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今天下午,我按照正常的时间去接女儿放学,但她出校比平时晚了十分钟左右。我问她是不是在后面打扫卫生,她说没有。接着我又问她为什么今天出来的有点晚,她回答说:“走慢了一些,所以就来得迟一些。”
之后,我便没有再追问,她也没有再说什么,但我却大致猜到了一些原因。早上她和我说今天要进行数学期中模拟,估计是成绩出来了,自然是不理想所致。
回到家后,女儿打开电视机,像往常一样入迷地看着她最爱的法制栏目,我以收拾家里的为由趁机偷偷地将她的拿到书房里打开并找到了那种“神秘”的数学试卷,错了三题,每题3分,最终成绩是91分。
其实对于我来说91分已经很满足,但问题是这三种题型是上次家庭作业中出现过的题型,只是变了数字而已,不应该错啊,上次作业本上显然是对的,等到她看完电视后,我拿去问她是不是时间不够,她却说是不会做。这时候我才知道,上次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她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
学习上欠下的“纠错债”迟早是要还的,只是早还与迟还而已。
之所以孩子会通过搜答案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疑惑”,是她太在乎结果的完美性,亦或是害怕出错我们会批评。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种避开出错的行为只会让自己一错再错下去。
我们许多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犯错,希望他们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其实这样会害了孩子,犯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机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其实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一次修行。
01.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与成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次的挫折,往往能使我们进步;一次的成功,也就意味着更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在等待着你去挑战。
有时候人生中最重要的并非胜利或者失败,而是在失败和挫折中锤炼出的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
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在无数次试错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找到那把正确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孩子年龄小,正处在迷茫、懵懂、无知的年龄,很容易犯错误。孩子们需要通过尝试、犯错误、改正错误来逐渐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和技能。犯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学习、锻炼和提升能力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孩子犯错,就限制他们的尝试和探索。
创新往往需要打破常规、敢于尝试。然而,如果孩子们在犯错时受到严厉的惩罚和打击,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兴趣。这种现象在学校里表现最为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不会主动去思考,究其原因,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有难题也不敢轻易拿去问老师。
02.有包容和接纳的态度
《论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我们许多家长却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自然也就过分关注孩子的表现,希望他们能够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成为完美的人。这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心态往往导致孩子们害怕犯错,担心受到批评。由此,孩子做每一件事都会变得小心翼翼,一旦出错便会觉得罪不可恕。
这种心理压力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情绪稳定,甚至可能引起心理问题。长久下去,孩子的抗压能力也会变得极低,生活中或学习上稍微遇到点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甚至会做出危及生命的举动,细思极恐。
小错不容犯,或许会为大错埋下伏笔。孩子在成长中犯错,往往是进步的契机。在一次次犯错与改错中,孩子知道了是非曲直,懂得道理,这些错往往成为日后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可是不容犯错,孩子往往就少了这样一份独特体验与深刻感悟,在日后生活中,往往会犯低级错误,进而酿成大错。
我们需要允许孩子犯错,如果我们能够在孩子犯错后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他们就会逐渐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信心。
这样的孩子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会更加从容和自信地迎接每一个机遇和挑战。
此外,允许孩子犯错还能够促进家庭氛围的和谐和亲子关系的融洽。当我们在孩子犯错时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时,孩子们会感到被尊重和信任。这样的家庭氛围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够让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和紧密。
03.允许犯错,但不纵容犯错
我们所说的允许孩子犯错,是要建立在知错能改且同样的错误不能一错再错的基础上,并非是一味地宽容,过度的宽容就会变成纵容。
父母的纵容只能让孩子更加天马行空、为所欲为,从而变得任性堕落,或是胆小、懦弱。
比如有一位刚上初中的孩子虽然成绩很优秀,但在吃饭的时候,不管是否有客人或长辈在,不管座位上有多少贵宾,他都会把自己喜欢的食物端到自己面前。父母唯恐他吃不够,对他的不礼貌举止不但不制止,反而还帮着他端菜。日常生活中,男孩也非常没礼貌,自私自利,对别人也漠不关心。父母知道这些事后,不但不给予引导,反而还在别人提醒时,面露不悦,心想:“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宽容。”而他们唯一津津乐道的就是孩子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是本末倒置,礼仪、诚信、关爱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而一个不懂礼仪,不关心他人,不讲诚信的人,即便他掌握再多的科学知识,也势必会在日后的发展中受挫,更可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李玫瑾教授在说打骂教育的时候,讲到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跟家长大哭大闹撒泼打滚时,家长必须要在这个时候严厉管教孩子,因为此时,孩子可以通过大哭大闹来要挟家长,但当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孩子威胁家长的花样和手段会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极端。有的孩子会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以此来威胁家长。孩子在这个年纪,思想并不成熟,总是做极端的事情,这更需要家长的严厉教育,让孩子混沌的思想保持清醒。
教育就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犯错、改错、成长。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
我们应该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用严厉的惩罚来压制他们。
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耐心地询问他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机,更好地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自我反省和承担责任的过程,孩子们可以逐渐培养起责任感和自律精神。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孩子们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很多时候,错着错着,慢慢就对了。
END
免责声明: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均为阅读效果所需,尊重原创,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