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周末时间,到佘山天文博物馆参观,看到一则创新故事,很受启发。
保罗—皮埃尔.亨利和他的弟弟马蒂厄—普罗斯佩.亨利是法国著名光学仪器设计师,也是搜寻小行星的天文学家。他们先后发现了14颗小行星。在搜寻过程中,为将潜在小行星与容易混淆的背景恒星区分开来,他们自1873年开始,尝试制作了一份黄道区域的精确行星图。起初他们仅以目视观测记录恒星,但当工作进行到黄道与银道相交的天区时,遇到了大量的暗星。这是目视观测无法完成的海量工作。因此,兄弟俩决定将当时的照相技术与天文观测结合起来,以照相方式记录恒星分布。为此,专门制造了一台口径33厘米、焦距3.45米的照物镜,于1885年安装在巴黎天文台。
该仪器无论是精度还是效率都远高于肉眼观测。这使得巴黎天文台台长欧内斯特.穆谢兹意识到照相技术在星图制作上的巨大潜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即完成全天星图的照相与数据测算。但这需要拍摄至少一万张以上的照片,以及进行海量的计算。这是极其繁重的任务,无法依靠巴黎天文台独立完成。
1887年4月6日,在巴黎天文台的倡议下,第一届国际天文照相会议在巴黎召开,也是天文学界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会者包括来自16个国家的56名代表参加。
亨利兄弟设计的“天图望远镜”大多在巴黎的高梯尔光学工厂制造。当时,法国多个地方、奥地利、荷兰、梵蒂冈、西班牙等国的天文台采购了一系列“天图望远镜”。高梯尔的光学仪器与19世纪未天文学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这一特别设计也被佘山天文台看重,并专门定制了一台口径更大的增强版。
一百多年前的“天图计划”投入了巨量的工作,在很长时间内只产生了少量的科学成果。现在的天体测量卫星已经实现了观察精度远高于照相法的天区扫描,却无法回到100多年前的天空。这引起来自“天图计划”底片的历史数据与现代欧空局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的探测结果相结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恒星在宇宙间的自行运动数据绘制动态的宇宙星图。
因科学研究(天文观测)需要进行了技术发明(“天图望远镜”),该发明的实施(即科技成果的转化)又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以需求或问题导向的技术发明和科技成果转化,进而促进了需求的放大或问题的较好解决,引发了新的需求,即促进了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上升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