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云南站启动会成功举行!

文摘   2024-11-18 21:02   湖南  

2024年10月26日,“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云南站于昆明顺利召开!会议围绕临床热点、指南解读等展开交流和碰撞,拓宽视野,启迪思维,为推动我国泌尿肿瘤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大会启幕,共绘新篇


大会伊始,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海峰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孝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姚欣教授发表大会致辞。

王海峰教授作开场致辞:首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表示对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盛会汇聚了国内泌尿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临床一线的工作者,共同探讨泌尿肿瘤防治的前沿进展和未来方向。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致力于推动我国抗癌事业的发展,在泌尿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姚欣教授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今天的会议上,很荣幸能听到来自全国泌尿肿瘤顶尖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为我们呈现泌尿肿瘤诊疗的新理念、新技术。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学术盛会的精彩呈现,也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王海峰教授


刘孝东教授致辞表示:近年来,泌尿外科肿瘤的进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尿路上皮癌。云南地处祖国边陲,与外界的交流相对少一些,泌尿肿瘤的诊疗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非常荣幸地迎来了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能在昆明开展。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针对泌尿肿瘤的最新进展能有很好的了解。NCCN指南虽然内容丰富,但其中推荐的许多药物在国内尚未引进或未纳入医保,对临床指导的意义还是有待于提高。相比之下,CACA指南由国内专家编写,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大。希望姚欣教授和CACA宣讲团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云南,促进交流和学习。





刘孝东教授


姚欣教授发表致辞:非常开心、非常荣幸到云南来。在习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2030的指导思想以后,现在国家也在倡导医疗资源的下沉,樊代明理事长在2022年提出了这一构想,我们一直在设计如何将优秀的医学资源技术下沉到各地。中国地域辽阔,泌尿肿瘤发病率上升迅速,治疗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技术,如云南在某些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家需要一个平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是项目的核心思想。


我们选择了两个病种作为试点,其中之一就是泌尿肿瘤,由我负责推进。从今年春天开始,我们已经举办了十几场活动,也得到了理事长和理事会的高度认可。这些工作离不开所有同道的支持,包括在座的许多同事也是项目的积极推动者,也很感谢王海峰教授和刘孝东教授的支持。希望大家大家精诚合作,把这个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做大做强,提高中国泌尿肿瘤的诊疗水平。





姚欣教授



UC

本环节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孝东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刘孝东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海峰教授的讲题是“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结合手术视频与临床经验作精彩分享。

王海峰教授讲道,非常感谢姚欣主委给我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在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探索。昆医附二院泌尿外科现有五个病区,330张床位,年手术量约13,000台,其中膀胱癌手术约1,100余台,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近几年从每年300多台减少到200多台。近年来,随着泌尿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我们中心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针对年轻患者的需求,保留其性功能和生育功能。


膀胱癌是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7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25%。传统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创伤大,术后生活质量低,尤其是对年轻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影响较大。关于改良膀胱癌根治术,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关键在于保护阴部神经、盆腔神经丛等重要结构。阴部神经主要供应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盆腔神经丛则支配盆腔脏器和性功能;保留这些神经和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腔镜选择方面,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机器人辅助组比传统腹腔镜组的术后性功能恢复的比例高。在手术时间、术后勃起功能恢复方面,3D腹腔镜保留性神经根治性膀胱切除要优于传统2D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勃起功能。


以一例33岁男性患者为例,术前MR显示T3期,经过GC化疗后降为T1期。患者年轻,性功能良好,有强烈的生育意愿,我们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最终决定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手术用2D腹腔镜进行。


手术过程中保留了输精管、前列腺包膜和射精管,确保神经和血管的完整性。手术步骤包括淋巴结清扫、输尿管显露、保留输精管和前列腺包膜、分离膀胱和前列腺,最后进行尿流改道,确保尿控功能。术后6年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无肿瘤复发,已生育一子。这一病例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在严格筛选患者和密切随访的基础上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该术式的患者除严格筛选外还需密切随访检测肿瘤情况。我们希望未来能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改良术式的优劣。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在姚主委的带领下,我们能总结出更多国内经验。





王海峰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朋教授分享的课题是“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探索——华西HOPE系列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及感悟进行专业讲解。

张朋教授说道,作为外科医生,手术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但在药物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我们中心进行了一些保膀胱的综合治疗的探索,开展了系列的HOPE研究。


目前,指南已经发生变化,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除了新辅助治疗后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外,合适的患者可以选择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保膀胱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切除相比,远期疗效如何?


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达到理想的保留膀胱的效果,保留膀胱治疗传统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的三联治疗(TMT),多联综合治疗(MMT)治疗目标是既保留膀胱、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降低肿瘤控制效果。


在2022年,《中国膀胱癌保膀胱治疗多学科诊治协作共识》将多联保膀胱综合治疗作为推荐方案。各大国际指南,如EAU、NCCN、CSCO,对于MIBC和BCG治疗无效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也推荐了保膀胱的综合治疗方案。不管是从患者还是医生,其实保膀胱治疗是有很大需求的,指南现在也有推荐。


1990年至2017年的数据显示,纳入30,293名T2至T4的膀胱癌患者,接受综合治疗(TMT)和根治性切除(RC)的患者,10年的总生存率(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相当,没有统计学差异。


2022年ASCO GU的一篇回顾性荟萃分析,纳入了703名T2至T4a N0 M0的患者,结果显示5年的无转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5年的CSS和OS在TMT组有统计学优势。在无RCT试验的情况下,这项大型多中心当代匹配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支持TMT治疗最好的证据;TMT长期疗效不劣于RC,再次证实TMT可以作为RC的一种有效的替代和补充。


2009年ASCO发表的研究表明,综合保膀胱治疗的远期药物毒性总体可控。随着药物的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免疫治疗、ADC药物等。如何合理组合这些治疗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


我们团队从HOPE 01已经开展到06,探索保膀胱的综合治疗方案,最近正在计划一个三期的全国多中心的HOPE 07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HOPE系列研究,为保膀胱治疗提供更多证据,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保膀胱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以泌尿外科医生为主导,联合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专家。如何合理安排免疫、ADC、化疗和放疗的顺序,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未来方向包括通过生物标志物的探索,选择更适合的患者进行保膀胱治疗,提高治疗的精准度。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张朋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振庭教授讲述的课题是“CACA UC指南解读”,围绕指南解读展开探讨。

张振庭教授汇报的是CACA尿路上皮癌(UC)手术治疗的指南导读。泌尿外科的魅力不仅在于切除,更在于功能保留和重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保留功能方面有了更多选择,如保留性功能、生育功能等。实际上临床操作中仍需依赖诊治指南,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NMIBC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激光电切术和电切术。术后通常需要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等。BCG灌注仍是首选,但因药物供应问题,部分中心可能难以实现。电切术需规范操作,切除肿瘤边缘及下方的膀胱壁组织,并进行随机活检或荧光引导下的活检。


MIBC是尿路上皮癌患者控制进展的关键阶段,进展到远期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5%。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是基础治疗手段,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区域或远处转移。新辅助化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SWOG 8710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CACA指南推荐T2-T4a N0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常用方案包括MVAC和DDMVAC。对于不耐受顺铂的患者,不推荐新辅助化疗,可考虑新辅助免疫治疗。


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TMT)越来越受到重视。CACA指南推荐,对于希望保留膀胱且符合条件的MIBC患者,可进行TMT治疗。严格筛选患者,如肿瘤体积小、孤立、淋巴结阴性等,同时进行长期随访。联合免疫治疗的保留膀胱模式正在探索中。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保肾手术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CACA指南推荐,保留肾脏是低风险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局限在输尿管远端高风险患者可选的治疗(输尿管远端切除术);可为孤立肾和/或肾功能受损者提供保留肾脏治疗,必须与患者协商。高风险非转移性UTUC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对非器官限制的UTUC行开放性RNU,膀胱袖口状切除术要求完整切除。对肌肉浸润性UTUC实施规范的淋巴结清除术。对可切除局部晚期肿瘤,提供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作为姑息性治疗。


CACA UC指南为尿路上皮癌的手术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指导。通过规范化的手术操作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们期待新版指南的发布,带来更多更新和更详细的内容。





张振庭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付什教授讲述的是“扬帆领航,重塑中国泌尿肿瘤新格局”,围绕国内针对免疫治疗方面的一些研究展开分享。

付什教授谈及,中国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基数持续增加、社会负担沉重,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发病率分别为第9、11和16位。从90年代至今,泌尿肿瘤的药物治疗经历了从传统化疗(如MVAC、GC方案)到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再到ADC治疗的转变,这些变化对临床诊疗产生了深远影响,针对中国人群的免疫治疗探索为中国泌尿系统肿瘤带来积极的变化。


在UC领域,从PD-L1阳性人群获益扩展到全人群的成功探索,从局限于晚期逐步扩展到早期治疗,从仅进行单药探索到联合制胜以特瑞普利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实现了中国UC患者全人群获益,使UC患者获得高生活质量的长生存,同时肿瘤降期和保膀胱的实现成为可能。


在肾癌领域,治疗也从单一的TKI抑制剂逐渐转向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更多新型药物不断涌现。尽管免疫治疗初期备受期待,但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联合治疗(如免疫治疗与TKI抑制剂、ADC和化疗的联合)在疗效上优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通过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更好地抑制肿瘤生长并激活抗肿瘤免疫,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国产PD-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和肾癌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尿路上皮癌中,特瑞普利单抗的适应症已从PD-L1阳性扩展到全人群,涵盖晚期UC到早期新辅助治疗。其二期临床试验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在PDL1阳性人群中的ORR为41.7%,中位OS为35.6个月;在PDL1阴性人群中也有17%的患者获益。特瑞普利单抗的后线治疗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化疗失败或不耐受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NOTORCH研究证实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在中国人群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获批国内独家肾癌领域免疫疗法,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靶向获益翻倍,增效不增毒,获CSCO和ESMO肾癌指南推荐,肾癌国人免疫治疗首选。两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靶向新辅助治疗I期研究均证实降级静脉癌栓,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围术期风险,推动肾癌治疗策略优化。


这些研究不仅提升了国内泌尿肿瘤的治疗水平,也为国际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国产药物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并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力的文章,我相信以后针对中国的免疫治疗药物会获得更多的国际上的认可。相信未来以特瑞普利单抗为首的国产PD-1深耕中国泌尿肿瘤领域,积极推动临床研究为中国患者用药提供切实的证据。





付什教授



大咖论道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冯也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嘏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海皓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栾婷教授、包头市肿瘤医院赵星星教授担任讨论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

随着新药研发和联合治疗的推进,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外科手术加术后辅助治疗转变为多学科团队(MDT)的综合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疗和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和肾癌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特别是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高效且低毒的全程化管理。


随着新药和联合治疗的发展,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模式正从单纯手术向多学科综合治疗转变,强调功能保留而非仅保器官。外科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手术技能,还需掌握药物治疗和综合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在泌尿系统肿瘤治疗中,从器官切除到器官保留乃至结构保留,旨在最大限度做到功能保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免疫药物和ADC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保留功能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面对治疗中的各种挑战,需要多学科团队共同努力,制定规范化和高质量的综合治疗体系,为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实现最大生存获益。



PC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敏丰教授担任本环节的主持嘉宾。

陈敏丰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亮教授分享的课题是:“mHSPC患者长期管理中新型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同与不同”,就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展开专业讲解。

王亮教授表示,随着治疗方案的发展,患者的预后持续改善,长期管理在前列腺癌诊疗中日趋重要。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但随着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出现,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2003年至2015年,我国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从53.8%上升到66.4%。


前列腺癌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从局限性病变到转移和耐药,病程长达十余年,因此长期管理至关重要。mHSPC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16%左右,而一旦进展到mCRPC(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死亡率将增加到56%。因此,延缓mHSPC进展到mCRPC是提高生存的关键。


2024 ASCO-GU发布的数据显示,接受阿帕他胺治疗的mHSPC患者中位OS可达71.5个月,比对照组延长了32个月。在长期管理过程中,PSA是医患共同关注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阿帕他胺在控制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方面表现突出,亚洲患者PSA降至0.2 ng/mL的比例达到73.9%,且达标时间仅为1.9个月。


真实世界研究也验证了阿帕他胺的疗效,PSA小于0.2 ng/mL的患者比例在3个月时达到61%,12个月时达到78%。阿帕他胺长期疗效获益显著,可实现“PSA深度速降”,并“持久”维持在低水平,是mHSPC长期治疗的优选方案。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阿帕他胺均可获益,且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治疗中,阿帕他胺的疗效持续改善,不良反应管理也非常重要。阿帕他胺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跌倒和骨折,但通过4A策略(告知、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有效管理。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及性以及疗效与毒性的平衡。前列腺癌长期管理时应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依从性。mHSPC治疗策略的制定应综合考虑PSA缓解,OS获益,药物安全性特征,并根据患者特征进行选择,新型内分泌药物说明书中均报告了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因不良事件的停药率/死亡率,并提示了安全性管理措施。





王亮教授



大咖论道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旭教授、楚雄州人民医院胡晓东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姜锡男教授、贵航贵阳医院李永光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刘冬教授、靖江市人民医院刘欣教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王尧教授担任本环节的讨论嘉宾。

随着新型抗雄药物的出现、应用和纳入医保,很多前列腺癌患者进入慢病管理阶段,生存期得到延长。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综合考虑疗效、不良反应和医保报销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新型内分泌药物的发展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不过很多新型内分泌药物由于医保限制和药物可及性受限,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在治疗的选择上相对较少一些。


在mHSPC治疗中,不同新型内分泌药物的适用人群需谨慎选择,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监测。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管是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筛查、早期治疗,还是进入mHSPC这个关键的治疗阶段,都要求泌尿外科医生具备长期管理理念。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药物,使患者获得更长久的受益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此外,治疗经济学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系统治疗不良反应热议话题

本环节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海峰教授担任主持嘉宾。

王海峰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韩颖教授分享的是“泌尿肿瘤临床系统治疗不良反应处理”,就这个临床热点话题展开探讨。

韩颖教授讲述的内容是免疫治疗(IO)的不良反应。IO的不良反应与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对肿瘤微环境的攻击,可能导致多系统的不良反应。irAEs发生确切的病理生理多认为是通常为多系统多器官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在靶脱肿瘤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几乎累及所有器官,主要影响皮肤、消化系统、肺、内分泌腺、神经系统、肾、血细胞和肌肉骨骼系统。IO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三个高风险群体:高敏状态、高炎状态和活动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这些患者使用IO时不良反应可能更早、更迅速地发生,因此可以提前规避使用。


确定免疫毒性的风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人史、家族史、肿瘤浸润、条件致病菌、遗传背景联合用药及职业暴露史。irAE的常规处理流程包括:预防、预期、检测、治疗、监测,具体处理措施依照iAE毒性分级管理原则进行。


筛查和保护措施也很重要,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基线检查(如心电图、肌钙蛋白等)和签署宣教文书、知情同意。在处理不良反应时,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医患护三方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总体来说irAES是可逆的;通过预防、及时发现、诊断、收住院、MDT、暂停治疗+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MDT(多学科团队)在不良反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肿瘤科、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的合作。





韩颖教授



大咖论道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洪团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郝海峰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蒋荣江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永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刘建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益君教授担任讨论嘉宾。

在使用免疫治疗时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限于局晚或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并加强监测,每次治疗前后必须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泌尿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在使用过程中需警惕免疫相关并发症,一旦出现免疫相关肺炎或肝炎等并发症,应及时转至相应科室治疗,通过多学科合作,可以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需特别关注,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增加毒性反应和改变反应谱,因此在外科医生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并在必要时及时转诊给内科医生,以确保患者安全。



落幕非终,展望前行


大会最后,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孝东教授作大会总结非常感谢姚欣组委将这次会议带到昆明,今天我们确实收获颇丰。无论是尿路上皮癌还是前列腺癌,近年来的进展都非常显著,关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讲解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在应用免疫治疗时确实需要非常谨慎,前期评估和后期处理尤为重要,泌尿外科医生在不良反应管理上依赖肿瘤内科医生,我们医院的MDT在云南省算是较早且做得较好的,与肿瘤内科有良好的互动,这种模式非常有效。感谢大家来到昆明,希望未来省外专家能多来云南交流,提升我们云南省的肿瘤诊疗水平。





刘孝东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诊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云南站启动会到此圆满结束。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泌尿肿瘤的诊疗水平将得到长足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推动泌尿肿瘤诊疗事业的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编辑:吴梦霞

审核:黄鹏程

泌尿科那点事儿
🏠泌尿外科医生学习联盟官方订阅号,专注泌尿外科与男科医学教育和健康知识科学传播与普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