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D),作为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疾病,正日益成为一个严峻的健康挑战。在我国,这一疾病的影响尤为显著,帕金森病患者数竟占到世界总数的 60%,而且增长速度位居全球之首。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疾病初期出现前驱症状时,他们往往难以察觉。当进入症状期并采用药物治疗后,最初的五年通常被称为 “药物蜜月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下降,即便增加药物剂量,也会伴随诸多副作用的出现。
目前,医学领域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大多还停留在 “对症” 层面。那么,能否实现从病理机制出发的 “对因” 治疗呢?我国首例临床级 iPSC 衍生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据悉,经过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治疗的患者在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相较于细胞治疗前有了极为显著的改善。
现有术式对帕金森病的困境
帕金森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中脑黑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了退行性病变,直至死亡。这一系列变化进而引发了震颤、运动迟缓、肢体僵硬以及步态异常等运动功能的逐步衰退,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据统计,在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为 1.7%。按照当前趋势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达到 500 万。目前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都无法使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也不能解决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和死亡这一根本问题,因此难以改变帕金森病的疾病发展进程。
干细胞疗法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在神经系统可塑性和神经再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干细胞疗法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片 “蓝海”。
干细胞,作为起源细胞,它的来源广泛,包括胚胎、成体组织、围产期组织等。其独特之处在于具备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的特性。如今,通过细胞移植来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治疗手段。
首例受试者的显著改善
2024 年 1 月,历经多轮严格评审,“采用 iPSC 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项目,顺利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这一项目意义非凡,它是我国首个 iPSC 衍生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国家级备案临床研究项目。
研究团队齐心协力,联合开发出了自体 iPSC 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项目的首例受试者是一位饱受帕金森病折磨多年的患者,疾病的侵袭让他几乎丧失了运动能力。为了帮助患者摆脱困境,研究团队采用脑立体定向移植的给药方式,将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精准地输送至患者脑内特定部位 —— 壳核。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进展顺利,整个移植过程在短短 2 小时内就圆满完成。首例受试者在手术及围术期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安全事件,平稳度过观察期后,顺利进入了为期 12 个月的随访期。
首例受试者接受细胞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原本颤抖、僵硬的双侧肢体得到了显著改善,行走时步态不稳的问题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讲话声音更洪亮,表达更加流畅、清晰;洗澡、穿衣、系鞋带以及扫地等日常生活自理活动和简单家务,如今都能较为轻松地完成。
这款产品来源于患者自体,不存在免疫原性,不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更不需要进行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
目前,第 2 例受试者也已接受治疗。经过 6 个月的密切观察,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样有了显著提升。
从实验室迈向临床的跨越
在团队开展这个项目之前,全球范围内仅有 1 例国外患者接受过实验室级别的自体 iPSC 诱导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前期临床研究成果。该项成果于 2020 年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新英格兰杂志》上。
项目的研究结果,对于评估采用人 iPSC 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分析其对个体受试者疗效的影响、成药性以及未来临床应用潜力等方面,都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产业实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的重大跨越。新年伊始,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了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上市。这是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截至目前,全国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共有 171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