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是一场漫长而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孩子,更是我们自己!
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孩子,无论优秀与平凡,勤奋与调皮,是孺子可教,或是摇头叹息,都是我们教书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而这每一次经历都在让我们不断成长,成长中有美好的遇见,也难免带有遗憾。
我从不敢说带出去一届学生我很成功,我很满足,因为这毕竟是几十个人组成的家庭,我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班里总是会有这样一些孩子,默默地守在教室的一角,丝毫不引人注意,即使因轮换座位坐在教室正中央坐在c位,也会让人忽略掉她的存在,唯一引起注意的就是,他站在中心位的不自在手脚无处安放、默默无言、发言没有他、表现好没有他、感觉他似乎挺怕被关注到的,不敢直视你的目光,或躲闪或游离。似乎也没有什么可拿得出来的特长,哪哪都不出众,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令人放心吧,不会惹事,更不想耀眼,也甘于这样的存在,就像一颗不够明亮、默默闪烁的星星。
这也许就是孩子们口中的“小透明”,没有“长板”,似乎也不存在“短板”,只是缺少被关注。
碰到这样的孩子,有时会默认这样的存在,但更多时候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冷不丁地叫他们起来,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打破一成不变的安坐一隅,甚至有时会刻意的让他来做点事情,我得让他明白,虽然他不出声,不说话,但我的关注一直在。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如果这金子上被盖了一堆土在上面,没人发现且挖掘,似乎这金子就要被埋葬于泥土之中。也许你也会说千里马不能只等着伯乐,要自己跑出来,没有合适的平台,然这千里马是根本没有展现才能的机会的。
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那个最能发现“金子”和“千里马”的人,需要处处留心,多份关注。
我们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有明白:你的教室里每一个不起眼的孩子,都是许多人生命中的全世界。
我能够深刻体会到孩子赋予每个家庭的生活意义,毫不夸张的说,孩子能够过得好,几乎是大多数家长唯一的愿望和寄托,是大多数家庭的奋斗目标。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都格外重视。 每一次考试完毕,家长总会焦急等待;看到了分数,会一遍遍分析;老师对孩子提出要求,会尽最大努力完成;班级群里,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仔细琢磨,生怕有言外之意……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也都牵动着家长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很多面的,你看到的很可能仅仅只是学生的某个面而已,而其他的面,可能会在合适的场合、 合适的人面前,才能展现。
胡适先生曾在《人生有何意义》里叩问生而为人的意义,并以“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总结生而为人的意义。
作为班主任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搭建多元的展示平台,让他们走出课堂,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去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要尽所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成人,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教育最忌讳的是“揠苗助长”,即违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求知欲,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
我们做班主任,好成绩是一个班级前行的一大动力系统,但也不能仅仅盯着成绩而忽视那些就差一次或两次浇水便可开放的花蕾。在班级管理中,请摘下我们的“有色眼镜”,带上“放大镜”,看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角落里的点点滴滴,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教育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美丽!
写于最后,共勉同行:
● 班主任教育是项育心的点滴工程,它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它将会石破天惊的。
● 爱生是教育力量所在,但是仅仅靠爱是不够的,只有严格有序的爱才是真爱,所以 有情、有严、有力、有度,班级就是我们的阵地。
● 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我们用业务引领人,用品行感染人,用制度约束人,用活动 凝聚力。我们坚守一方重责,我们的阳光照射每位学生的心田。
● 学生看班主任,他最看重的是你是否公平公正?你是否认真敬业?你是否对他好?每位班主任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属于自己风格的管理模式。因为只有自己 的风格和特色,才能凝聚学生才能赢得教育人生的精彩!
END
免责声明: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均为阅读效果所需,尊重原创,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