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周末,我对班上几个近期状态平平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去了回来感触很多,初二的家访和初一的家访所见所闻所感大不一样。
初一去家访,大部分家庭还是比较和谐的,妈妈疼、爸爸爱,家里一片温馨。
初二去家访,完全变了天,比如: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学会了“叛逆”,一进屋,我还没来得及坐下,妈妈们对孩子的各种“揭秘”一波接着一波,孩子们的白眼一个接着一个。
然而,我更注意的是,坐在边上的爸爸似乎跟没事人一样,只是静静地听,终究是一言不发。
家访中,我要么很难插嘴,要么讲话都要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说话不当会搞得各家“鸡犬不宁”,以至于有些家访变得毫无意义。
很多初中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当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孩子似乎变了很多:个子突然长高了,突然变得闷闷不乐,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也不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父母了;还时常会拿着小镜子照来照去,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形和穿着。
甚至父母说什么,他们总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还经常说:“什么都不懂,懒得跟你说。”“你不明白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那个性情温和、听话的乖孩子一下子就好像变成另一个人了呢?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正是代表他进入青春期了。
在养育孩子的旅途中,青春期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与煎熬的时期。
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关键阶段,身心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
而对于父母来说,这一时期需要调整教育方式,学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孩子相处。
从多年的带班经验总结得出:带孩子的大部分是妈妈,在青春期碰壁的也还是妈妈居多,爸爸成了“老好人”,妈妈成了“唠叨女”。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越是焦虑,越容易碰壁,因为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妈妈不会沟通,孩子就很难听进去。他们极其想摆脱家长的束缚,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反而更愿意听老师的。
聪明的妈妈,在孩子的青春期适当地“闭嘴、远离”并非冷漠无情,而是一种福气,因为“硬碰硬”只会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甚至彻底输掉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适当地让位给爸爸来引导,会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这样一来,自己既能得到解放,又能让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何乐而不为呢?
01. 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 。一般地说,女孩比男孩青春期开始得早,结束得也早。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从他们所要应付的各种问题来看,青春期也是一个负担很重的时期。青春期是过渡时期,少年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环境可能不断把一些由成人来办理的事项交给他们去办理,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但这些负担是他们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负担,日后不可能成熟。他们要应付由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的发育成熟,特别是性的发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及问题,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他们必须在抛弃各种孩子气、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少年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此外,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
02. 孩子进入青春期具体有什么表现?
青春期的娃呀,就跟个定时炸弹似的,暴躁易怒,一点就着,在父母看来,明明是为孩子好的事情,他们却要么不听,要么就偏要对着干。原本那些个乖巧、懂事的儿女,突然就变成了“圣斗士”,啥都要怼你几句。
你说要好好学习,她说:“你这话都说了八百遍了,能不能换句别的。”
你说不要看手机,她回你:“看书的时候你咋不说,刚拿起手机你就开始了。”
你想关心关心她,她指着门上的字条:“能不能尊重我的隐私,进来前请敲门好吗?”
那么,怎么辨识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了呢?以下20个小细节家长们值得注意:
01. 经常会在镜子前长时间梳头,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穿着和发型。
02. 情绪极不稳定,爱发脾气,会突然对你大吼大叫。
03. 手机不离手,QQ滴滴声连续不断,微信短信忙着回复。
04. 走神发呆是家常便饭,跟他们讲话毫无回应。
05. 吃完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允许你进去打扰。
06. 书包的夹层里放着与学习无关的物品。
07. 未经允许翻他们的书包,会非常生气,里面常常放着小纸条、小饰品或动漫书。
08. 越来越喜欢和同学结伴外出,甚至夜不归宿。
09. 找你要钱的次数越来越多,理由都很正当:买书、买文具、请同学吃小吃。
10. 回家基本不写作业,每次都说在学校做完了,让你不用操心。
11. 与电脑的亲密程度远远胜过你,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彻夜厮杀。
12. QQ签名越来越奇怪,天堂、地狱、成魔、成仙之类的字眼,常常会吓到你。
13. 他们带回家的电子产品等,不是你买的,借口是帮同学暂时寄放。
14. 对于上学、老师、班级之类的字眼很无感,或特别回避。
15. 家务活基本不做,对煮饭、拖地、整理房间毫无兴趣。
16. 不爱运动,也不参与亲友的聚会,却喜欢一眼不眨地盯着手机屏幕。
17. 经常撒谎、沉默,你永远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18. 穿着越来越奇怪,校服被偷偷改小,长短刚好露肚脐。
19. 不爱阅读,不看电影,不进书城,却喜欢和不务正业的小混混打交道。
20. 成绩一落千丈,最怕你去开家长会,最忌讳你跟老师打电话。
综合来说最突出的表现是五个方面:
自我为中心: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喜欢照镜子,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关注自己,变得非常自我,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
独立意识增强:孩子希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希望独立,对父母的安排和约束感到反感,内心期盼着长大,脱离父母的管束。
抵触父母: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有抵触情绪,不再和家长敞开心扉,多数时候选择沉默,甚至拒绝回答父母的问题。
心思敏感: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敏感,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而感到自卑、难过,甚至影响学业。
排斥“正统”:青春期的孩子排斥那些被老师和家长称赞的“乖孩子”,更喜欢做自己认为“酷”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缓”而不是“急”,是“疏”而不是“堵”。
03.通力合作帮孩子度过青春期“危机”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最危险的时期。
青春期,好比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对孩子,我们没有高谈阔论的假设,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是引导孩子就事论理,就事悟理,有些事情家长也给些提示,即便是批评也非常含蓄。
青春期最明显的就是孩子出现叛逆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其危害是巨大的。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案件、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作为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应该做些什么呢?
①父母要改变你所有的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到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②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尊重对待。
不要去偷看孩子日记,压制住你的那一份好奇心。即使孩子同意,也坚决不去看。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③要让他参与家庭议事。
既然孩子已经认为自己长大了,那么家里商量决定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去,做一些民主表决。这样孩子在这样的仪式中获得了参与感,获得了尊重,承担家里的一些责任,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④善于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当孩子对你不尊重的时候,一定要反省反省自己在说话做事上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若有,要及时纠正。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并采纳孩子的一些好的想法,尽量满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多向孩子学习学习。
⑤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让孩子有朋友,但又不能让他跟不好的朋友同流合污。
⑥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有了对学习或者是某项运动、艺术的兴趣之后,他的内驱力自然就会得到激发,自然也就会变得自律。
⑦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孩子青春期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
⑧为他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
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多从孩子身上找闪光点,即使很少,我们也要带着放大镜去找。
比如家里人生病了,孩子也许不会表现得太明显,但内心深处一定会担心;夫妻吵架,孩子也可能会说几句,哪怕说出来不是很中听,那也是维护和平的一种表现,我们要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表扬。
04.妈妈尽量“闭嘴”,适当让位于爸爸
换了一届又一届的家长群,群里加入最多的还是妈妈,最热闹的也还是妈妈,偶尔有几个爸爸加入,那也是潜水高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直到孩子毕业,也没见几个爸爸在群里回复几句。
然而,青春期的孩子由父亲来带更合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父亲的角色和影响力: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来约束和支撑他们的成长。父亲象征着力量、勇敢、果断和坚毅,这种阳刚之气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和责任感。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父亲在孩子青春期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基调。父亲的威严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做人的底线,特别是在道德约束方面,父亲的作用尤为重要。
父亲对男孩的特殊影响:青春期的男孩在叛逆期更需要父亲的关注和正确指导。父亲能够提供更多的阳刚之气和正能量,帮助男孩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过渡。
父亲在孩子独立性和社交能力上的影响:父亲带孩子时,孩子通常会更独立,运动能力更强,且在社交方面也表现得更好。父亲通常更理性,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度保护。
父亲在情绪管理和情商培养上的作用:父亲相对理性,能够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情绪,而不是通过哭闹来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情商。
综上所述,父亲在青春期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还能帮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和责任感,同时在社交和情绪管理方面也有显著的优势。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需要家校通力合作,认真“审题”,解题思路要清晰,答题过程要严谨,规范、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一步一步来,切忌潦草待之。
END
免责声明: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均为阅读效果所需,尊重原创,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