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休克的四击模型及液体管理的五个阶段
ROSE模型(Resuscitation, Optimization, Stabilization, Evacuation)描述了患者在液体复苏过程中的累计体液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患者入院时通常处于低血容量状态,通过液体复苏(早期充分液体管理,EAFM)恢复至正常血容量,但可能发展为液体过载(Hypervolemia)。之后,通过去复苏(De-escalation)和晚期保守液体管理(LCFM),患者再次恢复至正常血容量,并进一步通过目标导向的液体清除(LGFR)实现液体平衡。如果去复苏过于激进,可能导致低灌注(Hypoperfusion)的风险。
低血容量时:由于血液输送障碍,氧气(O₂)无法进入组织。
高血容量时:由于间质性和肺水肿、肠道水肿(导致肠梗阻和腹腔高压),氧气(O₂)因扩散问题无法进入组织。
监测指标:
容积性前负荷指标(如GEDVI、LVEDAI、RVEDVI)优于压力性前负荷指标(如CVP、PAOP)。
血管加压药:在去复苏阶段,为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腹腔灌注压(APP)>55/45,可启动或增加血管加压药。
Swan-Ganz肺动脉导管(PAC)测量的部分指标已被淘汰。
图B:液体积聚综合征(FAS)和全球渗透性增加综合征(GIPS)对终末器官功能的潜在影响
液体积聚综合征(FAS)(即以往称为液体过载)和**全球渗透性增加综合征(GIPS)**可对终末器官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腹腔相关并发症:
腹腔隔室综合征(ACS)。
腹腔灌注压(APP = MAP - IAP)下降。
腹腔内高压(IAH)。
肺和心功能:
肺外液体指数(EVLWI)增加。
心指数(CI)下降。
心输出量(CO)受限。
其他系统影响:
肾脏:肾血管阻力(RVR)增加,滤过率(GFR)下降。
脑部:颅内压(ICP)升高,颅内隔室综合征(ICS),脑灌注压(CPP)下降。
眼部:眼内压(IOP)升高,眼隔室综合征(OCS)。
指标和工具释义
以下为文中相关指标和工具的定义和用途:
容量和灌注指标:
GEDV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
LVEDAI(左室舒张末面积指数)。
RVEDVI(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PPV(脉压变异)。
SVV(每搏变异指数)。
肺功能指标:
EVLWI(肺外液体指数)。
PF比值(PaO₂/FiO₂)。
生物阻抗分析(BIA):评估细胞外水(ECW)和细胞内水(ICW)比例。
VExUS评分:通过超声评估静脉充盈状态,用于判断液体积聚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ROSE 模型(Resuscitation, Optimization, Stabilization, Evacuation)是一个动态液体管理策略,适用于重症监护患者。该模型指导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状态调整液体治疗,分为四个阶段:复苏(Resuscitation)、优化(Optimization)、稳定(Stabilization)、清除(Evacuation)。
ROSE 模型的四个阶段详细说明
1. Resuscitation(复苏阶段)
目标: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器官灌注,挽救生命。
时间范围:数分钟到数小时。
生理背景:患者处于“第一击”状态(初始损伤,如低血容量性休克)。
重点治疗:
早期液体复苏,使用 30 mL/kg/h 的平衡晶体液,或根据患者反应进行快速液体推注(4 mL/kg,在 5-10 分钟内完成)。
遵循国际脓毒症生存指南(SSC)。
复苏触发条件(液体复苏的指征):
血流动力学指征:
平均动脉压(MAP) < 65 mmHg。
心指数(CI) < 2.5 L/min/m²。
中心静脉压(CVP) < 8 mmHg。
肺动脉楔压(PAOP) < 10 mmHg。
动态监测指征:
脉压变化(PPV)或每搏变异指数(SVV) > 12-15%。
被动抬腿试验(PLR)阳性(提示患者有液体反应性)。
代谢指标:
血乳酸 > 3 mmol/L。
容量指标:
GEDV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 < 640 mL/m²。
RVEDVI(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 80 mL/m²。
2. Optimization(优化阶段)
目标:防止液体过载,维持器官灌注。
时间范围:数小时到数天。
生理背景:患者进入“第二击”状态(缺血-再灌注损伤)。
重点治疗:
避免“液体爬升”(Fluid Creep)。
逐步调整液体管理,达到液体平衡(零平衡)。
优化触发条件(液体管理的指征):
血流动力学指征:
MAP/APP > 65/55 mmHg。
CI > 2.5 L/min/m²。
动态监测指征:
PPV 或 SVV < 12%。
PLR 测试阴性。
容量指标:
GEDVI:640–850 mL/m²。
LVEDAI(左室舒张末面积指数):8–12 cm²/m²。
腹腔内压(IAP) < 15 mmHg。
3. Stabilization(稳定阶段)
目标:维持内环境稳态,逐步实现液体负平衡。
时间范围:数天到数周。
生理背景:患者进入“第三击”状态(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
重点治疗:
开始保守液体管理(Late Conservative Fluid Management, LCFM),晚期保守液体管理 (LCFM) 定义为 ICU 住院第一周内连续 2 天出现负液体平衡。
减少液体正平衡引起的并发症。
稳定阶段触发条件(开始液体减少的指征):
血流动力学指征:
MAP/APP > 65/55 mmHg。
PVPI >3和
PF 比值(PaO₂/FiO₂)< 150。
动态监测指征:
PPV 或 SVV < 12%。
PLR 测试阴性。
容量指标:
GEDVI:>850 mL/m²。
EVLWI(体外肺水指数):>10–12 mL/kg PBW。
4. Evacuation(清除阶段)
目标:去除多余液体,减轻容量负荷,促进器官恢复。
时间范围:数周到数月。
生理背景:患者处于“第四击”状态(液体过载综合征)。
重点治疗:
积极液体清除(Late Goal-Directed Fluid Removal, LGFR),通过超滤或药物实现负平衡。
停止液体清除的指征:
血流动力学指征:
MAP < 55/45 mmHg。
PPV 或 SVV > 15%。
代谢指征:
血乳酸 > 2.5 mmol/L。
ICG PDR(吲哚氰绿清除率)< 14-16%。
快速记忆技巧
ROSE 模型四阶段核心要点
"救命-优化-稳定-清除":
Resuscitation(救命):迅速补液,恢复灌注。
Optimization(优化):精细调整,防止液体过载。
Stabilization(稳定):液体负平衡,维持稳态。
Evacuation(清除):移除过量液体,促进恢复。
液体管理指标记忆法
MAP-乳酸-CI 记忆法:
MAP:< 65 mmHg 表示需复苏;> 65 mmHg 可稳定或清除液体。
乳酸:> 3 mmol/L 需要紧急补液;< 2 mmol/L 表示清除终点。
CI:< 2.5 L/min/m² 需补液;> 3 L/min/m² 表示器官灌注已恢复。
动态评估工具
PPV 和 SVV 动态监测:
> 12%:提示需要液体复苏。
< 12%:提示液体不敏感,可逐步减少液体负荷。
总结
ROSE 模型通过动态分阶段的液体管理方法,为重症患者提供了明确的治疗方向。结合动态监测工具(如 MAP、乳酸、CI 和 PPV/SVV),能够在不同阶段有效调整液体治疗策略,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34-022-06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