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在曹三泉,有一个村民用小平车拉着老伴兜风

民生   文化   2024-11-17 19:54   山西  

欢迎投稿

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邮箱:505569954@qq.com

微信:zhtixj    抖音:YPGS999




作者:马志雄



这两天暑热难耐,从清晨买来的《京华时报》上得知,昨天北京的最高温度达到了39.5度,是近58年来同期最热的一天。一推算我才知道,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50)北京竟是那样的炎热!当时一大家人居住在每间7平方米的4间小屋里,没有空调冰箱电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该是多么的难受!


今天学校里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不必去,天热不便外出,我便在家翻阅插队时抄录的古诗文。当读到元稹的《遣悲怀》时,脑子里突然浮现了曹三泉村民曹大虎的形象,一时感慨颇深,着手在电脑上敲打这篇小文。


元稹生于779年,殁于831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曹大虎是山西原平曹三泉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我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该村下乡插队,认识了他。他比我们知青年长几岁,那时在县城当木匠,现退休在村。元稹与曹大虎生活的时代相距一千一百多年,一为官,一为民;一是赫赫有名的大文豪,一是默默无闻的小木匠。两人如此悬殊,为何将他们相提并论?我有这个念头之初,自己也吓了一跳,可是在某一点,两人如此相似,不由得我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


元稹在诗歌创作方面与白居易齐名,史书中对元诗的评价有这样一句: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在插队时,我便抄录并背诵过他的代表作《遣悲怀(三首)》,深感该诗正如这句评语所说的,每次诵读都促人垂泪令人心碎: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据史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太子少保韦夏卿小女儿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考,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这三首悲怀诗。

每当读到这三首诗,我的眼前便会显现元稹夫妻窘迫拮据的生活景象,同时内心感受到他们在贫困中恩爱体恤的亲情。距离插队的岁月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还经常翻阅当年抄录的古诗词,每当看到元稹的《遣悲怀》,依旧心绪难宁。

2006和2007连续两年的暑假我和我爱人回到了曾经劳动生活六年的曹三泉村,每次逗留了十来天。其间,访故悼遗,抚今追昔,所见所闻,换了人间,为此写下数万字的诗文,不枉两次之行。但是总遗憾有一个村民没有在我的诗文中出现,我一直想写他,可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视角和更多的素材,便放置下来,且一放就是两年。两年来,这个人不时在我脑中映现,他,便是曹大虎。

知青们对曹大虎的熟悉程度远远没有对他弟弟曹二虎更熟悉,原因是在我们插队期间曹大虎在城里的工厂当木匠,不在生产队干活儿。但由于老婆孩子是农户,家安在村里,他便每天骑车上下班,我们也就能经常见到他了。大虎总是捧着一个大海碗,蹲在村里家门口的路边,边吃边跟路过的社员们聊天。人憨厚之极,是典型的贫下中农形象,逢人便笑,一笑满脸褶子,像生长多年的老树树皮。由于不在一起劳动,我们知青与他没有过交往,“老树皮”便是他留给我记忆中的仅有的印象。

这两次回村访旧,无论上午还是下午,我经常在村里的土路上遇到一个模样六七十岁的村民拉着一辆小平车在村道上行走,车上铺着被褥,坐着一位同样年龄的老年妇女,两个人边走边不时地说话。刚开始我没在意,估计是老农带着病中的妻子到乡镇卫生院去看病。后来觉得不对,每天都能看见他们,而且不止一次,清晨和傍晚的村路上都有他们的身影。我高度近视,眼神不好,那天特意走上前去看个究竟。那位老农的面孔似乎很熟悉,但一下子想不起是谁。我冲他笑了笑,他还我以微笑后马上走开了。我站在原地,想着想着,突然那老树皮一样的满脸褶子提醒了我,啊,是曹大虎!我抬起头来,大虎的背影在暮色中已经渐行渐远。

回到我所居住的曹掌宝家,跟他聊起此事,掌宝说大虎的老婆得了重病,不能活动了,但又嫌在家里闷得慌,大虎便每天数次拉着她在村里各处转悠,坚持很久了。掌宝说的挺轻松,但是我听着感觉心里沉甸甸的,不是伤心,而是感动。我见过城市里一对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相互挽扶着在街心公园里散步,也见过一位老者用轮椅推着另一位老者在平坦的马路上行走,那情那景很是令人感动。而今,更令人感动的是,在穷乡僻壤、在起伏不平的黄土村路上,一个老村民用小平车拉着生病的老婆在晨风中、在晚霞下不停地行走着,温颜笑语,日复一日!

由于在插队时跟大虎没有过交往,甚至从来没有说过话,所以在村里逗留的十来天虽然多次遇到大虎夫妇,我也不好意思上前打扰。看来大虎也是腼腆之人,或许觉得自己满脸的胡茬难看,或许觉得车上的被褥不雅,每次见到我时,他都一笑之后快速走开,直到我离开曹三泉我们也没有交谈过。

古往今来,讴歌恋人爱情的诗文无数,然而描写夫妻亲情的诗文寥寥。今天当我读到元稹的《遣悲怀》时,不由得想起曹大虎。一个是古代的文学家,一个是现代的老农民,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是在我的心中他们都是颂扬夫妻亲情的伟大作者。表面上看,元稹用的是毛笔而曹大虎用的是小平车,实际上他们用的是同样火热的心和同样真挚的情,写出了同样足以流芳千古的伟大作品。

End




作者

简介

马志雄,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1968年至1991年在山西原平工作生活了23年,其间,在曹三泉村务农6年,在原平农机具厂务工6年,在原平一中和范亭中学任教11年。




原平故事
阐发原平语音、凝聚家乡人气、讲述原平故事、弘扬地域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