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唐晋
1983年的一天,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原平市东社镇南河底村村西地里,村民发现了一座造型精美却又十分奇特的陶棺。这件陶棺由棺盖、棺身和棺座组合而成,黄绿相间的色泽使得整体温润莹洁,如果不是在其中存放着骨灰,很难将它与人间葬具联系到一起。
从整体外形来看,前宽后窄的卷棚式长方形棺盖呈近四十度斜角的置放方式,表现出一种飞升的态势。乳钉纹的棺盖边缘之上阴刻有浮云线饰,拱起的盖顶上排列着五个微型宝瓶塔状饰物,增加了盖体的空间感。棺身正面塑有坡式屋顶,其下半启一对乳钉纹门,左施黄釉,右施绿釉;十字梅花形门转,方形门墩。门两侧为直棂窗。棺身左侧浮雕青龙,流釉极美;右侧浮雕白虎,后方下部为玄武,正面脊兽作朱雀首形,四神汇聚。
▲三彩四神陶棺 辽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棺座上下两层,尺寸向上收缩,合体高度与斜举的棺盖长度形成完美比例。上层左右两侧各剔底浮雕三个龙虎团纹;正面则浮雕虎头,虎头左右上角雕螭龙首;后部浮雕两个朱雀。下层左右仿效宋式须弥座,各剔雕三个壸门纹饰,并且开有透气孔洞。
专家依据陶棺制作和埋葬方式判断,这件重达43公斤的陶棺应为辽代遗物,命名为“辽三彩四神陶棺”,文物级别一级。
▲三彩四神陶棺 辽
山西省文物局供图
这种骨灰葬具源自唐时武则天对舍利瘗埋容器采用棺椁形式的革新。然而,本来具有浓重佛教意味的葬具,在这件陶棺上,更多地体现出道教的影响,这与辽代中期道教文化的兴盛密切相关。辽始建之初,对儒释道三教采取提倡推行的态度,在各地诏建文庙寺观。辽圣宗、辽兴宗两朝,依靠“澶渊之盟”的岁贡红利,皇亲贵族得以安稳享乐,对长生的追求成为生活要义,道教正好能够满足这种幻想需求。辽圣宗的弟弟耶律隆裕原本年轻时就崇道,担任东京留守后,广建宫观、道院,普兴法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社会对道教的信仰越来越广泛,也愈加强烈。
1949年以来,大量辽代贵族墓葬在北方地区被发现,其中四神图案的应用颇为广泛,特别是在石棺四壁上较常见到。四神,源自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星宿。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情况,选取周天二十八个星座作为观测标志,平均分为东七宿,以青龙象形;南七宿,以朱雀象形;西七宿,以白虎象形;北七宿,以玄武象形。古籍所称“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也,又称四神。四神图案进入人类的墓穴,最早是青龙、白虎,约有八千年历史。战国时的曾侯乙墓中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图”,围绕在指代北斗的“斗”字周围。汉代之后,四神形象开始同时见于器物,往往与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人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仙界的隐喻部分,为逝者灵魂提供辟邪、守护等精神方面的帮助,吻合了当时乃至后来人众趋从的升仙理想需求。
▲二十八星宿图衣箱 战国早期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源:湖北省博物馆公众号
四神被刻在石棺上,始于魏晋,主要在中原地区施行。隋唐以后,这种做法渐渐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包括边疆。根据相关考古资料,辽代时四神图像在石棺上的流行,主要在辽圣宗和辽兴宗两朝,即公元982年至公元1055年,七十余年的跨度。此后,便鲜有发现。
这件三彩四神陶棺的主人无从得知,选择采用陶棺而不是石棺的原因也不得而知,然而四神图案照例不能缺少。从历史上看,辽建立三十几年后,特别是从辽太宗开始,受汉民族文化影响,厚葬之风盛行一时。自辽圣宗统和初年(983年)起,四神石棺葬具备受契丹贵族青睐。就目前发现的纪年辽墓,使用者的身份贵为长公主、节度使、刺史,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方诸侯,身份颇为显赫。由此分析,四神石棺葬很有可能是等级之物,普通官吏乃至百姓无法企及。
▲浮雕四神石棺 辽
法库县五台子乡孤家子村出土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源:沈阳考古公众号
以陶代石,或许有陶棺主人的无奈吧。然而,虽然材质不同,但由于制作上的装饰靡费,加上釉彩的肥厚温润,以及优美灵动的四神造型,与石棺相比,另有一种超凡的意味。
所谓辽三彩,指的是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烧成温度在摄氏700度到900度之间。辽三彩的源头是唐三彩,不过与色彩丰富的唐三彩不同,它的釉色比较单一,主要是黄、绿、白三色,其原因与境内釉料种类、产量、技术几方面有关。和唐三彩一样,辽三彩的烧制次序也是素胎烧制、施釉、装饰挂粉、二次入窑。依据对出土物的观察,它的胎质相对粗硬,胎色淡红或淡黄,釉水较厚,光度较亮,纹饰多见印花、雕花、印雕合用等技法。其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具,包括壶、盘、盒、碟、碗、瓶、盆、熏炉、床、枕等;文房用品,如砚台、笔洗;小件器物,如扑满和埙;建筑构件;其他器物,如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地的有名的易县八佛洼辽三彩罗汉塑像。
▲辽三彩罗汉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源:《美成在久》第28期
《客从何处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三彩罗汉像新识》
来自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工匠被辽太祖搜罗到辽境,在吞并幽云十六州后,辽人收管、新建了多处瓷窑,如辽上京窑、南山窑、白音戈勒窑、阿鲁科尔沁旗水泉沟窑、赤峰缸瓦窑、辽阳江官屯窑、北京龙泉务窑、大同市西郊青瓷窑,其中南山窑、缸瓦窑、江官屯窑和龙泉务窑均烧制三彩器。从今天有三彩器出土的辽墓分布情况不难看出,内蒙古、辽宁、河北和北京居多,基本上同窑址的分布趋同。
考古界此前认为,山西不仅辽墓少,而且墓里没有三彩器出土,原平发现的这件三彩四神陶棺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宋辽边境地带的原平,出现了辽三彩器物墓葬,应该是非同寻常的一件事,可进一步探究之处确实不少。
(选自《文博山西》)
作者简介:
唐晋,1966年8月出生,山西太原人,作家、诗人、画家。著有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宋词的覆灭》《玄奘》《鲛人》《鲛典》《唐朝》;中篇小说集《天文学者的爱情》《王昭君》;短篇小说集《聊斋时代》《景耀》;诗集《隔绝与持续》《月壤》《金樽》《侏儒纪》;散文集《飞鸟时代》;文化专著《红门巨宅——王家大院》《二十四院的风度》《太山寺考》等。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习油画,师从宋永平。曾参加“乡村计划·1993”艺术活动。近年来分别在太原、长治举办“诗性的奔突”个人油画展,2018年参加“灵性的回归”首届中国当代诗人绘画巡回展。
——@——@——@——@——@——@——@——
相关链接:原平当年正是与辽国对峙的宋朝边界
北宋与辽的边界,可以太行山为中心分为东西两段。太行山以东,宋属河北路,辽属南京道,以白沟(今海河及其支流拒马河的故道)为界,所以白沟又称界河。由于在广阔的平原上有大河作为明显的自然边界,所以相对来说,宋辽两国在这段边界上发生的纠纷比较少。太行山以西,宋属河东路,辽属西京道,完全是陆界。山岭绵亘,地形复杂。有的地段因为缺乏明显的自然标志,就留出数里以至数十里的空地,称为“禁地”、“草地”或“两不耕地”。禁止双方人民私行进入耕垦、樵采或放牧,以免引起边界纠纷。还在边界地区开壕沟、修边堡、树界石,用人工来弥补自然的不足。
虽然有这些界壕和界石,但既然宋辽双方都力图把两不耕地据为己有,所以宋辽关于河东地区的边界纠纷,就不断发生。除宋仁宗庆历年间辽遣刘六符提出瓦桥关南十县和太原地区的领土要求,是一次较大事件外,还有仁宗康定年间苏直、聂再友侵耕代州黄嵬山,庆历年间侵据宁化军冷泉谷、争掘岢岚军界壕,黄佑至和年间争天池庙,英宗治平年间争河东牧羊峰、梅回寨、瓶形寨等等。所以,熙宁年间的宋辽河东边界交涉,正是在这些边界纠纷的基础上发生的。辽以清划疆界为借口而向宋朝提出的领土要求,仍然是双方多年争执的黄嵬山、天池庙、瓦窑坞等地。接待宋朝大臣的辽朝官员曾有“只为河东地界,理会来三十年也,至今为定叠”的话,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这次宋辽河东边界交涉正式开始于熙宁七年二月辽遣萧禧使宋。辽指责宋朝边将“不顾睦邻之大体”,在“全属”辽方的“蔚、朔、应三州”边疆地区,“或营修戌垒,或止存居民”。要求宋朝“差官员同共检视,早令毁撤”,“却于久来元定界址再安置”。此外,萧禧还口头提出北宋在“雄州展托关城,白沟驿馆增修箭亩”等事认为有违两朝“誓书”。
辽朝闭口不谈己方越界侵边的大量事实,而单纯指责宋朝,当然是不公正的。但一般说来,清划疆界,安设铺舍的要求,却不能说是无理的。因为这种要求只对侵略一方不利。既然宋朝认为故意侵边生事的是辽方,则允许派官清查、按约划分边界,正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与宋并无不利之处。所以宋神宗在接见萧禧时,一反此前恐慌之态,除对辽方的指责做了必要的解释、批驳外,当场表示将“派职官与北朝职官就地头检视定夺”。
辽使萧禧北回之后,宋朝一面令刘忱知忻州,一面遣萧士元、吕大忠同辽商量分划地界。
夏四月,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与辽枢密副使萧素等议疆界于代州境上。
这之前,曾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就在朝廷决定刘忱、吕大忠与辽朝特使实地踏勘进行谈判时,吕大忠得到父丧的消息,便请回乡守制,神宗不准,夺情起复知代州。刘忱在启程离开时,觐见神宗,其郑重表态:“臣受命以来,在枢府考核文据,未见本朝有尺寸侵辽地,臣既辱使指,当以死拒之。”刘忱离开京都后,又接到神宗亲书手敕,其曰:“辽理屈则忿,卿故如所欲与之。”刘忱对皇帝的这种“指示”很觉无语,明确表示此诏绝不能遵奉。
因而,在与辽朝萧素的谈判中,刘忱和吕大忠都表示得很强硬。几个回合下来,均以理折之。萧素见状,只好退让说话,欲指蔚、应、朔三州分水岭土垅为界。刘忱与辽方实地踏勘后,看到此处并无土垅,而凡是山脉无论大小皆有分水岭,此说过分笼统,不可从。于是,谈判相持久之不决。
九月,辽又让萧禧前来谈判,欲以黄嵬山为界。神宗召大臣议事,遣中使赐韩琦、富弼、文彦博、曾公亮等诏曰:“通好北敌,凡八十年,近岁以来,生事弥盛,代北之地,素无定封,故造衅端,妄来理辩,比敕官吏,同加案行,虽图籍甚明,而诡辩不服,今横使复至,意在必得,敌情无厌,事恐未已,万一不测,何以待之,古之大政,必咨故老,卿其具奏。”这四位老臣遂奏请废除新法,行富国强民之道。然后,神宗召刘忱、吕大忠与执政共同商议,意思是同意辽朝的划界方案。吕大忠当即反对:“彼遣一使来,即与地五百里,若使魏王英弼来,尽索关南地,亦与之乎?”神宗默然。在这场讨论中,刘忱与吕大忠坚决反对,几位执政知不可夺,便罢刘忱还三司,吕大忠终制。
面对这种状况,神宗命韩缜与萧禧谈判。双方争辩至夜半,萧禧执分水岭之说不变,留馆不肯,说辞是:“必得请而后反。”神宗不得已,遣知制诰沈括出使。沈括前往枢密院阅览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分界,今所争之黄嵬山,相远三百余里。沈括上表论之,神宗大喜,对沈括说:“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随后,命以画图让萧禧看,萧禧理屈无语。神宗赐沈括白金千两予以表彰,命其就此边界事至辽国谈判。辽枢密副使杨遵勖和沈括进行谈判,沈括以地讼之籍数十,让随同吏士朗读。杨遵勖如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过几天再谈判,仍然如此作答。杨遵勖没办法,开始耍赖皮:“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沈括对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谈判一共进行了六次,杨遵勖见沈括之志不可夺,遂舍黄嵬山而改以天池请。沈括就此返回京师,沿途考察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淳庞,人情之向背,以图献于神宗。神宗嘉其忠,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