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与欣欣向荣——闲话九届楹联书法展

文化   文化   2024-02-28 10:11   北京  


 

如果说多多益善就是欣欣向荣,没有什么比第九届楹联书法展的尺寸之大、字数之多更感人的,更让人感觉到书法何等“繁荣”,又的的确确在写字的“苦力值”和形式上“花哨性”上远远把古人甩到了后面!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感谢劳苦功高的投稿作者,给我的一种震撼,也给我上了一节什么叫超长楹联的课。
其实九届楹联展已过去了一段时间了,其中如何的热闹,怎样的比拼,又有哪些瓜哪些黑马白马出现,皆一概不知。幸有做书法媒体的朋友提醒我,建议对这个展览可以写点什么。所以才马后炮,去查看这个展览的作品。都是在网上搜的,可能有出入和错误,请多指正。
毫无疑问,一如既往地圆满成功,且又是一次突破。主要表现在投稿数量超越以往,据有关资料显示,此次共征稿达到了18692件,入展是281件,入展概率大约是1.5%,比考大学难多了,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

图1-3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源自网络,下同)
评委是展览的灵魂所在,直接关乎展览的质量、公平导向。从近两万的稿件中,精选出不到三百人的入展者,确实需要评委的火眼金睛。那么到底有多少评委,又都是谁呢?
很遗憾,在百度搜索关键字“九届楹联展评委名单”时,竟然没有一条显示,而显示的全部是入展的名单。我甚至一度怀疑百度出bug了。评委名单应该是公开的,怎么这么神秘?看来想得到这个名单,还要费点周折。目前只查到了评选时间是5天。
在大数据时代,评委名单信息的取得好像不是很通畅。搜不到本身似乎已说明了什么了,我也不必去挖了。
但可以确定,不管投稿者为这个展览,准备了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在评委面前,总共也不超过五天就决定了每幅作品的命运。平均到每人身上,大约就几分钟吧。那些初评被淘汰的就更可怜,或许就是几秒钟的事。想想都挺残酷的。

图4  傅山作品(只为与九届楹联展入展作品进行对照。真伪待考,下同)

笔者对这种快餐式的评选机制有些不解:海量的稿件,有限的人力,极低的入选比例,面对需要反复品味才能读懂的书法艺术,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水平相差不多的作者,评委们如何在极短时间精准确定这百里挑一的精品?对于大量水平伯仲之间的作品,评委又如何取舍?又有哪些作者会这么幸运?

我的切身感受,给书法本科生某一种书体创作的结课作业打分,虽然区区不到三十人,但也需要下很大功夫,必须观摩作品要很多遍,反复对比权衡,最终才能定下分数。而且即便如此,也不是很确定,生怕打错成绩造成不公。毕竟成绩对每个学生都很重要的。
这仅是一种书体,三十名作者,如果是五种书体,三百名、三千名甚至三万名作者呢,这种评选打分该有多难?可想而知。

图5-7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放眼全国书法爱好者,以及热衷于投稿的作者,高手如云,他们应该是比较了解评审机制的,面对数万水平差距不是很大的稿件,评选难度和工作量大,偏差和错误在所难免,且入展比例这么低,做到真正的公平是比较难的。
进言之,投稿者付出的辛苦与努力,在入展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上,几乎可以说没什么“性价比”。因为没有任何一位投稿者,不是为了入展的。也没有任何一位作者,敢确定凭自己的作品水平一定能入展。其中的不确定性相当高。但作为理性的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参与呢?

图8  于右任作品
但凡参与者,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的百分之一。其底气,要么来自深厚的书法功底,相当自信,要么源自对展览体制的精确把握,知道其中的一些投展技巧以及大招。除此以外,也不排除有第三种可能,就是跟评委私交比较密切的,可能会得到某种特殊关照而脱颖而出。
第一种最正常的,符合书法发展和选拔人才的需要,也展赛的根本意义所在。如果都是这样,也就没什么可说了。但不玩点花活,单纯凭书法实力入展者,恐怕不多。有人说于右任、林散之这样鼎鼎大名的书家,以他们的作品投稿当下国展,未必能选上。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就好比国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我们本国的很多擅长答题技巧的考生,可以得高分,但作为母语的英美考生,未必能通过这个考试。这显然不能得出国内考生的英语水平高于英美学生的结论。
第三种最不正常,属于不正之风,哪怕有一点点,也要严厉批判和问责,否则,不仅使展览失去了合法性,也彻底玷污了书法本身。正直之士当群起责之。就本次楹联展而言,不是说某评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么,他的学生竟然有20人入展么?当然这是个敏感话题,其实也是个法律问题,没有真凭实据,是不能确定这20人涉嫌从“后门”入展的。这也不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本文只是说或许存在这么一种可能。

图9-10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本文重点讲第二种情况,如何拿捏展览规则,以及如何取悦评委,从而在某种捷径上脱颖而出。就像本国考生如何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胜出母语为英语的英美考生。
不消说,为了迎合展览需要和评委口味,很多作者都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进行“针对性”创作。 颇有点像高考押题,围着指挥棒转。但毕竟艺术创作不是高考答题,一旦失去了自我,又何谈艺术价值?这显然不是官方主办展览的初衷,但实际上都是在遵循着这个逻辑在进行。不然就不会有展览体一说,也不会有那么多展前冲刺班、备战国展班,当然也不至于出现很多风格相似甚至抄袭的作品。

图11-13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所谓的展前冲刺和备战国展,绝非是在传授书法艺术,而是在兜售投稿技巧,而且肆无忌惮、理直气壮地兜售。这也是展览体、雷同作品的孵化温床。大家也都见怪不怪,心照不宣了。
单就本次楹联展来说,这第二种可能似乎更普遍。在大家基本功差不多的情况下,看谁最能把握投稿技巧,谁才最有机会胜出。就像高考,学得好不好不重要,实际水平与创造力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考试技巧学得到位且拿到高分。只有高分才是王道,正如投稿,入展才是王道。
为写此文,笔者特别欣赏观摩了入展作品,相当于高考学子金榜题名的试卷。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形式好看,内容丰富。
所谓好看,不仅字好看,而且形式好看;不仅形式好看,而且纸张颜色也好看。
说到形式,楹联的形式本应特别单纯简约,但作者偏偏煞费苦心,搞出不少形式感拉满的作品。要不是楹联展,你甚至会误会那根本就不是楹联常见的样子。为了在形式上抢镜拉风博眼球,避免第一轮被刷,还要在纸张上大动脑筋,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非常热闹喜庆,令人目不暇接,瞬间产生入繁华闹市见灯红酒绿的虚幻感。

图14-15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几年前写过相关文章,提到纸张色彩缤纷的问题,以为过了这么多年有所变化呢,谁知今天一看,依然是抬头芳草绿,回首杏花红。书法家与评委对纸张颜色的执念,竟然如此之深。难怪坊间总传说书法评委都比较“好色”。这大概就是入展的诀窍之一吧?
但问题来了,恕笔者浅陋,对于中国书法,最基本的色调难道不是黑与白么?最黑的墨,最白的纸,就像太极图一样,至简、至纯、至朴,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道至简。越朴素,越简净,越几于道。何以当代书法展览人,一定要把书法演绎得那么花枝招展?其对书法作品的处心积虑、百种点缀,究竟在传达什么表达什么,或者为了什么呢??

图16  弘一法师作品

还有一点尤其重要,入展作品虽然是楹联,但从字数上看,要么联语字数偏多,要么落款写得特别长,密密麻麻有数百言之多。这难道也是入展的窍门之一吗?
就楹联而论,主要用处是贴在门柱上的,所以叫楹联。门柱高度有限,以五言、七言较常见。这也是与五言、七言格律诗相对应的,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由于五言字数偏少,以七言最为普遍。现实生活中,七言楹联应用也最为广泛,赠友、结婚、春节、庆生、祝寿、开业等等,但凡用得到楹联的地方,七言是绝对的主流。多言当然也有。但动辄几十字上百字的,就相对少见了。这是楹联的常态。
但在九届楹联展的现场,估计很难找到七言联,更不用说五言了。笔者无缘见到所有投展作品,单从入展的作品中,就可推测出,投稿者绝大数都选择了七言以上的内容进行创作的。不然,怎么入展的作品中,咋都那么长?一条上联,一眼看不到头,一口气读不下来。有的楹联作品甚至拐了好多弯,写了好几行,分明是两个条幅作品的组合。百字以上到近千字的“煌煌巨作”,多达数十幅。我特别佩服这些作者,怎么挖掘到那么多超级长的楹联呢(见图11-12)?有的对联字数多得“丧心病狂”,上下联密密麻麻像小蝌蚪一样(见下图中间的作品),都是字啊,强烈建议密集恐惧症者慎观。我想问的是,这还是楹联作品么,这分明是巨幅条幅。

图17-19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入展对联作品中,就根本见不到楹联本身的简约、明快。笔者也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楹联的文字容量竟然超过诗歌,内容丰富性有过之无不及。在展览的名利感召之下,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令人惊叹不已!

偶尔一口气能读下来的,还有特别长的长款等着你呢!读还是不读?作者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落了那么长的款,说不定还写了很多遍,作为读者与观众,好意思不读么?可是读起来真的有点累啊。毕竟,我们是欣赏书法的,不是来阅读文章的。而且,关键是,这超长落款,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内容的实际需要,而往往只是服务于形式,哪怕内容空洞无物,也要让整体更“好看”,岂非有画蛇添足之虞?当然,之所以这样做,决非费力不讨好,至少能显出作者的“诚意”,博得评委的好感(同情),争取第一回合不被刷下来。只要初评过关,就是成功一半。

图20-21  九届楹联书法展入展作品
总而言之,纵观此次最高规格的书法楹联展,用一对联表示:形式多样兼五彩,内容丰富更多言(颜)。说到底,还是以颜值取胜,以大取胜,以字多取胜,以博得评委的欢心(包括恻隐之心)为目标。毕竟写一百字一千字的对联,肯定比写十字对联需要更多精力,作者下意识觉得评委对这种创作“苦劳”“疲劳”不忍心下死手,就多了一份入展的希望。这种投稿者心态,一方面斗智斗勇,同时又患得患失,真是难为作者们了。
而整个过程中,书法家的真风骨,真性情,还可能存在么?如此这般,对书法本身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是体现了一种进步呢,还是一种倒退呢?难免会激起笔者对参展何为、书法何为的追问。请方家教我。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感觉书法投展亦如用兵,多和大总是好的,战略战术上知己知彼终究是对的。这到底是欣欣向荣的一种表现,还是黔驴技穷的一种挣扎呢?我困惑,亦请有识之士教我。


     【作者王海钧】斋号:弋轩、海纳居。书法教育工作者,快意书写践行者,不自由撰稿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后专攻书法。文学博士(书法学方向),艺术学博士后。爱书写,喜作文,偶尔也推敲平仄。亦喜摄影,常拍天地大美和乡村小景。著有《中国古代书法品评理论》《美的追寻》《历代书法名作赏析》《楷书王国》《历代书论译注集成(汉魏六朝)》《弋轩诗草》《笔墨心意——关于书法的诗与思》等。
       海纳居是本人唯一公众号,只发原创文章,涉及书法、诗歌、时评、摄影等内容。欢迎关注、交流、转发、合作。
      个人微信号:whj54304902
       邮箱:54304902@qq.com

海纳居
心灵留声机,一起雕刻时光。 包括文字(诗与文章)、照片(摄影)、书迹(书法)等。让“真”开花,让“善”结果,让“美”流行。 属文表达真意,拍照诠释生命,书写调节生活。 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版权所有,文责自负。转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