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道”与“生之欲”——李政道与吴冠中的交往

文化   2024-08-09 00:20   北京  


 

李政道博士与吴冠中先生的合影


李政道博士于8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去逝,享年98岁。一颗耀眼的科学巨星就此殒落。‍‍‍‍‍‍‍‍‍‍‍‍‍‍
李政道的离世,网上声音非常微弱。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为数极少的华人诺奖获得者,他的离去,为啥悄无声息?提笔写这篇文字,一种莫名的悲凉倏然涌上心头。‍‍‍‍
人类的进步,一定是制度文明与科技文明共同发展的结果。二者发展得越好越充分,其所在的国家必然越发达、越先进,越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而从李政道去世后的网友反映来看,在我目之所及,关注度的确不高。
至少,从网上信息看,同为知名科学家的离世,对李政道的关注度远不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几年前袁隆平先生去世时,毫不夸张地说,网上掀起一股纪念袁先生的狂潮,网络文章也铺天盖地,形成一道罕见的网络景观。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推动。如果全民对科学有如此的关切,同为知名科学家,为啥李政道先生的关注度要少很多呢?
个中缘由,不得而知。也许跟国籍有关?但科学有国界么?这个问题不宜展开,永远讲不清楚,也一定会触及某些人的敏感神经,我们就此打住。‍‍‍‍
此外,在最知名的华人科学家中,年龄、经历、成就、贡献都非常接近,且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知名度可能远比不上杨振宁。这又是何故呢?
在自媒体泛滥的当下,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并不是科学本身。国人的兴奋点多集中在哪里,明眼人心知肚明,我也不必多说了。很想问的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对科学本身的尊重与敬畏,还残存多少呢?如果面前站着一位科学巨匠和一位官场大佬,你会更尊重更崇拜谁呢?‍‍‍‍
到现在提笔写这篇文章,李政道博士已离世四天了。在浏览各种信息时,关于李政道的确实不多。
也好,向来不爱凑热闹的我,索性写一点粗鄙浅薄的文字,奉上一份微渺的敬意与悼念吧!‍‍
作为文科生,一介草民,怎么可能有机会了解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呢?但多少有几分机缘巧合,李政道博士的一些有趣的事迹,竟然是我在清华研究吴冠中时获得的。吴冠中作为当代知名艺术大家,他与李政道的交往,成为一时佳话,在科学界与艺术界同时产生巨大反响。
而好巧不巧,我博士后出站后,参与的是中科院系统的一个艺术与人工智能的项目,大概同时,中科院大学拟成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我当时从事的工作就是跟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关的!所以比较关注国科大关于要成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这一事件。
科学与艺术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李政道与吴冠中跨世纪、跨学科的交往里。

吴冠中先生出生于1919年,李政道博士出生于1926年,两人相差七岁,成为跨越科学与艺术的知己。他们交往的很多细节这里不必展开,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与科学和“合作”,最值得一谈!

李政道给吴冠中的新年贺卡一:猴年祝福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新世纪之初,吴冠中与李政道曾共同联袂主持了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研讨交流与展览活动——时间分别在1996年5月、2001年5月、2006年11月——引起强烈反响,并诞生了两件雕塑作品,分别是李政道先生创意的《物之道》和吴冠中先生创意的《生之欲》。
《物之道》是李政道根据电子对撞时所表现物质结构微观世界的情景创意,《生之欲》缘于吴冠中根据科学家发现的蛋白基因结构形态和形式,看到了生命微观世界中蕴藏着的美而萌生的创意。两位科学界、艺术界的巨匠、大家,都是从科学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并赋予艺术的情感、灵感与想象力,从而形成了“物”与“欲”两大主题的构思与创意,并由清华大学卢新华、张烈设计成雕塑作品。
李政道创意作品:《物之道》
右:吴冠中创意作品:《生之欲》
物是外在自然,欲是人的内心。自然与人,科学与艺术,在碰撞中结合,成为那个时期具有象征意义甚至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
这两件创意非凡的艺术作品,至今仍陈列在中国美术馆里。二十多年过去了,科学与艺术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了。
 2001年5月31日,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之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此次活动共邀请来自19个国家,24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加。展览以雕塑、绘画、艺术设计、书法等形式展示了艺术家和科学家们的探索成果。其中《物之道》与《生之欲》当时就左右对称摆放在中国美术馆展馆大门口,仿佛艺术与科学国际展的门神、护卫。
科学因艺术情感的介入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因汲取科学智慧而焕发新意。
我们仔细欣赏《生之欲》,从表现形式上看,节奏感极强,线在飞舞,如同中国书法的狂草,昂扬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也体现人类特有的奔放热烈的情感。再看《物之道》,形式相对稳健单纯,但螺旋式的整体感,更显出静中寓动的物质存在状态,特别是近椭圆的构造,如同宇宙星辰的运行轨迹,极点的延伸,恰恰是象征着宇宙的无限。
应该说,这两件作品是艺术与科学的伟大结晶,是人类与自然的交响,是情感与理性碰撞,更重要的是,它宣扬着一种艺术与科学融通的理念,以及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的可能性。

李政道的绘画小品:春意

吴冠中本人也深深地感到:科学探索宇宙之奥秘,艺术探索感情之奥秘。在《生之欲》作品下,吴冠中写了创意说明:“似舞蹈,狂草;是蛋白基因的真实构造,科学入微观世界揭示生命之始,艺术被激励,创造春之华丽,美孕育于生之欲,生命无涯,美无涯。”科学是美的,生命也是美的,艺术的视野必须放大到整个生命状态中才能释放出最美的能量,才能体现其终极意义。李政道博士可算是科学界中吴冠中的知音,他这样评价吴冠中:

“冠中教授的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独特理解,生命的激情在他的画中如火如荼地燃烧着。在创作中他紧紧抓住事物的本质,将强烈的形式用极精炼的笔墨色彩表达出来。他对形式美感的理解,是他内心世界的独白。他在东方与西方的情感形式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懈地探索,最终于找到自己情感皈依的语言,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诗意家园——生命的风景。

冠中教授虽已八旬有余,但他的创造精神旺盛、才思敏捷,火一股的激情将会使他继续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寻找新的道路和方向,为我们再开拓出一片真善美的生命风景,为人类的文明留下更多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政道给吴冠中的新年贺卡二:猪年祝福
李政道先生在观吴冠中画后颇觉与吴先生心意相通,称他为“天道之艺的探寻者”,并进一步解释说:“他对形式美感的理解,是他内心世界的独白。他在东方与西方的情感形式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懈地求索,最终寻找到自己情感皈依的语言,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诗意花园——生命的风景。”
诗意花园是吴冠中一生中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他用画笔表达着世间的一切美好,他对美的追求永不停息。李政道亦是倾毕生之力,不断攀登着科学的顶峰。两位大家早已超越了一般世俗功利,完全进入了“体道”的境界。
笔者作吴冠中方面的专题研究,曾写诗表达对吴冠中先生的敬意,其中就引用李政道的所用语句:“诗意花园几度春,丹青自在写真淳。奇峰搜尽须画眼,妙理得来见诗魂。词章顿挫皆风骨,点线纵横无俗尘。天下熙熙莫相问,大美岂堪名利心?” 

吴冠中水墨作品《春如线》,作于1995年

李政道提出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共性是人的感情。吴冠中也认为作品要留下来,必须有感情的共性,不仅是古今的共性,中外的共性,这个感情非常重要,但不是重复别人的感情。在“情”之下,艺术可以给科学以想象力,科学可以给艺术提供灵感。李政道晚年对“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天外有天”等观点的提出,给吴冠中以灵感,创作了《裂变》、《天问》、《空舞》等作品,凝结着他对宇宙精神的追问。

吴冠中油画作品《天问》,作于2000年
艺术与科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就像一座山的南北两侧,本来距离很远,互不干扰,而这两位大家恰恰都是从山脚下的两侧出发的,本来没什么交集的,但恰恰在山顶上,他们相遇了。相见恨晚?或许刚刚好。他们只有在山顶上才能一起饱览人类世界的大美风光,至于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已不重要。毕竟,科学会达到美,而艺术也会回归到善。

……
夜已深。初秋第二天,并无一点凉意。我知道这是一个冗长且无聊的话题,但我还是敲出了这许多的文字。显然意犹未尽,不敢妄自多言。就此打住吧。
仅以一介草民的身份,悼念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追忆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他们代表了当代科学与艺术的两翼,是人类文明的探索者、践行者、贡献者。他们并为不朽!‍‍‍‍‍




     【作者王海钧】斋号:弋轩、海纳居。书法教育工作者,快意书写践行者,不自由撰稿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后专攻书法。文学博士(书法学方向),艺术学博士后。爱书写,喜作文,偶尔也推敲平仄。亦喜摄影,常拍天地大美和乡村小景。著有《中国古代书法品评理论》《美的追寻》《历代书法名作赏析》《楷书王国》《历代书论译注集成(汉魏六朝)》《弋轩诗草》《笔墨心意——关于书法的诗与思》等。
       海纳居是本人唯一公众号,只发原创文章,涉及书法、诗歌、时评、摄影等内容。欢迎关注、交流、转发、合作。
      个人微信号:whj54304902
       邮箱:54304902@qq.com


海纳居
心灵留声机,一起雕刻时光。 包括文字(诗与文章)、照片(摄影)、书迹(书法)等。让“真”开花,让“善”结果,让“美”流行。 属文表达真意,拍照诠释生命,书写调节生活。 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版权所有,文责自负。转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