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秋意渐深,天气转凉。逢十一长假,宅于京,时看秋云,时观闲书,偶挥毫作字,也会东张西望,或炒两碟小菜又何妨?却冷落了文章。
长假即将过去,突然想写点什么。写三十年前第一次来到北京的那个动人的秋天么?写曾经的少年意气么?写那个“十一”第一次乘坐地铁去天安门么?写那场稀稀落落的秋雨,并没有阻止我们在广场上呆了整整一夜只为看升旗么?但这一切写来总觉无趣,也显得矫情,作罢。
看京城往事,想世间繁华,一路风雨,半生折腾。秋光正徘徊,云空雁影来。我想写一位阔别多年的朋友——梁枫。
少年诗情
她15岁时的字迹,就是如此挥洒自如
根据落款推算,写于1992年7月,我的毛笔字还相当稚嫩
这些年我们都在努力练习“兼顾”的智慧
比如春花与秋月,鱼和熊掌
生前名与身后誉
偶尔拆了东墙补补西墙
谁透过这小小的虚荣,看见
深深的
不忍
有时进退失据,东风便压倒了西风
更多时候难免顾此失彼
最糟糕的时刻腹背受敌
看,史书中乌云密布着那么多
面目模糊、噤声不语的人
——梁枫《两难》,选自诗集《七寸帖》
唯文字与诗不可辜负,那是人类的精华。我也终于收到梁枫的诗集与译著,在今年的七月二日。一本诗集《七寸帖》,两本译著,分别是《瓦尔登湖》的作者、美国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作家亨利·梭罗的《野果》(英译中),以及国内著名诗人陈先发的《九章》(中译英)。
梁枫寄来的大作
很少收到跨国邮件。收到诗集更是第一次。我跟梁枫说,既然回国时间已定在八月,到时带来就是。她说她希望我能快点读到她的诗。其实我也这么想的!只是不想麻烦她邮寄而已。
硕果丰盈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来自万里之外的三本书,每一本的扉页都写了一句话并签名,分别是“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焉知三十载,重上君子堂”、“人生三乐:自然、艺术、情意”。
梁枫在其著作上的题签
在一次书法早课上,我还把这三句话以书法形式各写了一遍,只为与书友们共勉:
诗集《七寸帖》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世界的花园”,下篇是“百日大隔离”。很多诗写于疫情期间。正如她在诗集前言中写到:
“庚子年民生多艰,我心如亿万他者,深受煎熬。薄薄一册,也算记下了这段特殊的历史,以及交织其中永恒的生命底色——关于艺术、自然与爱。”
看到她这段描写,我岂能不想起那令人发指的三年?“生命经历了断裂、拷问和重生”(梁枫语)之后,我们其实都是幸存者!尤当珍重!梁枫的诗也极具现实性,没有一句冗余与矫情,刚健而精警,完全把诗嵌入到世态之下,看似不经意的笔触,却铿然有声。关于那三年的话题,关于梁枫的诗歌,这里不宜展开了,大概需要专文去写了。不然,这必将是一篇写不完的文章!
我特别想说,梁枫的细腻笔触依然延续了她少年时的写作风格。比如在前言中还写到:
“我的书房右侧有三面窗,每日夕阳斜照,鸟儿成群飞在暮光里,婉转啁啾。禁足的日子全凭一方小院散心,有三株紫薇,开花时一深红,一水粉,一雪白,相映成趣。南方五六月多雨,空气清新,直入肺腑,更有栀子花香,月上柳梢,此中有深意盎然。”
读这一段清新的文字,我不由想到宋祁《玉楼春》中的那一句诗:“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希望某年某月某一天,我也能在夕阳余晖下,写出灿烂的句子。
不得不说,梁枫的语言天分是与生俱来的。这话似乎有点矛盾,既是天分,当然与生俱来。但我确实不知如何描述。她跟我说2002年就去哈佛读书了,毕业后便定居美国。去美国前也曾给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这些经历,加上天分,她的双语水平必然水涨船高了。通过她寄给我的两本译著——很厚的两本——就能感觉得到。
梁枫作品和近照,《诗歌月刊》2022年第六期
国人大多知道《瓦尔登湖》,但未必了解梭罗,估计更少有人知道《野果》(Wild Fruits) ,包括我本人,我感觉它有点像一本植物学著作,翻译难度不小。梁枫在本书的《译者序》中引用了梭罗日记中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里也转引一下:
“我花费半生方才知晓,该去哪里寻找最早绽放的花。”
喜欢梭罗的中国读友,有了这本译著,自是一种福分了。
还有一本中译英的陈先发先生的诗集《九章》,是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这本译著是中英文对照,不仅欧美读者可以读,国内读者,一边读诗一边学英语,也是极好的。
久别重逢
或许源自少年时代的书写,我们竟都没有停下手中的笔。我们最大的相似,就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坚守了曾经的爱好,尽管工作和生活与此关系不大,但依然乐此不疲。梁枫携着少年的诗情去了很远很远的异国他乡,我则仗笔天涯,虽没有纵横捭阖的豪迈,却也不失慷慨激昂,只把黑土地埋在心里。不忘却,莫辜负,自从容。
人届中年,在沉淀了这么多年之后,观世界,观人生,观众生,更观自己,所谓的反躬自省,或许有此许的遗憾,或许经历各种无奈,都当释然、坦然,就像这秋风过耳一样。也在想,经历了这世间与时间的种种,也无论风吹雨打、摸爬滚打还是命运捶打,彼此是否依然故我,是否保持着本色与本心?是否在相见之际,依然拥有那份纯粹、率真与从容?我已收到预告,就在这个夏天,他出差到北京。
北京时间8月9日早晨,在北京中关村,我们见面了。上次见面的时间是1995年11月12日。大致算了一下,时隔28年零8个月零28天!如果沿着这28年的行走轨迹,以穿越的姿态逆流而上,再向前追溯,我大概可以回到我的童年时光。
我会看到炊烟里的村庄,村庄里的童年,童年时代的父亲母亲,还有那村前的小河,那坎坷不平的村间小路,以及那通往学校的一路欢歌。我的童年从来没有作业的烦恼,而只有悠长的快乐。我的青少年是从村到镇再到县城。这一级又一级的攀爬,我当时基本都是用步子量的,最多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拙作,草书贾岛诗
当然,我也能看到自习室里彼此潜心读书的身影,看到考场上我们都曾经紧锁的眉头,以及,在那么一天,我们手捧着录取通知书的喜大普奔,和背上行囊准备远行的意气风发。一切的一切,也许不是为什么,或者非要怎么样,那时的理想毕竟还不至于太世俗,我们就想走得远一点,再远点而已,——就是为了看世界。因为只有看清世界,才能看到自我,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不是么?
那时考大学,如果没有考到省外,就好像是没有考上一样。那时对远方的向往与迷恋,难以想像。绿皮火车曾经装载我们同样的梦想。我们都曾多次乘坐过从哈尔滨驶向北京的那趟火车,要二十个小时。梁枫大概没想到,这次回来她第一乘坐国内高铁,从北京到哈尔滨,只要五个半小时。我怕她不会乘坐高铁,就送她到北京朝阳站。我内心也曾感叹,同样的距离,在这二十小时与五小时之间,对于彼此的直接感觉,竟然隔了28年……
人生兜兜转转,北京,我们重逢了。倒也不需要用相谈甚欢的词语来形容,也不至于“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几多悲慨,当然更谈不上“执手相望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绪渲染。——我们的重逢,只需相视一笑,就够了。老友见面,就这么简单,越平淡越真切。当然,我们也会在工作之余,相约三两好友,加上三杯两盏淡酒,谈诗歌,看世界,享山水,自然之大美,人文之悠远,也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保持着理性与自觉,独立与自由。
梁枫与笔者,摄于北京国创书院,像“同桌的你”么
依然年轻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很撕裂。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逆势而动者,必将被历史车轮辗得粉碎。我们都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真理与真相的,我们也同样坚信现代文明将照耀世界。
我们一起饮酒,尤其是与诗人一起饮酒,当酒杯碰在一起时,会不会是梦破碎的声音?多少梦碎,多少梦圆,这个时代的梦在哪里?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一定是时代的清醒者。语言的力量,只能体现在对赤裸裸的现实的反复敲击与撞击。诗人必须永远是真的,每个字都散发着真的气息,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有哪怕一丝一毫的伪装。这个时代伪诗人,伪作家,伪书法家实在太多太多。我们能否经受考验而独善其身?梁枫在一篇随笔中有如下描述,深以为然:
在纷繁的隐喻、意象、修辞和叙述之下,总能触摸得到诗人自己那一颗怦然跳动的心,散发着来自肺腑的温热腥气,与这世界声气相求,歌呼唱和。这唱和中有温柔绵密的争取,有深远艰涩的求索,也有向隅难言的忧愤,和贯穿生命的漫长告别。一切谎言、伪装、夸张和矫饰,都不得入侵诗歌的领地。诗因此成为一门天真而深刻的技艺,非赤子之心不能得,非沧桑之后不能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诗人不老,诗心永恒。尽管,年少时那未及拾起的彩梦,已潇洒成浪迹天涯的歌者,但我相信,在白发飘飘的年代,我们——依然年轻。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夜已深,秋正凉,我同样相信,如果诗与字可以相逢,那我们依然会在适当的时节,再度重逢!
拙作,浪迹天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