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技成果转化仍是时下一个热门话题。自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抓贯彻落实,高校院所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不断强化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得到了凸显,科技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出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国有科技成果流失的顾虑,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制仍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较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仍不够有力、科技人员兼职与离岗创新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但是仍挡不住科技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极大热情。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人员、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等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一些在过去难以逾越的障碍,如科技成果转化奖酬金难以兑现、科技成果必须评估定价、国有科技成果资产保值增值、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等“粗绳子”得到破解,当然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
自2017年3月以来,我写成有关科技成果混合所有、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科技成果处置、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科技创新创业、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技术转移、技术经纪、科技成果成熟度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适用等一系列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文章,在《科技中国》杂志上陆续刊登,获得了业界的热烈反响。其中,科技成果混合所有、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方式解析等文章扩散更快,影响面也更大,搜狐网的搜狐科技、搜弧财经,以及一些新闻网和各种类型的公众号纷纷进行了转载。
每一篇文章的撰写都经过酝酿、构思、调研、撰写初稿、修改、征求意见、再修改等环节,而且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少。但每篇文章的写作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是一气呵成,两三天功夫就写成初稿,有时经历了许多波折,花了两三个月才逐步找到感觉并写成初稿。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先通过朋友或同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一手的情况,掌握一手的素材,所采用的案例均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但为了避免对号入座,采用一般化表述方式,在不影响事实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作了适当的调整。每篇文章写成初稿以后,我都要发到对该专题有研究或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朋友那里征求意见,得到其肯定,或者根据其意见修改完善以后,才正式发送到《科技中国》杂志。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对文章负责,尽量避免因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入,或掌握的素材有限而出现差错;二是避免因自己的观点有失偏颇而误导读者。同时,每篇文章后面均注明我的身份与成果,是要表明我曾经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而且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过思考。这是为了对读者负责。
文章陆续刊登以后,有的读者因收集文章不全,发微信或邮件或短信索取以前发表的各篇文章。有的朋友建议我汇编成册,结集出版。对于这些情况或意见,经过了一番调研和分析后认为,既然文章已经发表,而且各方反响不错,略加系统化整理,结集出版应该是有价值的。考虑到系列文章的撰写风格是问答形式,就将本书取名为《科技成果转化疑解》,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操作实务》基础上的深化。两者保持同样的风格,内容上不重复,却密切相关。
(三)
在本书结集编排时,基本上保持系列文章发表的顺序,且每一篇文章作为一章进行汇编,每一章就是一个专题,每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专题中应关注的一个要点,每个问题之间均有一定的关联性。在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即第一章。对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存在的11个现象或问题,包括政策落实、法律适用、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奖酬金分配、企业主体等若干热点问题进行解析,每一个现象或问题的背后引发了第二—十二章的深入探讨,统称为分论,即对总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的分解。
第二部分是从科技成果供给侧解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由第二—七章构成。
第二章是对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10条建议,是将《关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与《高校院所落实<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几点建议》两篇文章进行合并,并根据有关专业人士的建议,增加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规章制度及其制订程序两项内容,以便供高校院所参考。
第三章是科技成果混合所有问题。这是来源于《再谈科技成果混合所有》一文。为什么是再论?那是因为:一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操作实务》一书中进行过讨论;二是在第一章中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第四章是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问题。本章将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区分开来,处置是基础,转化是目的。因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也是一种处置方式,于是将科技成果处置与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顺序调换了一下。考虑到科技成果处置与科技成果的归属有联系,为使结构更加完整,逻辑性更强,在本章增加了科技成果的概念、类型、构成、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权属等内容。
第五章是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问题。尽管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也属于科技成果处置的范畴,但因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比较广,在实操中很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到歧路上去,因此单列一章进行分析。
第六章是科技成果成熟度问题。本章解释了科技成果成熟度的概念,并从一维、二维、三维成熟度模型分析入手,提出了多维模型。
第七章是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问题。定价问题一直很敏感,也比较复杂,实操性较强。本章采用案例解析的方式,从多个角度选取了7个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是从需求侧或者转化科技成果的一侧解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由第八、九章构成。
第八章是科技创新创业问题。科技创新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创业大致经历兴趣产生并形成创意、实施创意、商业化孵化、创办企业、创业企业发展壮大5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对应了科技成果从酝酿、产生到转化等阶段。
第九章是企业转化主体问题。这个问题同样比较复杂,本章采取案例解析的方式,选取了4个典型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企业应当支持早期科研、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第四部分是科技成果从供给侧到需求侧必须做强的中间环节,即技术转移,由第十、十一章构成。
第十章是技术转移问题。本章主要解析技术、技术转移、技术转移途径、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人等概念,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之间关系。
第十一章是技术经纪问题。本章主要解析经纪、技术经纪、技术中介、技术服务、技术交易等若干概念,概念明则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会强,进而可促进技术转移的发展。
第五部分是法律法规适用问题,即第十二章。本章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11种情形的法律适用问题。
(四)
本书因是将发表的系列文章结集而成,章与章之间的关联性不一定很强,所以其结构可能不够完整,系统性也可能不够强。本书源于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解读,源于实操中遇到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源于真实案例的提炼,想必它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加之均是公开发表以后进一步完善的,因而对文章的价值是有信心的。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的科技人员、技术经理人和管理人员,可用于技术经理人或技术经纪人培训的参考用书或辅导材料。本书可单独使用,与《科技成果转化操作实务》结合起来使用会更好。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并予以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