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程 聚力同行
研思共进 科创启智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小学科学课程建设交流研讨活动顺利开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学段,小学科学教育应当积极响应与稳步落实相关要求,注重从多视角、多维度思考科学课程,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2024年11月7日,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小学举办多领域科学课程建设交流研讨活动,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小学科学教研员姚森森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院长朱晓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实验中心李雅婷博士,内蒙古扎赉特旗科学教研员刘长明老师莅临学校进行指导。
立足课堂 扎根课程
张嵘瑾老师进行《不同材料的餐具》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带领同学们共同探索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课堂上,张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材料的餐具为学生搭建感知桥梁。学生小组合作一起用眼睛看,用手摸、掂、扣、敲,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等多种形式观察。张老师不仅让同学们关注材料的颜色、轻重、硬度以及气味等,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材料的其他特性。有的小组同学敏锐的发现金属材料导热性好,而陶瓷则易碎;有的小组同学细心观察到,金属材料敲击时声音清脆,而陶瓷会显得沉闷。同学们的观察结果出现了分歧,张老师都耐心的鼓励,启发引导同学们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
专家引领 研思并进
授课结束,专家们指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和实践空间,让他们在发现和成长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积极使用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将授课内容自然地与自身生活世界建立联系,使得他们真正能够学有所用,激励学生以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同时,强调基于技术发展视域重构本课程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材料餐具出现的原因,将不同材料特点赋予餐具的不同功能与人类的需求做好衔接,并注意唤醒学生“改造”的意识,尝试建立本课同单元内其他课时的内在逻辑关系,朝向大单元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此外,专家们还强调教师的教学开展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实现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激发儿童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并在他们心中播种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将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赋能整合 科创启智
曹燕老师向各位专家汇报了园艺社团教育教学成果,学校深入开展《“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栽培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市区教科研课题研究成果。
“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栽培实践校本课程以太空种子为纽带,将航天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学生在种植太空种子的过程中了解航天育种基础理论知识、体验育种过程、学习太空种子种植技术和方法,掌握航天、农业、生物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感受科学家的工作、科学家精神。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校赋能课程整合,变革育人方式,深入开展“我与太空种子共成长”校本课程、栽培实践活动、社团实践活动,完善学校自主开发的“科学+”校本课程体系。这一课程注重课堂、课业的研究与实践,“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主要思路,突出“育人导向和国际化特色”,构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
专家们对科学教室中的各种太空植物、绿植赞不绝口,尤其是曹老师带领同学们栽培种植的各种葫芦令专家们驻足欣赏。曹老师向专家们介绍了葫芦课程,分享了园艺社刚刚被教委认定为丰台区特色学生社团的喜讯,并邀请专家们和社团团员一起设计绘制创意葫芦。
此次学校科学课程建设交流研讨活动充分实现校与校、校与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在教学理念和策略上取得突破,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展望未来,丽泽小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携手并进,学思研并进,丽泽小学科学教育当砥砺前行,为培育具备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一份力量。
撰稿:教学处
编辑:宣传中心
审核: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