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特约作者:贾政卿
从2009年开始,因孩子在南宁工作,故常常在南宁居住。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少有趣的南北差异。
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56个民族特色鲜明,各地气候、风俗习惯千差万别,我这里不说这些不同,说一说也许你还不知道的那些南北区别。
吃的不同
常言说“民以食为天”,就先从吃的方面谈起。
在南宁菜市场买菜,有不少菜是南方特有的,如竹笋、佛手瓜苗、茭白、木瓜等等,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在山西常见的、我们并不会吃的植物,比方说葫芦蔓、葫芦花、红薯叶也赫然在列,尤其是菜摊上那一堆金黄灿烂的葫芦花更是吸引我的眼球。在老家不仅没有吃过,也是从没有听说过它们可以当菜吃的,自己当然也没有做过。
好奇过后,就想亲自试一试,首先请教卖菜的“红薯叶怎么吃?”回答说炒或者凉拌都可以。炒了几次红薯叶,滑溜好吃,现在红薯叶已经是我们的日常蔬菜了。然后试过葫芦花,炒过一次,一般化。葫芦蔓就比较复杂了,市场上卖的是嫩葫芦蔓,也就是我们说的刚从地里采摘的葫芦蔓枝口。吃它比较费事,长着绒毛的表皮是不能吃的,要吃中间的嫩心。这就需要极其细心、耐心地把葫芦蔓的表皮撕去,常常在路边看到中老年主妇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边聊天边撕葫芦蔓皮。看着这么费事,我们就没有做过,当然在饭店是吃过的,它是与肉炒在一起。
与吃有关的还有两点不同。首先是对主食“饭”的理解不同:大家聊天时,经常会聊到饭这个话题,“中午吃什么饭了?”北方人比较具体,在馒头、包子、饺子、饼子、面条中选择刚吃过的一两种回答你,南宁人会觉得有点奇怪,“吃的就是饭啊!”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饭”单指米饭,不夸张的说他们顿顿吃的就是大米饭,如果吃的是米粉和粥,会说吃的是粉或者是粥,粥分素粥和肉粥两大类,肉粥细分就种类纷繁复杂了。
如果到饭店吃饭,就会遇到第二个差异了。每个人的座位前会摆放着一套餐具,一般是一个不大的盘,一个小碗,一个杯子,一双筷子。南北方的区别主要在盘子的用途上:在故乡这个盘子是用来暂时放自己夹来准备食用的食物,而南宁人则是用它来放骨头、虾皮、水果皮等垃圾的。
穿的奇怪
南宁的冬天最冷的时候是3度,是比较凉冷的,况且大街上大部分南宁人是骑着电驴——电动自行车,风驰电掣。这时你看吧,不少人上衣是羽绒衣,裤子是只穿单裤,脚上则是赤脚,甚至是赤脚加拖鞋。我问过几个南宁朋友,他们回答说三九天也是如此,只穿一条单裤,不过是穿比较厚的裤子,比如牛仔裤之类。大部分年轻人是这样,不少中老年亦如此。看到这种情景,令我们这些北方人百思不得其解:穿羽绒衣是怕冷,那就不应该两条腿是单裤啊,更不应该赤脚甚至是赤脚加拖鞋啊!每当看到这种情况,心里不免嘀咕:“这脚是别人的?”从小就听大人讲“寒从脚下生”,难道南宁人脚是铁打的?我也曾建议说,那应该穿上袜子啊!南宁朋友会立即回答:“哪有个拖鞋穿袜子的!”确实我也没在街上见过拖鞋穿袜子的。
你说南宁人不怕冷吧,还有不好理解的。对我们北方人来说,觉得南宁是没有冬天的,就是三九四九,到处是鲜花盛开,色彩缤纷,最冷的时候我不过是外套加保暖衣,但不少南宁人是要穿羽绒衣的。就是室温25度左右时,大部分南宁人已经是盖5斤棉花的被子了。更夸张的是,有南宁朋友自己说盖的是8斤重的棉被,我呢不过是盖夏被而已。
在南宁,冬天一般是很难见到阳光的,如果太阳出来,温度很快就起来了。这时大街上、办公室奇景就出现了:有人是羽绒衣,有人是T恤,此时“神经病”就是大家互相调侃、逗乐的主要词汇。
招呼稀奇
如果你与南方人结亲,亲家会跟着孩子直接称呼你“奶奶爷爷姥爷姥姥”,就是旁人、甚至你媳妇、女婿也会这么称呼你。
在咱们北方,我们会带着娃娃来称呼,比方小孩叫“西西”,会叫对方“西西他爷爷、奶奶”,和“西西他姥爷和姥姥”。南宁就省略了定语,直呼“奶奶……”了。
语言特别
我们北方人吃饭前让孩子洗手,会说“先洗手”,南宁人则这么说:“洗手先”。上街还是打麻将?北方人回答:“先打麻将。”南宁人则是:“打麻将先。”
故乡人回答不知道的的问题时,一般是“不知道”。南宁人却是两个字“不懂。”听的多了,觉得“不懂”不仅比“不知道”少一个字,是不是比“不知道”多一点谦恭的意味呢?天长日久,我也不经意间用起了“不懂”。
除了“不懂”这个词以外,还有几个特殊的字词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得”,比方说向南宁人求助:“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他可能回答说:“得”或者“不得”。“得”是能、可以和行的意思,“不得”是不能、不可以和不行的意思。
南宁人说话还要把尾音拉得很长,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拉得特别长。
南北差异有趣、有看头,如果你与我一样,也是一个南北飞来飞去的候鸟,一定体会颇多吧。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贾政卿,字正卿,笔名楠柠、郑岩,男,1955年生,阳武一村人。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摄影、爱写作,作品发表于《半月谈》《山西日报》《山西晚报》《老友导报》《山西老年》《五台山》《忻州日报》《忻州晚报》《梨花》等报刊,2017年由三晋出版社出版文集《阳武魂》。先后主编《原平工人运动史》、三卷本《原平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集》、三卷本《原平市职工小说诗歌散文集》《大牛店镇人物志》《阳武贺氏族谱》《阳武农科之路》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