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将“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大规模个性化教学,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小学,于2024年11月18日,有幸邀请到朱晓宏教授,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师教育、德育原理的贡献研究颇多。朱教授为青年教师带来《人工智能背景下重新理解教书育人》相关讲座,一同探索在AI浪潮中,教育应该如何守正创新,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首先谈到人与书的关系,朱教授从三个视域进行阐述,从历史视域角度,人从口口相传到部分表意文字再到完整表意文字。从哲学视域角度,人运用符号创造了文化。最后从教育学视域角度,书不仅是知识传授与学习的媒介,更是文化传承、思维启迪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其次谈到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经验传承-个人生活-人类延续。朱教授说到“书写文字”是经验传承的载体。经验又来源于个人生活和种族生活的全部经验。最后说到人类延续,教书的意义更是在于教会学生生存,不被未来趋势所替代。育人有两种情况,一是读书成人,二是教书育人,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后者,教会学生不会的知识和传递人类经验或者人类文明。不同时代要对育人有更全新理解。
最后谈到师者何为:教书即育人,朱教授引用古文“传道授业解惑也”应该根据自己所教授学科,找到学科的“道”在哪里,找到授业的方向和目标,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阶段目标。让我们清晰认识到教书与育人是共融的。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保护好学生的想象力。
朱教授的教导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教书育人的真谛,也为我们指明了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牢记她的教诲,不断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训最后,德育处肖校长进行了总结,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肖校长提到了10月底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学生身心健康、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等典型项目场景应用。人工智能一定会融入到我们学校办学过程当中,推进学生人工智能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老师们要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这一过程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需要老师们持续的努力和研究。
撰稿:教学处
编辑:宣传中心
审核: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