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西南贾村的张千户故里
子干乡在古代曾有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南华镇”,据《原平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崞县有四大集镇,其中崞县城东南五十里处为南华镇。也就是今天的东、西南贾村。
2011年的时候,笔者曾在西南贾村南的红门山上,发现“避雨龙王庙”东侧一土坑中露着半截石碑,上面就刻有“南华镇”字样。可惜现在碑找不到了,坑也填平了。
另外能证明东、西南贾村就是古代“南华镇”的依据是:现东南贾村王氏祠堂有古碑记载:王氏祖先系燕京永清县人,三代为官,均系元臣。元朝末年由太原迁崞州,东渡滹沱迁于南华(镇)。这一记载,也可佐证南贾村的前身就是南华镇。
古碑
南华镇的形成与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过去滹沱河水深浪大,定襄县又背靠大山,滹沱环抱,造成定襄县人出行必须经蔡家岗村南的“板寺桥”,再从南华镇北上。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现在蔡家岗村北的古官道上,有块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板寺桥的一块古汉白玉碑,从碑文记载可知,此次重修板寺桥,是由定襄县的白村、贾家庄、南受罗、北受罗、李庄村、柏林木村、上汤头村、迴凤村、横山新庄村、横山村、后营村、大南庄村、小南庄村、北庄村、向阳村、上庄村等村民集资修建。为什么定襄的许多村人跑到蔡家岗村口修桥,这就充分说明当时板寺桥对定襄县人出行的重要性。
那时,同川奎光岭上也车马不通,只有爬山小路,行人可以背负少量货物通行。同川的车马想到崞县城,也必须沿同川沟,向南经宏道镇到定襄县,再经蔡家岗村南的板寺桥,从南贾村和子干村北上。
古代途经板寺桥的这条路又称“定襄道”它既是军道,又是商道。唐朝时唐太宗曾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当时停旨头渡口也成了传送朝廷圣旨的官方驿站,负责为子干乡区域、定襄地区、同川和下五台一带,按照急缓,集中或单独快马传送圣旨或官方文件。
西南贾村口
现西南贾村东的笔架山下,还有三块相连平阔的土地,分别叫“上寨”“北寨”和“小寨”。从地名上分析,因宋朝屯兵的地方一般称作“寨”,所以过去也应该是军营驻扎的地方。此处东北面有淀子沟环绕,南面有涧滆沟环绕,背靠大山,居高临下,稍有烽烟,便可一览无余。在古代一定是安营扎寨的首选之处。所以说,南华镇在古代应该是一个军事重镇。
古代车马汇聚之处,必是繁华之地。在子干乡蔡家岗村“板寺桥”北一里处,曾是热闹繁华的古南华镇(现东、西南贾村)。当时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商贩和官吏,常在南华镇歇脚住店。甚至有些人在此买房置地定居下来,传到今日南贾村的姓氏还有五十多个。
在《原平史鉴》第242页:唐朝《处士王君墓志并序》中,记载了唐朝人王务,因先祖镇守代郡(雁门关),而子孙随部队迁于唐林县石鼓山南龙花里(荣华村)。说明部分雁门关将士的家眷,也定居于南华镇一带。
西南贾村“张千户”家族,是元朝的开国元老,曾帮助元朝灭掉金国,后在朝廷的安排下,驻扎于南华镇,守护蔡家岗峡口的“定襄道”。同时张氏家族在天涯山下屯地开犁,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张家庄。
东南贾村王氏家族也为元臣,在元朝末年由太原迁到南华镇东端居住。
当时江南人皇甫德元帅也迁居于南华镇,后来随着子孙繁衍,居住处成了皇甫巷。
……
善护山
过去南华镇最北端在今天西南贾村的“林管组”一带,与东南贾村北基本在一条线上。在清代曾有“五碑楼”建于此处。
南华镇最东端,是“东庄”,也就是今天东南贾村的王家崖。现善护山下龙王庙遗址处,有“南贾村东庄”的碑,碑的一面记载大清嘉庆十年的善款捐助者,其中绝大部分为东南贾村的王姓家族人员。
南华镇西端,在西南贾村西的社交桥处,在解放初期,那里还有西南贾村赵氏家族的三亩住宅地,说明当时那里也是居民区。
红门山
南华镇最南端,据老人们讲,是在红门山脚下,也就是今天西南贾村的“四堰地”。当时那里也住着少量人家。从“四堰地”居住区最后撤离的是西南贾村的一位“接生婆”。
北宋末年(1127年),元朝军队占领了原平一带,许多原住居民非逃即亡,明朝洪武年以后,才不断有移民陆陆续续迁来,古南华镇也不例外。
清朝的时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横穿子干乡南北的“定襄道”又是车水马龙,南华镇依旧商贾云集,但此时的南华镇,已经失去了“镇守北方”的军事作用,军队不再驻扎,因此南华镇改叫了“南贾村”。
西南贾文殊寺
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原平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南贾村房屋尽毁,人多压死,村中文殊寺一带地表开裂,从此一个村庄分成东、西南贾两村。
后来随着滹沱河水量的逐年递减,滹沱河对定襄人的出行,已无天险之绝。特别是现在,在高科技的作用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日新月异。过去的许多咽喉要道,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过去那些花轿、马车、牛牛车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当然那条曾牵制定襄的“定襄道”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天涯山风景区
时代在变,道路在变。子干乡正凭借独特的自然与历史的蕴藏,破茧成蝶,变成了旅游胜地,每年接待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各类游客。特别是原平城区的中心大街已经修建直达子干乡天涯山脚下,与子干乡连成一体。
子干乡已经变成了原平市的后花园。
这里北有国家4A级天涯山景区,西有滨河公园,东有千亩梨园,南有南华镇的古宅古院。
这里的天涯山上有“十八盆,白龙渠”的美景;红门山上有“赵氏孤儿的藏哥藏姑洞”;善护山傍有“狐上香,猴点灯,桶粗的芦芽坐朝堂”的神话传说。
十八盆
这里是“忻口战役”的东翼战线、这里有抗日义勇军诞生的街道、这里有刘子干烈士纪念馆、这里还有着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
在子干乡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民风淳朴,村民勤劳,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古往今来,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励志青年,谱写了一首又一首英雄的赞歌!
出发!到子干去!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