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整理电脑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初中时期的毕业照,A4大小的照片上挤满了一群略显青涩的我们。时间过得太快,都来不及感叹,我们均已到了不惑之年。最近一次看到这一张照片还是在“老高”(初中时的班主任,由于他经久不衰的心态,后来也改叫为“高哥”)的半夜朋友圈,没想到那么多年过去了,他竟还能将其捣鼓出来,一种莫名的幸福与怀念油然而生,心情激动的我随手便给了个赞,没想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老高便回复了一句:“你们是我带的学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一届”。那一刻我不由得心生感慨,这么多年,许多年过去了,曾经在全县响当当的“名校”,如今却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好老师依然在,但好学生不多了”。这是我曾经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一位乡镇中学老师那里听到的一句感慨,或许这也是众多老师常常发出的“肺腑之言”。“好学生”都到哪里去了?有人说,到城里教育资源更加优越的学校去了;有人说,到手机游戏里去了,有人说,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的“大棚”里去了……
关于“好学生”的去向,众说纷纭,至今很多人都搞不清。如果说是被城里拔尖抽走了,那么城里的学校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为什么上千人的学校,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却不到三分之一?时不时还需要老师们三天两头地跑到家里去劝返?都说教育是一场沐光而行的遇见, 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行。而如今大多现实反映:在很多时候教育却变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家长和孩子背道而驰。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场大考,命题者——家长,解题者——教师。
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教育,就像缺了口的水桶,水再多,也难以存续。如果一个家庭不重视教育,那么这意味着孩子们可能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他们可能缺乏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奇怪的现象,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大多是不爱学习的,初中毕业甚至还没毕业就回到了家里。反之,那些看似接近“砸锅卖铁”的家庭,孩子学习反而好得出奇。为了供孩子上学,原本就略显寒酸的家庭忍痛卖了家里最重要的“劳动力”——耕地牛或马,实在没有办法父母也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奔赴浙江、东莞等地。我想这一困境,七零后、八零后的很多人感同身受。如今,那些曾经为了娃的学业“砸锅卖铁”的家庭,几乎都穿上了“新衣”,而那些曾经条件优越的家庭,大多也为了生计而踏上了北上广之行……知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这句话,饱含着她对于读书的独特见解,也是她一路走来的心灵写照。曾有人问董卿,如果只能带三件东西去荒岛上生存,你会带什么?董卿的答案是:“第一,书。第二,种子。第三,恋人。” 种子,生根发芽,让人看到希望的存在。恋人,甘苦相依,让生命充盈温暖与爱。书则是一册在手,便可获得一个精神的小宇宙,给人带来无尽的慰藉与愉悦。作家毛姆说,读书就是给自己构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人生苦短,但我们很难避开一些磕磕碰碰,甚至遭遇一些人生“劫难”,如果我们的目光只盯着苦难,人就会沉沦苦难,放大痛苦。唯有将注意力转移到乐观积极的事物上,我们的命运,才会拐弯。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问题的家庭。
当一个家庭病了,家庭中的成员或多或少都会有症状表现出来。
其中受伤害最大的,往往就是家庭中能量比较弱,或者无力保护自己的那一个——孩子。
他们不知道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无助和恐惧,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你现在可以怎么做,所以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家庭问题。
比如,一对经常吵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也会很叛逆,经常和父母作对。
但这个孩子并不是真的想要和父母作对,而是借助和父母吵架这一行为转嫁父母之间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离婚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一段感情走向失望或者破裂,作为父母,大多首先想到的是:大不了离婚。然而,婚姻的解体更多地是双方积攒了太多的失望,希望以此找到新的幸福,殊不知这种幸福却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处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性格特点 :由于家庭不完整,与其他孩子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比较少,导致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和进取精神,总感觉各方面都不如人,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只想着得过且过,想着尽快离开学校去独立生活。 离异家庭容易使孩子产生敌视心理和封闭心理,有些孩子把对父母的恨转化为对老师、同学的冷淡,甚至敌视、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有报复和攻击行为。还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把父母的离异作为参考,评价人和事,不再轻易相信别人。 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原生家庭解散后,再面对单亲父母的管教或者继父母的管教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一切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自己很不喜欢,并且很不适应这样的新家庭环境,从而开始变得叛逆。 离异家庭的孩子孩子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他们会有“离婚不光彩,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等想法使孩子不愿意和人多来往,很容易形成独来独往、不合群的孤僻性格。解铃还须系铃人,许多家庭衍生出来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幸福,还让孩子所在的班级“不得安宁”。家长们把问题抛给孩子的老师,孩子的老师纵是华佗再世,也很难做到药到病除。因此,在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不是让“问题儿童”回归正轨,而是找出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补救措施。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就业机会,很多农民选择到城市或沿海地区务工,而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家中,委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监管,从而形成了留守儿童。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造成应有的“教育缺席”,留守儿童是孤独的、也是恐惧的,他们有对亲情的期望、时常回忆父母的笑脸。有时候焦躁而又失望的情感无法满足、无法发泄,长期以来的压抑聚集在心中,爆发的时候可能就像火山。 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照顾,会出现多方面的不良心理问题,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叛逆和放任等不良心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孩子会出现安全感缺乏,对于外界的感知会非常敏感,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自卑心理占据,如遇人际冲突,便会出现退缩或习惯性逃避。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从来都缺钱,缺的是一个完整的童年。 然而对于父母来说,给不了孩子“幸福的童年”,成了一道永远跨不过去的坎。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又养不起你,道尽了多少父母的心酸和无奈,可是又有谁,能理解留守儿童心里有多苦?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该由谁来填补?怎么填?短暂的答案,远远满足不了长长的横线。老人们很疼爱孩子,他们可能会很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但是却很难助力孩子的学习。孩子待在爷爷奶奶身边,学习上没有人督促,没有人过问,孩子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成绩下滑,态度不端正。在做错事的时候老人们也可能不忍心去教育批评他们。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很有可能会下降,也会使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当今社会,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是二胎政策出台后,家长们依然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在该教育的关键时期不教育,放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特别看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非常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家庭对孩子的所有需求全部满足,体现得没有原则,没有底线。长期的纵容,置之不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孩子的“翅膀”也越来越硬,等父母反应过来时,却已变得措手不及,无可奈何。只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那里,然而现在的孩子不要说责罚,就连话语过重对于老师来说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怎敢大意。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把回到解放前。这样的教育案例比比皆是,谁又敢轻易拿自己的生活作赌注,毕竟许多老师已经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生活的种种不依不饶,不求锦衣玉食,但求布衣常存。教师这个行业本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服务行业。虽然,近几年来对教育的惩戒问题,国家也在逐渐地进行了调整,但这个尺度问题依然是许多老师难以拿捏的问题。
“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是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强调通过严厉的管教和体罚可以培养出孝顺和优秀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追溯到古代,认为通过严厉的惩罚可以让孩子记住教训,从而成为更好的人。
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教师不能触碰的红线。然而由于家长对一些“惩戒教育”的过分解读,让教师深陷泥泞,孩子在校稍微受点委屈便要让教师付出舟车劳顿的代价……
教育界有句话:“跪着的老师,永远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如果老师长时间地畏首畏尾、卑躬屈膝、缺乏威严和自信,无法正常管教学生,那么学生也很难培养出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有骨气、有个性、全面发展的“站着的学生”。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述: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的启蒙教育中就有戒尺,虽说不常用,但也说明必要时,还是会用的。还有比戒尺更严厉的教育惩罚———罚跪,不常用,但也会用。
在小编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如果做到扬长避短,还得是家校齐心,只有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做到双向奔赴,才能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