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以旧换新是24年国内经济的重要主线之一。7月底中央划拨特别国债资金1,5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9月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截止年底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整体带动零售额超1万亿元,分别带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零售额约9,200、2,400、2,400、1,200亿元。区域层面,湖北、四川、河北等表现较为突出,分别带动消费超过785、761、699亿元。2025年将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资金投入,已预下达810亿元,全年资金规模将在全国两会宣布。
24年消费品以旧换拉动汽车、家电、厨卫家居“焕新”增量零售额合计约为2,470亿元,拉动社零约0.5个百分点,增量中央财政乘数为1.5。预计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资金约4,500-5,000亿元,带动增量零售额约9,000-1,0000亿元,带动2025年社零约1.2-1.4个百分点。
(1)汽车:24年中央财政资金约863亿元,带动增量零售额约1,291亿元,增量财政乘数约1.8。预计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规模超过1,130万辆(报废更新超过53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600万辆),需要中央财政资金约1,500亿元,带动汽车销售额1.6万亿元。
(2)家电:24年中央财政资金使用412亿元,增量零售额约835亿元,财政乘数为2.0。预计25年所需中央财政资金约555-1100亿元,增量拉动零售额约1,126-2,200亿元。
(3)家装厨卫“焕新”: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约189亿元,预计2025年所需中央财政资金630亿元,带动销售额约4,000亿元。
(4)三类数码产品所需财政资金为1,261亿元,带动零售额约1.2万亿元,带动25年通讯器材类社零增加约1,580亿元。
我国经历了4轮消费品补贴政策,涉及汽车和家电两个行业,财政支出一般在每轮第二年达到最高(10年财政资金占GDP比0.24%历史最高),预计25年占比约0.35%创历史新高。消费品补贴在政策执行期间对有下滑趋势的社零增速起到托举作用,政策效果在第二年集中兑现,但对消费有透支作用,且难以阻挡消费增速中枢的下移,政策的透支作用在政策结束后2-3年后有所减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能短时间内支撑消费增速,但长期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居民收入及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实现可持续的内需增长。
1.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与成果
1.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梳理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是2024年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重要线索之一。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首次研究“两新”问题,随后3月7日国务院印发方案再提“两新”, 7月24日 “两新”具体政策出台,中央安排3,000亿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其中,1,480亿元用于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与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1,500亿元用于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老旧营运货车、农机报废更新与新能源公交车更新。2025年1月8日, 中央宣布加力扩围“两新”政策,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全年具体金额将在2025年全国“两会”公布。
相较2024年“两新”政策,2025年将扩大支持范围,提升补贴力度,并增加特别
国债资金投入,让资金分配向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 设备更新方面:将支持范围扩展到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并增强发
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作用,在中央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进行额
外贴息。 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大幅增加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具体额度将于全国两会
上公布,资金分配向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适度倾斜,现已提前
下达810亿元资金接续24年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和提升补贴标准。全国层面,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1,500亿元中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基本使用
完毕,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零售额超1万亿元,分项数据如
下: (1)汽车:全国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超过650万辆(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
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2)家电: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
额2,400亿元; (3)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 (4)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37亿元。同时,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产业升级: (1)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渗透率从6月份起连续7个月超过50%。2024年报废
汽车回收量达到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超过660万辆老旧汽车更新为新能源车
或者节能型汽车,超过100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为更安全的铅酸电池动力车。 (2)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带动高能效等级和智
能家电零售额连续4个月超两位数增长;(3)家装厨卫“焕新”中,扫地机器人、智能坐便器、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具产品换新近1,000万件。区域层面,在新一轮国家补贴发布前,上海、湖北、江苏、浙江、湖南等19个省
份就已提前宣布将延续2024年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部分地区在提前使用完中央资金
额度后还增加安排地方资金,保障支持政策不断档。截止1月22日,31个省市全部明
确表态25年补贴接续。据各地政府披露,湖北、四川、河北等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表
现较为突出,分别带动消费超过785、761、699亿元。据商务部提到的“激励相容”原则,根据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资金执行情况,向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上
述地区在2025年或将受到更多的资金倾斜。本节测算包括两部分:一是2024年各补贴类别的财政资金规模、增量零售额规模、
以及财政乘数;二是25年潜在的补贴规模、所需财政资金、据24年财政乘数测算得
到的增量零售额。2024年政策带动的增量零售额财政对于消费的撬动作用,这里有四
点注意:(1)财政乘数分为汽车、家电、家居以及总规模四个维度计算,对25年新增
3类数码产品进行了规模估算;(2)撬动分为总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总量为资金补贴的
零售额总量,增量则为补贴资金额外撬动的零售额规模;(3)财政乘数默认为中央财
政支出,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财政资金,央地按照9:1划分;(4)据社零数据,政策发力
效果从9月开始显现,24年增量零售额测算时统一分为1-8月和9-12月两个阶段。 2.1 汽车:财政乘数1.8,25年需中央财政补贴1,500亿元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约863亿元,带动汽车零售额9,200亿元,
带动增量零售额约1,291亿元,总量财政乘数约为10.6,增量财政乘数约1.8。预计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规模超过1,130万辆(报废更新超过53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600
万辆),需要中央财政资金约1,500亿元,带动汽车销售额1.6万亿元。汽车以旧换新分为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两个方面,根据各区域汽车更新补贴细则
估算,报废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燃油车补贴 1.5万元;置换购买新能源车补贴1.3
万元,购买燃油车补贴1.1万元。据商务部披露:换购新能源车的比例超过60%,央地补贴占比为9:1。测算得到汽车以旧换新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约为862亿元,而据商务部
披露:汽车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亿元,中央财政总量乘数约为10.7。 1-8月汽车类社零同比增速为-2.4%,9月起汽车类社零当月同比增速为+0.4%,明
显改善,9-12月复合同比增速为+2.8%。用占比法计算,2019-2023年9-12月汽车类社
零占全年的比重均值约为59.8%,而2024年9-12月占比约为64.0%,较季节性水平多
出约1,291亿元,中央财政增量乘数约为1.8。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的扩围在于将“国四”纳入补贴范围,并将新能源汽车报
废范围由2018年4月30日后移至12月31日之前,即范围增加2011年7月1日-2012
年6月30日期间登记的汽油乘用车、2013年7月1日-2014年6月30日期间登记的柴
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2018年4月30日-12月31日期间登记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
分别约为1,486、11、102万辆。考虑到自然损耗,假设损耗率为5%,则扩围待报废
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分别约为1,412、97万辆。 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底,国三及以下标准的燃油车保有量为1,370.8万辆,车龄
超6年以上新能源车保有量约为83.7万辆,则2025年符合报废标准的乘用车规模约
2,670万辆。按照2024年的报废率20%(符合报废标准的乘用车为1,450万辆,报废更
新290万辆),测算得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规模约为530万辆,所需中央财政资金约为
860亿元。 置换更新从9月开始,四个月时间置换更新超370万辆,为防止各地补贴内卷化,
2025年细则规定置换更新购买燃油车、新能源车补贴分别最高不超过1.3、1.5万元,
相较2024年整体补贴力度或将减小,推算2025年置换更新约为600万辆,所需中央财
政资金约630亿元。预计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零售额约1.6万亿元,按2024
年增量财政乘数,推算得2025年政策拉动汽车类零售额增量约为2,680亿元。2.2 家电:财政乘数2.0,25年需财政资金约555-1,100亿元 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八类家电销售2,400亿元,增量零售额约835亿元,中央财政
资金使用412亿元,占1,500亿元资金比重为27%,总量中央财政乘数为5.8,增量中
央财政乘数为2.0。预计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12类家电零售额约6,471亿元,所
需中央财政资金约 555-1,100 亿元,增量拉动零售额约 1,126-2,200 亿元。24 年以旧换
新带动八类家电销售2,400亿元,对应补贴比例19%(商务部:截止10月15日销售额
691亿元,中央财政补贴131.7亿元),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约412亿元。增量方面,2024
年 8 月全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由前值的-2.4%迅速转变为+3.4%,而后
持续保持高增速,9-12月增速分别为+20.5%、+39.2%、+22.2%、+39.3%。9-12月家电音像器材类社零1-8月的比重约为73.5%,2019-2023年季节性水平约为58.5%,在家电
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音像器材类销售较季节性多出约 835 亿元,中央财政资
金约增量杠杆系数约为2.0。2025 年家电以旧换新扩围:(1)在2024年的8类家电基础上,增加4类家电(微
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共计支持 12 类家电以旧换新;(2)每位消费者每
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不超过2,000元,空调产品由2024年的1件增加至最多3件,
2024年享受过家电补贴的个人消费者,2025年同类家电产品可继续享受补贴。 根据上一轮家电补贴经验测算家电置换需求,2009-2011 年家电以旧换新共置换了
5 类家电共9,248万台,占当时家电保有量13.4亿台的6.9%。商务部公布“2023年冰
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的家电保有量超过了30亿台”,“ 2024年家电以旧换新活
动购买了八类家电 5,600 万台”。按照上一轮家电以旧换新的置换占比,本轮家电置换
的规模约为2.07亿台,2024年置换了5,600万台,则未来置换需求为1.51亿台。2024
年的家电销量5,600万台和销售额2,400亿元,计算得家电销售均价约为4,285.7元/台,
对应潜在需求的销售额约为6,471万元,补贴比例19%,测算得未来潜在家电置换需求
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约1,110亿元,若分两年完成,则预计25年财政补贴为555,带动增
量家电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约1,126亿元。2.3 家装厨卫“焕新”:25年需中央财政资金630亿元 家装厨卫“焕新”方面,销售额约1,200亿元,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约189亿元,总
量中央财政乘数为6.35,增量中央财政乘数约为0.5。预计2025年所需中央财政资金
630亿元,带动销售额约4,00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主要涉及到商品零售中的家具
类,对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的影响较小,地产对于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社零的作用更大,
所以在测算家装杠杆率时,仅计算家具类社零。9-12月家具类社零总额占1-8月的比重
约为72.7%,季节性(2019-2023年)比重约为63.4%,2024年9-12月家具类较季节性
水平多出91.5亿元,增量中央财政乘数约为0.5。这里增量财政系数小于1,主要受到
统计口径的影响,一是家装厨卫“焕新”影响的行业不仅限于家具类,二是“限额以
上”限定了统计主体范围(年主营业务收入批发业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500万元以
上、住宿餐饮业200万元以上)。假设按照2024年焕新推进节奏,预计2025年带动销
售额约4,000亿元,所需中央财政资金约630亿元,增量带动家具类零售额约315亿元。2.4 三类数码产品:25年需中央财政资金1,261亿元2025 年 3类数码产品所需财政资金为1,261亿元,带动零售额约1.2万亿元。2025
年购新补贴扩围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售价不超过6,000元),
按售价的15%给予补贴,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假设补贴下3C消费电子增速与家电
增速一致(24年9-12月家电类社零复合增速约为30%),推算得2025年手机、平板、
智能手表手环销售额分别为39,700、2,860、6,100亿元,据中国信通院、IDC等第三方
公布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不同价位销量占比数据,测算得 2025年数码产品所
需财政资金补贴约为1,261亿元,带动零售额约1.2万亿元,带动25年通讯器材类社零
增加约1,580亿元(假设25年提速20pct)。2.5 总规模:财政乘数1.5,25年中央财政资金约4,500-5,000亿元
2024年中央财政用于消费品以旧换的资金规模约1,464亿元,带动社零总额约1万亿元,拉动汽车、家电、厨卫家居“焕新”的增量零售额合计约为2,470亿元,拉动社零约0.5个百分点,增量中央财政乘数为1.5。预计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资金约4,500-5,000亿元,其中汽车1,500亿元、12类家电550-1,100亿元、数码电子产品1,26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630亿元,带动增量零售额约9,000-1,0000亿元,带动2025年社零约1.2-1.4个百分点。
历史上,我国经历了4轮消费品补贴政策,涉及汽车和家电两个行业,汽车类有
车购税补贴、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三个方面,家电类为家电下乡和家电以
旧换新两个类别,前两轮均在被动去库阶段展开直至经历完整的库存周期到主动去库,
第三轮补贴位于主动去库阶段,最近一轮库存周期尚不明晰,位于地产机制向下、出
口机制向上的磨底的弱补库阶段。财政资金支出一般在每轮第二年达到最高,预计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资金支
出占比0.35%创历史新高。2009年财政补贴资金占GDP比重约为0.16%,对应第一年
2024年占比为0.11%,2010年占比0.24%为历史最高,据前文测算2025年财政资金约
5,000亿元,预计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资金支出占比0.35%,创新历史新高。具体行业看,汽车和家电类在政策结束后2-3年后政策的透支作用得以减缓,增速
中枢分别下移15、10个百分点。限上汽车类零售同比由2008年的+25.3%(2006-2008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9.4%)拉升至2009年、2010年的+32.3%、+34.8%,而 2011年汽
车类社零同比陡降20.2pct至+14.6%,2012年再度下滑6.3pct至+7.3%,2011-2013年复
合增速为+10.7%,较政策时期+33.5%下降 22.8 个百分点。2015-2017 年车购税补贴减
缓了汽车消费增速下滑的节奏,三年复合增速约为+7%,而后增速逐年下滑至负增,
新能源车补贴以及2022年车购税补贴促进增速小幅抬升增速,直至2024年的消费品以
旧换新政策,2022-2024年复合增速为+2%。 家电方面,2009 年限上家电与音像器材类社零同比没有产生明显增速,反而由
2008 年的+14.2%回落 1.9pct至+12.3%(2006-2008 年度复合增速为+18.9%), 而社零同
比由2008 年的+21.6%回落 5.7pct 至 2009 年的+15.9%,家电类相对整体下滑的消费增
速回升 3.8pct。而后 2010 年、2011 年家电与音像器材类社零同比增速分别 27.7%、
21.6%,2009-2011年复合增速为+20.3%,较2006-2008年提升1.5个百分点。家电类政
策结束后的 2012-2014 年,家电类社零同比分别回落至+7.2%、+14.5%、+9.1%,复合
增速为+10.2%,较政策期间下滑10.1个百分点。 从社零总额来看,消费品补贴在政策执行期间对有下滑趋势的社零增速起到托举
作用,政策效果在第二年集中兑现,但治标政策对消费有透支作用,且难以阻挡消费
增速中枢的下移。2009、2010 年社零增速分别为+15.9%、+18.8%,政策效果在第二年
集中兑现,2009-2011 年间社零复合增速为+17.7%。但之后消费增速中枢一路下滑,
2012-2014 年复合增速+13.2%,下滑 3.5 个百分点。2024 年社零同比为+3.5%,消费品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约0.5个百分点, 预计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约1.8个百分点。 结合2024年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出口表现(全年增速+5.4%)是2024年经济表现
的一大亮点,消费和投资则更多依赖政策支持,7月底“两新”政策细则颁布以及9月
底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形成全年GDP增速呈“U”型实经济增长目标。而2025年
外需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完成全年经济目标需要消费和投资情况,政策的重要性更为
凸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能短时间内支撑消费增速,但长期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居民
收入及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实现可持续的内
需增长。 本文梳理了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细则与25年扩围的变化,以及各省市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成果与25年政策接续情况。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截止年底资金已基本使用完毕,整体带动零售额超1万亿元,拉动全年社零0.5个百分点,增量
中央财政乘数为 1.5,整体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好。区域层面,湖北、四川、河北等表
现较为突出,分别带动消费超过785、761、699亿元,根据“激励相容”原则,上述地
区在2025年或将受到更多的资金倾斜。 接着,我们测算了 24年各补贴类别的财政资金规模、增量零售额规模、以及财政
乘数,以及25年潜在的补贴规模、所需财政资金。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增量零售
额合计约为2,470亿元,拉动社零约0.5个百分点,增量中央财政乘数为1.5。预计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资金约4,500-5,000亿元,带动增量零售额约9,000-1,0000亿
元,带动2025年社零约1.2-1.4个百分点。 最后,简单复盘我国经历的4轮消费品补贴政策,测算财政资金占GDP比重在第
二年达到最高(10年占比0.24%历史最高),预计25年占比约0.35%创历史新高,政策
的透支作用在政策结束后2-3年后得以减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能短时间内支撑消费
增速,但长期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居民收入及预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结构
提升消费体验等方面实现可持续的内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