白浓度较低(30 mg mL−1)时,使用90%100%的甲醇浓度从重组NMSC蛋白中纺出丝状纤维。但无论使用的甲醇浓度如何,NMC都没有产生纤维。在较高的蛋白浓度下(80100 mg mL−1,重组NMCNMSC蛋白在不同的甲醇浓度下都可以纺成丝状纤维。为比较NMCNMSC纤维的力学性能,选择了80 mg mL−1的蛋白质浓度和85%的甲醇浓度。在这些条件下,NMSCNMC蛋白都能够产生丝状纤维,可以收集和测试(图5b

NMSC纤维直径(≈14 μm)小于NMC纤维直径(≈20 μm)(图5c。这表明MiSp间隔结构域的存在可能促进纤维中蛋白质链的更紧密排列。继续测量重组NMCNMSC丝状纤维的力学性能(图5d。与NMC纤维相比,NMSC纤维表现出更高的强度和韧性(图5e-iNMSC纤维的平均强度可达352±123 MPa,是NMC纤维(124±89 MPa)2.8倍(图5e-g)。然而,NMCNMSC纤维的延展性相似(图5h。这些结果表明,MiSp隔离域可以提高纤维的机械强度,而不会显著影响其拉伸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纤维进行了二级结构分析。虽然与NMC纤维相比,NMSC纤维中β折叠的含量略有增加(图5j,这两种蛋白质纺成的纤维的二级结构含量无显著差异。使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内部特征。如图5kNMC纤维沿纤维轴方向显示出许多暗区。NMSC纤维的荧光更加均匀,未观察到明显大暗区。这些结果表明MiSp间隔域可以改善相关纤维的本征分子均匀性。

图5 重组蚕丝纤维的制备与表征。a)纺丝装置示意图。b)重组NMC和NMSC丝状纤维的共聚焦成像。c) NMC和NMSC丝状纤维的直径。d)在纸框架上收集具有代表性的NMC和NMSC丝样纤维样品进行力学测试。e、f)湿法纺丝制备的重组NMC和NMSC丝样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g-i)重组NMC和NMSC蛋白制备的丝状纤维的机械应力、应变和韧性的比较。j) NMC和NMSC纤维的二级结构含量,由它们在酰胺I区的吸收光谱决定。k)NMC和NMSC纤维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像,基于其固有荧光进行可视化。







 
小编有话说:



在大腹园蛛中发现的MiSp间隔结构域代表了一种天然的生物相容性球形淀粉样蛋白形成结构域,可能被蜘蛛用来增强机械强度,并在多种功能材料的强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



撰稿:任驰

   校稿:曹少攀‍‍‍












关注我们了解

更多

微信号:

BioChemWorld








生化江湖
格物致知的学习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