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已经消失多年的呐喊声

民生   文化   2024-11-20 19:51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王凯华



“一队的社员们——担上箩头——到长岭上分西瓜啰——啊!


高亢嘹亮的呐喊声,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久久地回荡着。这种呐喊、吆喝声是我们孩子们最喜欢听到的,它意味着我们又能吃上好吃的了。随后就相伴几个小孩,跟随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从来都没有嫌弃过路长,从来没有害怕过难走,只为到地里捡拾那少的可怜,而且是半生不熟的拉蔓子瓜,不管生熟,均可果腹


“耕地靠牛,点灯靠油,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这几句顺口溜,在我们古老的四十里沟,至今流传了几代,已无从考证。通讯靠吼,从何时起源更是无人知晓。

只记得,从我儿时起,就在我们刘家庄村有一个地名叫长沟的坡头起,有一棵老槐树。老槐树有多老不知道,我父亲说他小时候老槐树就是这样,反正一直以来根深叶茂的,树杈上挂着一口大铁钟。在树的周围是一个小平台,小平台正对着我们的村庄,站在平台上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的房舍、院落、树木、街道等尽收眼底。



距离这棵树不远处,居住着一个名叫张有明的人,他负责着我们村的信息传达工作。如果是上工等重大事情,他就会把那口大钟敲响,让村子里、村子周边、村子外围十多里都能听到。如果有其它通知类的消息,他就站在小平台上,双手拢成喇叭状,放声呐喊。他尽量让吆喝声响亮、悠扬而清楚,那声波四处振荡,余音不绝,一下子就把所需要宣传的消息,散布到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好像后来他还借助过纸质喇叭筒、铁制喇叭筒,大约有一尺来长,有小嘴,有大口,有手柄,扩散声音的效果有了一定改善,比先前的呐喊省了点力气。

这种呐喊声一直伴随着我走向成年,因而我还给他起了个不俗的名字叫“老式播音员”。

说起播音员,年轻人们都是从电视屏幕和广播电台等新闻传输工具上认识的。在电视屏幕里的播音员,男的英俊、端庄,女的美丽、大方。而我们山村的老式播音员则是,不管丑俊,是何职业,只要是声音洪亮,还会择词断句,并且居住在村中的某一制高点上,呐喊时方可声闻四达,众人皆知。

那时候,在我们的乡村里,不缺的就是这种呐喊声,那至少是我们三代人熟悉的声音。

喊着,喊着,给我们农村喊来了电,栽上了电杆,拴上了高音喇叭。

当时我自认为高音喇叭可以取代这老式的播音员了,可是高音喇叭播放的往往是重要事,并且播放权掌握在大队干部手中。诸如谁家丢了一头猪,或是谁家少了一只羊,谁谁捡下一串钥匙之类的鸡毛蒜皮小事,还得由老式播音员呐喊,方便快捷。

巧的是我村老槐树上的那口大钟,功能全失,自认为完成了历史使命,不知在哪一天,压断树枝滚落坡底。

喊着,喊着,农村实行了责任制,也把我们社员喊成了村民。从社员到村民,仅仅是换了个称呼,当时还小有不适应。

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我们已经熟悉了的老式播音员的声音,没有被高音喇叭所取代,反而是由于电话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被逐渐淹没了。

我们喜欢的、熟悉的,而且是听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老式播音员的声音,就这样消失了。想一想是多么的留恋。


江湖游侠  摄影

End




作者

简介

王凯华,六零后,苏龙口镇刘家庄村人。喜爱搜集、整理民间小故事。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