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引用自网络
短评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中国台湾半导体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欧美的技术转移,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的努力。
但起初,设厂计划差点黄掉,原因出在台湾自身。
图片引用自网络
李国鼎,2001年去世,享年91岁。
祖籍江西婺源,出生在江苏南京的李国鼎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建筑师”和“科技之父”。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国鼎差点毁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
一个小故事:2001年5月31日,李国鼎病逝在台湾。临终前,他嘱咐家人,将自己的骨灰带回南京。2001年10月28日,李家后人遵照遗愿,将李国鼎骨灰带到南京,落叶归根。
李国鼎毕业于剑桥大学物理系,他对半导体的关注时间不比索尼之父盛田昭夫晚。
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在台湾发展那么前沿的高新技术,当时在美国,已经有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半导体行业。
李国鼎曾试图动员这些人去台湾发展,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谢泼德和张忠谋的到来令时任中国台湾当局“经济部长”的李国鼎欣喜若狂,李热情接待了德州仪器高管团。
然而整个过程令谢泼德很不开心,先是在欢迎晚宴上,台湾接待人员弄混了谢泼德的饮食习惯。
在牛排上浇满了酱汁,这不是谢泼德喜爱的吃法。
更大的麻烦在谈判阶段,李国鼎想的是雁过拔毛,要求德州仪器不仅仅是在台湾建厂,还得转移半岛体的相关技术。
可谢泼德的知识产权意识很强烈,他拒绝了李国鼎的要求。
结果李国鼎居然说出了:“知识产权是帝国主义者用来欺负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东西。”
如此炸裂的话一出口,谢泼德恍惚了好久之后才确定自己所处的地方不是中国大陆。
原本谢泼德打算拂袖而去,为何最后改了想法呢?
一方面是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斡旋,蒋介石父子并不了解何为半导体。
但他们知道,在当时的地缘环境下,与美国建立深入的经济和军事联系,他们的安全就多了一层保障。
另一方面是张忠谋的努力,他用一个理由说服了谢泼德,那就是台湾的人力成本是东亚最廉价的。
就这样,一肚子不爽的谢泼德点头同意在台湾投资。
有了第一步,算是好的开始,可好景不长。
进入20世纪70年代,台湾遭遇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在外交上,1971年,尼克松访华。
同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台湾国民党当局代表团被驱逐,台湾的“外交”形势急剧恶化。
其次在经济上,中东战争导致国际油价暴涨,资源匮乏的台湾高度依赖能源进口。
高涨的油价推升了台湾的物价,搞得原本生产成本很低的台湾一下子丧失了成本优势。
1974年,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是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最低的纪录。
为了改变糟糕的处境,时任台湾“经济部长”的孙运璿认为,唯有摆脱劳力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的工业,才能让台湾经济真正起飞。
于是在1973年,孙运璿将分散在各处的联合工业研究所、联合矿业研究所与金属工业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台湾工研院。
以台湾工研院为中轴,台湾开始了一系列产业科技突破工作。
半导体的转机在1974年,当年的2月7日,在台北市南阳街的小欣欣豆浆店。孙运璿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研究主任潘文渊畅谈了一个小时,定下了台湾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半导体。
孙与潘均认为,台湾不能一味地只做德州仪器等美国公司的组装厂,必须得有自己的核心产业。这就是台湾半导体史上著名的“豆浆店会谈”。
在会谈之后,台湾工研院设立了电子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开始了“独立自主”半导体的摸索工作。
在工研院的牵头下,1977年,台湾落地了第一座本土的半导体工厂。
台湾当局也很积极,在他们的力推下,1980年,台湾第一家半导体企业联华电子(简称联电)成立。
台湾工研院将从RCA学习的产品线技术以低价授权生产的方式毫无保留地给了联电,同时台湾工研院还向联电转移了40多位技术人员。
虽然看起来进展不错,但说句心里话,那一时期的台湾半导体还处于有力没出使的阶段。
为了打破僵局,孙运璿和李国鼎将目光对准了当时德州仪器内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 张忠谋。
两人一直在挖张忠谋,但20世纪70年代的张忠谋在德州仪器混得风生水起。
到70年代末,张忠谋已经是公认的德州仪器下一任CEO的最有力竞争人选之一。
张忠谋婉拒了孙和李的邀请,直到张忠谋自己在德州仪器内遭遇了困境。
第一个困境:张忠谋被放了鸽子,他没能当上CEO。
也许对美国人来说,他们还不能接受一名中国人来当头,虽然张忠谋早就拿到了美国国籍。
第二个困境:张忠谋的观念与德州仪器不在一条路上了。
自1958年进入公司,张忠谋干的就是芯片制造的活。
德州仪器的芯片良品率冠绝美国,张忠谋绝对是头号功臣。
到1976年时,张忠谋有了一个想法。他想成立一家新公司,专门用来生产芯片。
可以给德州仪器生产,也可以给英特尔、AMD生产,总之可以接任何芯片公司的订单。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知德州仪器董事会时,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张忠谋。
因为这一想法太超前了,当时所有的半导体公司都是自己设计芯片,然后自己生产制造。
公司之间为了竞争市场份额,根本不会将如此机密的芯片交给外包公司代为生产,那样泄密的风险太大了。
况且那一时期的芯片良品率也不高,外包出去太不让人放心。
张忠谋据理力争,他认为,芯片不仅仅可以运用在计算机、军工和大型工业领域,也很有可能进入洗衣机、洗碗机等日常消费品领域。
不是所有的相关公司都具备设计和生产芯片的能力,他们就得依赖具备强大实力的第三方。
因此芯片代工绝对是一片蓝海,可张忠谋的观点在德州仪器内部还是遭到了冷遇。
想法没有得到支持,加上80年代初,张忠谋未能如愿当上CEO。
1984年,张忠谋跑到通用器材公司当总裁。
眼看张忠谋职场不如意,孙运璿和李国鼎再度力邀张忠谋回台湾看看。
为了把张忠谋带到台湾,孙运璿甚至许以台湾工研院院长的职位。
李国鼎也给出了承诺,如果张忠谋想要创业,台湾可以帮他出一半的资金。
在孙李二人的运作下,1985年,张忠谋前往台湾,出任台湾工研院院长,兼任联华电子董事长。
图片引用自网络
孙运璿,2006年去世,享年93岁。
身为山东蓬莱人的孙运璿被视为台湾科技产业的主要奠基者,与李国鼎一起,成为中国台湾半导体崛起的关键人物。值得一提的是,李国鼎和孙运璿二人均是台独反对者。两岸三通之后,李与孙先后回到大陆探亲,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张忠谋改变了中国台湾经济的历史,至少是半导体的历史。
在前往台湾的第二年,即1986年,张忠谋开始筹划建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大家可以称呼它的简称 - 台积电。
当时的张忠谋多少有些捉襟见肘,他知道台湾半导体土壤贫瘠,所以就竭力从美国那里拉投资。
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家美国半导体巨头愿意帮忙,包括老东家德州仪器。
其中英特尔的话最直白,那位提出了“摩尔定律”的戈登·摩尔对张忠谋说:“张,这个时代有很多好主意,但你的想法不在其中。”
事后证明,即便是半导体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大神中的大神摩尔也没有预料到台积电的未来会如此辉煌。
最后还是荷兰飞利浦投资了5800万美元,占台积电全部投资的27.5%。
李国鼎基本兑现了承诺,台湾提供了48%的资金。
至于剩下的钱,则是李国鼎和孙运璿软磨硬泡给张忠谋弄来的。
在台湾当局行政院出任要职的李国鼎和“经济部长”孙运璿,一个接一个给台湾最富裕的几个家族企业打电话。
“过去20年里,台湾一直对你很好,你最好现在就为台湾做点什么?”
听完这话,还敢不给钱?
于是包括很多压根就跟芯片半毛钱关系没有的企业,如台塑集团,纷纷“慷慨解囊”,打引号的那种。
不管什么手段吧!张忠谋终于有了足够的资金。
网络上有一个梗:“那不是我的黑历史,那是我来时的路。”
这句话应用在张忠谋和台积电身上是十分恰当的。
哪个顶级棋手不是从臭棋篓子练出来的?哪家大企业一出生就自带光环?谁都有狼狈不堪,跪地求食的“黑历史”。
1987年2月21日,台积电正式成立。
就在台积电成立同一年的9月15日,在台湾对面,祖国大陆一个叫深圳的新兴特区。
一位43岁的中年人创办了他自己的公司,这家公司叫华为。
而那位中年人,自然就是如今的商业巨擘 - 任正非。
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这个历史时空的强悍对手,在那个历史时空却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而在数十年的风云变幻后,他们终于站到了群山之巅,开启了炫目的巅峰对决。
而在炫目的背后,人们却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的生日如此之近。
图片引用自网络
前任董事长刘德音,现任董事长魏哲家,都是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台积电。
20世纪90年代,也是台积电起步阶段。
可以说,没有张忠谋打下基础,种下梧桐树,根本引不来这么多华裔金凤凰。
而正是这么多人才帮助台积电打牢了起步阶段的良好基石,最终推动了台积电在21世纪的大爆发。
第二,张忠谋的承诺。
张忠谋成立一家第三方芯片代工公司的想法在美国之所以没法落地,是因为大家都担心,你今天做代工,明天会不会就自己设计研发芯片了。
又能生产制造,又会研发设计,这不是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吗?
为了打消这个顾虑,张忠谋创立台积电之初就承诺,绝不研发设计芯片。
为了确保中立性,台积电对客户的芯片代工高度保密,绝不私下泄露客户的机密。
这种承诺不管是在张忠谋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台积电均严格执行,绝不搞暧昧。
正是依靠台积电数十年如一日的承诺,苹果、英伟达、高通等知名跨国巨头们,才放心的将自己苦心设计好的芯片交给台积电代工。
技术是可以练出来的,诚信却不是靠练能练出来的,那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问题:
比张忠谋小17岁的张汝京,也比张忠谋晚19年入职德州仪器。
离开了德州仪器的张汝京于2000年创办了中芯国际,比台积电晚了14年。
如今台积电的市值达到了1.04万亿美元,年度营收693亿美元。
同期中芯国际市值1160亿美元,年度营收63亿美元。
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弥补这10倍的差距呢?
作者:淮河雨,不知名的90后自媒体作者,一名单细胞的文科生,试着和朋友们分享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为了防止失联,新号和旧号可以一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