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由感染(如空肠弯曲菌)、疫苗接种或手术等触发的自身免疫性外周神经疾病。其特点包括单相性发作、病程短、自限性以及男性发病率较高。该疾病的核心机制涉及免疫介导的神经损伤,但其具体免疫紊乱过程尚未完全明确。
1. 免疫机制
分子模拟:空肠弯曲菌的脂寡糖(LOS)与神经节苷脂分子相似,通过交叉反应诱发自身抗体产生。
关键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如 GM1、GD1a、GT1a、GQ1b)在补体系统激活中起重要作用。
感染诱因:
最常见为空肠弯曲菌感染。
其他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感染(如EBV和CMV)也可能触发。
2. 电生理与神经损伤
电生理分类:
脱髓鞘型(AIDP):以髓鞘损伤为主。
轴突型(AMAN/AMSAN):以轴突损伤为主。
病理特点:
节段性脱髓鞘。
轴突变性及炎症浸润。
神经纤维水肿和补体沉积。
3. 神经损伤机制
抗体结合:抗神经节苷脂抗体结合神经元表面,触发补体激活。
补体介导:
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导致钙离子内流。
活化蛋白酶(如钙激活性蛋白酶)破坏神经元膜和轴突结构。
受损部位:
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异常,导致传导阻滞。
郎飞结:结节及旁结区域膜破坏,造成轴突退变。
4. 神经节苷脂抗体特性
抗体生成:由感染诱导,通过分子模拟机制生成。
抗体亚型:
不同抗体特异性(如 GM1、GD1a 和 GQ1b)决定临床亚型表现。
例:抗GQ1b抗体常见于Miller-Fisher综合征。
抗体水平:
急性期最高,6个月内通常消失。
持续高水平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5. 其他机制
施旺细胞损伤:补体激活造成旁结区施旺细胞损伤,引发继发性轴突退变。
复杂抗体相互作用:不同神经节苷脂复合物影响抗体结合及病理效应。
快速记忆口诀:
“感染-抗体-补体-损伤(IABC)”
I(感染):空肠弯曲菌等感染触发免疫应答。
A(抗体):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通过分子模拟生成。
B(补体):补体激活,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
C(损伤):轴突、郎飞结和施旺细胞结构破坏,导致传导阻滞和神经退变。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2-024-00580-4?utm_source=twitter&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organic&utm_campaign=NRRJ_2_SJB_nrdp_editorial_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