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由于大体积(宏观)吸入口咽或胃内容物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它不同于化学性肺炎(chemical pneumonitis),后者是一种由胃酸或胆汁等非感染性物质引起的肺部炎症。以下是吸入性肺炎的关键概念、病因、诊断和治疗要点。
一、关键概念与病理机制
微吸入与宏观吸入:
微吸入(Microaspiration): 正常人睡眠时也会发生,但通常不引起症状。
宏观吸入(Macroaspiration): 涉及较大体积的物质(如感染的口咽或胃内容物),是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相关解剖与免疫特性:
正常的肺部微生物组通过免疫调节维持稳定。
疾病状态下,宏观吸入会导致微生物平衡破坏,触发正反馈环路,导致单一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的过度增殖。
病原体转变:
过去主要为厌氧菌(如类杆菌),现更常见为需氧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假单胞菌)。
二、风险因素
吞咽功能障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痴呆。
误吸风险增加:吞咽困难、胃肠道动力障碍。
意识受损:
中毒、麻醉、药物(如抗精神病药、麻醉剂)。
机械通气与胃管:
长期卧床、胃管、经口喂养(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
其他风险:
年老体弱、长期住院或护理机构、免疫抑制。
三、临床特征
症状:
急性发作:咳嗽、发热、气促。
体征:肺部湿罗音、呼吸窘迫、低氧血症。
影像学:
胸片或CT显示受重力影响的肺段浸润(如仰卧时的下叶后基底段)。
鉴别诊断:
化学性肺炎(非感染性)、肺水肿、阻塞性肺炎。
四、诊断要点
临床病史:
识别误吸事件(如吞咽困难)。
病史结合影像学特点。
实验室检查:
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用于识别病原体)。
影像学:
早期胸片可能阴性,CT可进一步确诊。
五、治疗
抗生素选择:
社区获得性吸入性肺炎:
首选药物: 阿莫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厌氧感染高风险: 加用克林霉素。
医院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覆盖需氧菌和多重耐药菌(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
治疗持续时间:
无并发症:治疗 5-7 天。
并发肺脓肿或胸腔积液:延长治疗时间。
化学性肺炎:
无需常规抗生素,除非怀疑二次感染。
不推荐的治疗:
不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六、预防
吞咽评估与干预:
吞咽功能评估,早期康复训练。
进食时使用半卧位、机械软食物和浓稠液体。
口腔卫生:
氯己定漱口水在高危患者中可能有效,但需权衡风险。
药物干预:
ACE抑制剂: 改善咳嗽反射。
硝苯地平: 在某些患者中可预防误吸。
避免诱发药物:
如抗精神病药、过量镇静剂。
术前禁食:
手术前禁食8小时,避免紧急手术期间的误吸。
快速记忆法
诊断要点(RISK):
R: Radiographic findings (影像学特点)。
I: Infection history (感染高危病史)。
S: Swallowing dysfunction (吞咽功能障碍)。
K: Known risk factors (既往明确的危险因素)。
治疗路径(ABC):
A: Antibiotics first (抗生素首选)。
B: Balance risks (权衡需氧菌与厌氧菌感染风险)。
C: Consider complications (关注并发症,如脓肿)。
预防策略(SAFE):
S: Swallow evaluation (吞咽评估)。
A: Avoid sedation (避免镇静药物)。
F: Feeding upright (进食时保持坐姿)。
E: Ensure oral care (确保口腔卫生)。
七、总结
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需根据感染环境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过度治疗。预防是管理吸入性肺炎的关键,尤其在高危人群中加强吞咽功能评估和口腔护理是有效的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71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