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应天书院的发展,几次重大的体制变化,是其发展的几次里程碑事件,每次体制的改变,都让它上了一个台阶。但靖康之变,使之停办250年之久。本文梳理了它的三次体制创新。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是宋初北方地区教学规制完备、培养人才众多、影响重大的书院。
一、民办官助
应天书院创办于五代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时期,当时宋州虞城通儒(学识渊博的儒者)杨悫(què)想创办“南都学舍”,以此恢复“五代十国”对教育的破坏。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归德军将军赵直的赞赏,赵直出钱出力,帮助杨悫把学校建起来。因学舍办在睢阳,称为睢阳学舍。在学舍建设初期,对教育很下功夫,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中最有名的是戚同文。
戚同文出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出生在宋州楚丘县一个儒学世家,但自幼父母俱丧,随祖母就养于外曾祖父家。但外曾祖父家也不富裕,可想而知,过的是一种寄人篱下的贫寒生活。祖母去世后,他昼夜哀泣,数日不食,乡里邻人深受感动,以至孝闻名。戚同文听说当地名儒杨悫设馆教授学生,但孤单贫苦,无力拜师。一日路过学舍,被杨悫留下来教授其《礼记》,戚同文很有天赋,遂即成诵,一天就背诵一卷。杨悫大为惊异,从此就收下了他。戚同文聪慧过人,又异常勤奋,不到一年,就能背诵“五经”。后来杨悫将自己的胞妹许配戚同文为妻。时值后晋末年,天下大乱,戚同文立志不去做官,却希望国家早日统一,因此便以“同文”为自己的名字。杨悫时常鼓励他去做官,他却说:“先生不去做官,同文也不去做官。”杨悫依附于赵直将军家,后来患重病,不能起床,便将家事托付戚同文。
杨悫去世后,戚同文为报答杨悫的教育之恩,竭力为杨悫经计家事,代杨悫抚子养老,为安葬三代数人,并继承杨悫的事业,开始了他教书授徒的生涯。赵直器重戚同文的为人,在宋州内为他修筑屋舍数间,广收门徒。慕名而来求学的不远千里,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当时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学生中进士的就有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等都官至丞相。
戚同文为人纯厚朴实,崇尚信义,遇人有丧事便尽力帮助,宗族、邻里贫困无法生活的他便去周济。冬天常将自己的棉衣送给身寒无衣的人们。他不蓄积财产,不营建居室,主张“人生以行义为贵,何必去积财呢?”因此深得乡里推崇。遇有不孝父母,不友爱兄弟的人,他便教以做人为善的道理。他善于识人,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且乐意听人的善事,从不说人的短处。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时,将戚同文接至任所奉养,后卒于汉东,享年73岁。戚同文好为诗,著有《孟诸集》20卷,今已失传。
戚同文去世后,学舍曾一并关闭。
二、晋升官学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富豪曹诚,出资三百金在戚同文旧居造房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重建“睢阳学舍”,请名师执教,广收生员,聘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为主院,以曹诚为助教。曹诚愿以学舍入官,以使学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真宗皇帝对此大为嘉叹,“面可其奏”,下诏表彰,并命端明殿学士盛度(商丘人)为文作记、“前参知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宋会要》里载有1009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对书院赐额的这份诏书。从此,应天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范仲淹入应天府书院求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宋史·范仲淹传》),得以考中进士。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又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当时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此时的应天书院又被称为“南京书院”。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丧母守制商丘,受知府晏殊之聘,主持应天书院。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受晏殊之邀,丁母忧居南都的范仲淹掌教应天府书院凡三载,他博学多才,办学有方,“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南京书院题名记》),使应天府书院鼎盛一时。
天圣六年(1028年)底,范仲淹主持应天书院期间,还教授《艺文》和《易经》两门课。范仲淹在此留有众多遗文,如《上执政书》《南京书院题名记》《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讲书状》《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唐异诗序》等。其时,书院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於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要培养专业人才。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意德。范仲淹“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肆业,敦劝徒众,讲习艺文,不出户庭”。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学恭谨,以身先之,由此四方从学者辐辏。
仁宗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书院改为应天府府学。
三、晋升为国子监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诏升府学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国子监鼎足而三,交相辉映,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也北宋官学运动的一个亮点。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靖康之变,书院毁于兵火。赵构建南宋于应天府,不久迁往临安(今杭州),宋钦宗时书院遂毁于兵火,久废近250年。
四、名称不断更改
南宋、金、元至明中期,应天书院屡建屡废,名称也不断更改。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归德知州王佾建州学。
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归德州升格为府,于新城建府学,相继改称应天书院、敦伦书院。
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知府郑三俊重建范文正公书院,一时称盛。
进入清朝后,书院得到多次修葺和兴复,或称范文正公讲院,或称文正书院,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改为归德府学堂,归德府书院完成了从旧式书院向现代学堂的转变。
2007年,应天府书院完成重建并恢复开放,成为商丘古城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天书院在北宋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范仲淹执教书院期间,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把戚同文“天下同文”的思想发展成“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经世精神,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使应天府书院享誉天下,后世遂推崇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end
扩展阅读
创新故事(1)天图望远镜的诞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