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民生杂谈】房子那点事儿
文化
2024-05-25 10:06
北京
早晨北京下了小雨,太阳不见,气温就跟着降下来了。雨打树叶声音很美,在这初夏的早晨,尤其解压。但不知有多少人能安心享受这样富有诗意的早晨。无意在短视频中看到太原最近连续发生多起跳桥事件,是很多起,具体数字不见官方正式报道,这种事往往不讨官媒喜欢。又看到一位九岁小女孩因上不起学而眉头深锁,怎么都笑不出,我想这绝对不是演出来的。心中不觉隐痛。
雨竟然大了起来。风吹树叶的声音也更大了。不由想起郑板桥的那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段时间连续发了几篇书法批评的文章,书友反响很不错。本平台主要以书法文章为主,也会发一些摄影方面的,或者时评散文之类的。都是有感 而发,不盲目追求热点,也不刻意躲避热点,只要心中所想,但凡有时间,就会化作笔下文字。我面对屏幕敲出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真实的心声。不迎合,不讨好,不哗众取宠,更不会为了一点虚名浮利说违心话,那样会让我灵魂不安,容易睡不着觉。这世道,做真人,其实不那么容易。说真话,更需要勇气。有些话题假如涉及风险,可以策略性选择闭嘴,但绝不会同流合污、助纣为虐。做真人,从说真话写真字开始。人生不长,保持本色行文,是我必须坚守的基本立场。
转眼就到六月了,两周没更,也即将到达半年的时间节点。突然想换个话题,关于民生,可以么?
也别说民生跟书法毫无关系。我一以贯之的学书理念就把书法融入生活。或者书法本身也是一种生活,学学古人文人的日常,让生活增加一点书香和雅致的气息。书法脱离不了生活本身。它并不是仅仅是高高在上悬在展厅里的艺术品,也同样会下沉到我们的每个日常中,与我们生活融为一体。从一点来看,书法也是民生。
这样关联,貌似确实牵强了点。但有一个问题可以说明二者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书法是精神产品,满足我们的文化需求,那起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生活无虞,温饱有足。如果饭都吃不饱,大概也就没心情练字了。若再“奢侈”一点,写字需要空间,应该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书房才是吧!
写字人大概都有一个梦想书房。我曾起名曰弋轩、曰海纳居、曰三真草堂。皆可称为梦想书房吧。就像海子那样,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且房子还要嵌入属于书斋本身的元素。不然弋轩何轩,海纳安纳,三真岂真??
这就是涉及房子了。本来对房子毫无关心,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反正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已。几年前就在哈尔滨给
给
父母买了房子,以让他们住得舒服点,不至于冬天在村里受冻,这样心里就踏实了。所以说房子也关系人们生活舒适安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也是比较重要的。
民生问题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吃饭睡觉问题。人类生活的最起码保障应该是温饱吧,温在前,饱在后,其实都一样重要。也有说衣食住行的,这个说法就是饱在前,温在后。
二者都是基本民生问题,是人生活的最基础保障。
所以,在我看来,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现代文明回归人本身的大背景下,房子这种东西,不仅是商品,更是民生,也可以说是特殊的商品。既关系民生,就不应该疯狂炒作,成为某些人和组织的谋利工具。甚至也不该成为拉动经济的工具。因为,逻辑非常清晰,即便经济数据再好看,哪怕跃居宇宙第一,如果民生维艰,也毫无意义。毕竟,比如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掏空几代人的钱包,背负几十年房贷,透支未来几十年去买一套只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房子,怎么想都不该是正常人的正常生活。那些数以千万计苦苦挣扎的战战兢兢生活的
“
房奴
”
,非常残酷地说明了当今房价的畸型。这个毋庸置疑。
再次重申,房子不是单纯的商品,也不应该都是纯商品。它不仅仅是生硬冰冷的经济数据、房价疯狂升高的数字,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温馨港湾。当然,我这里说的房子专指住宅,不包括商业地产。
但商业地产也不宜太高,那同样会拉高企业运行成本,进而挤占企业利润,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收益。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商业地产反而没有那么大的炒作幅度,炒作重灾区竟然是住宅。以北京而论, 同样地段大小一样的房子,住宅价格几乎是商业房产的两倍。
拿民生的东西去炒作,本质上是邪恶的,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都是不允许的。资本包括地方ZF,不可以为了商业利益或政绩而为所欲为,与民争利。
说得直白一点炒房子就是在变相剥夺低收入人的居住权,跟炒作粮食剥夺人们的吃饭权和炒作药品剥夺人看病权的本质是一样的,此若不恶还有什么恶?不管你有一千一万个理由美化高房价,但只要有一条——它让百姓变成无法有尊严生活的房奴,生活幸福感被吞噬——那这千万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也毫无意义。任你巧舌如簧口吐莲花,但我看到的只是百姓生存的疾苦。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改善百姓生活,不然发展经济干什么?!
这两年房价理性回调,又炸出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如丧考妣,各种叫嚣房价不能跌。问题是,现在的房价本来就是过去三十年打着滚涨上来的。世界上有任何一种东西永远涨价么?为什么房价必须永远涨,依据何在?为什么包括车子在内所有商品都有折旧,一个老破小的都快塌了的房子非但没有折旧竟然只能上涨?房子也有折旧,何况是有限产权,住一年就少一年,价格与几年前持平或低于几年前不是很正常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全世界都没有这种道理。
但很多御用经济学家也完全丧失了底线,作为利益相关方,他们不遗余力甚至丧心病狂地为高房价找理由。把百姓用来居住的房子当成了他们自己泼天富贵的韭菜。不谦虚地讲,谈经济我也不是纯外行,当年也是正经读过经济学专业,且绝非对世界一无所知,也去过万恶的西方、以及东南亚诸国,曾实际了了解过他们那里的真实房价。可以毫无夸张地讲,在北京四环里随便一套房子,可以在全世界99%地方买到不错的永久产权且没有公摊的房子,但我们的个人收入,能超过全世界的99%吗?
这个事实,很多经济学家完全忽略。离开普通人的收入谈房价就是耍流氓。
所以说,你如果非说房价必涨,那唯一的支撑点只有收入,而且是绝大数普通人的收入!这是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其他什么所谓的城市化、土地稀缺、货币贬值、学区刚需等等,统统都是伪命题,不值一驳。过去三十年,房价上涨三十甚至五十倍,我们的工资涨的有这么多么?我们的收入如何能支撑得高如此虚高的房价??
不由想到6亿低收入人群,某位英年已故的先生曾经痛心疾首地直面此问题。我们的实际收入远远无法匹配高企的
房价!房价收入比是全世界通用的房价衡量指标,以现在我们的人均收入,就可以推算出合理的房价,这个很简单。数据网上都能查到,又有什么可以争吵的呢?
很多人以为嫌房价高的,都是没房子的人。貌似有道理。其实不然。饭永远是香的,屎永远是臭的,鹿马有别、鼠鸭不同,真理与立场无关!房价高不高是客观事实,有数据为证,跟有房无房没有关系。房价太高,不是绝对房价高的问题,而是远远脱离了人们的收入。以现在的收入,大米卖100元一斤,难道不高么?它已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生活,成了资本与权贵联合收割穷人的工具,透支了未来,让普通百姓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枷锁)。高房贷下,使人们幸福感急剧下降,生活成本和压力显著提升。不敢生病不敢生娃不敢失业,战战兢兢,难道这就是经济大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么?
高房价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生活的全部意义仿佛就是一套房子而已,年轻人似都没有了诗与远方,只是为了一个水泥壳子,每天起早贪晚疲于奔命,总算凑足了首付,买了一个窝,又要背负的几十年的房贷,月收入一大半都用来还房贷,房贷未还完,人已经老了,有谁告诉我,这样的人生值得么,有意义么,不悲摧么?
数据开自网上,真实性待考,仅供参考(下同)
人类的进步,要么物质文明,要么精神文明,要么制度文明,没有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是靠盖房子盖起来的。我们这里把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比人本身都重要,不扭曲么?
房价本质上是地价,建筑成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根据公有、全民所有的体制,在这片土地上的国民,应该是土地的主人吧,每人都有份吧,那为什么盖成房子的土地就变成了ZF的,而需要我们以毕生的甚至几代人的收入去买回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呢?这个在逻辑上确实有点想不明白……
行文至此,雨并没有停,淅淅沥沥的忽大忽小,好像天又黑了。谷雨刚过,在东北,正是农时。若此时在东北下这么一场雨,农民不知有多开心。五一假期回家接母亲,也回到村里,说实话,感觉农村日渐萧条,学校早就变成了养老院,走过整个村庄,竟然连一个孩子都看不到。这里剩下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很多房子都空了。粮食价格多年不涨,生产资料成本却越来越高,种地不挣钱,青壮年不得不到城里打工,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有时甚至有些恍惚:
这是我曾经生活过的本来生机勃勃的家乡吗?
建议那些鼓吹高房价的所谓专家们,到农村走走吧,几亿农民也是我们的同胞啊!你们脑满
肠
肥,吃的粮食蔬菜肉食都是农民供给的。过去二十年,房价翻了二十倍,而粮食价格,大概只涨了两三倍吧,甚至还不如工资涨得幅度大。同样是这块土地上生长的东西,为啥种粮食赚不到钱而盖房子就可以暴富呢?土地稀缺,房子可以盖得高一点,但粮食只能种在地面上,房子可以连着几十年上涨,请告诉我粮食不涨价的理由。
愿房价回归正常。愿普通劳动者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不至于因为一套房子被压得喘不气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生本短,愿有更多时间想想诗与远方,可以安心练字学文化,可以有心情和精力去思考人生,享受人生,而不是让一堆钢筋混凝土绊住自己追求幸福、追求品味的脚步!
关于民生问题,如果被允许谈,后面准备谈谈农民问题。
【作者王海钧】斋号:弋轩、海纳居。书法教育工作者,快意书写践行者,不自由撰稿者。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后专攻书法。文学博士(书法学方向),艺术学博士后。爱书写,喜作文,偶尔也推敲平仄。亦喜摄影,常拍天地大美和乡村小景。著有《中国古代书法品评理论》《美的追寻》《历代书法名作赏析》《楷书王国》《历代书论译注集成(汉魏六朝)》
《弋轩诗草》《笔墨心意——关于书法的诗与思》
等。
海纳居是本人唯一公众号,只发原创文章,涉及书法、诗歌、时评
、摄影
等内容。欢迎关注、交流、转发、合作。
个人微信号:whj54304902
邮箱:54304902@qq.com
海纳居
心灵留声机,一起雕刻时光。 包括文字(诗与文章)、照片(摄影)、书迹(书法)等。让“真”开花,让“善”结果,让“美”流行。 属文表达真意,拍照诠释生命,书写调节生活。 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版权所有,文责自负。转发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
重温采访记录所涉及的六个书法问题
给狂草正名——也谈狂草四人展之“狂”
“乱书”与乱象,古典与现代——王冬龄书法展的一点启示
光影流连:清华书法所的图片记忆
关于兰亭奖评奖的七个馊主意与一个假设
一认真,就输了?(第八届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简评)
一路风雨半生风华——记一次故人重逢
国庆寄语——方块字里的“中国”
神居何所,这届书法兰亭奖属实有点玄乎
闲话书法批评与大学书法教育——从“河北美院=蓝翔技校”引发的争议说起
“物之道”与“生之欲”——李政道与吴冠中的交往
人文清华与文人书写——民国时期清华学人的“余事”书写状态(下)
人文清华与文人书写——民国时期清华学人的“余事”书写状态(上)
水木荷魂,清凉本心
此中有真意——三十年前的书写(下)
此中有真意——三十年前的书写(上)
三真草堂润例敬启
驳“高房价有理”
房价永远上涨的逻辑与众生相
【民生杂谈】房子那点事儿
为什么当代写字人超越古人之说是无知的表现
你们依然是你们,但我们不想成为你们
都散了吧,轩雅倩终究成不了轩美美
环球小姐及书法国展与批评及骂街之关系
戏言十三届书法国展(文末略献一计,大家看看可否)
甲辰之春光影记(附大量图片)
且与团扇共徘徊——谈谈团扇书法
甲辰第一挥
多多益善与欣欣向荣——闲话九届楹联书法展
走冰踏雪,横跨松花江是一种什么体验
龙年素描
众说纷纭的田楷与欧体的现实困境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龙行龘龘 海纳朤朤——神奇汉字,龙年致祥
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作别2023
俚语寄冬至二百四十言
燕园雪记
急功近利与文化、风骨的缺失——再谈当代书法乱象
陈海良的书法超越古人了吗
燕园银杏记
书法是一种散步式的游戏,它必须承载快乐——兼谈《“三体”创作与草书学习》的课程思路
缤纷秋叶,铿锵壮歌
此时无声胜有声
灿烂的凋零与极简美学(秋拍图记)
十幅团扇十个圆,一点笔墨一生缘
神游心赏,天宽地广——假日七天随记
九幅书作迎中秋
不必担心从绚烂走向凋零(书法资料整理小记)
纪念一位素不相识的人
2023教师节之际,致敬几位授业先生(恩师)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