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轩】此曲只应天上有 作者:荆奇

文摘   2024-09-18 12:44   美国  
电影《西游记》,已经放映40年了。它的片头曲《云宫讯音》堪称中西音乐结合的经典,许多人说,即使是今天再听,也会禁不住激动得要流泪,该曲和电影一样,得到几代人的喜爱。不过很多人恐怕根本不知道,它的片头曲《云宫讯音》,差一点儿就被枪毙掉。

图片来自网络

请先听一遍“西游记”的片头曲,交响音乐《云宫讯音》:

https://youtu.be/T8ar-Lzql3s
1986年,以杨洁为导演,许镜清为作曲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已经完成了前11集的拍摄和后期制作。为了尽快满足观众的需求,杨洁做了一个大胆的决策,连续播出前11集《西游记》,当时杨洁对原来的主题曲《百曲千折显精诚》不是很满意,他觉得没有唱出西游记的精髓,于是决定让许镜清重新写一首2分40秒的主题曲,什么曲调,则是由许镜清自由发挥。

许镜清当时想破了脑袋,还是毫无头绪,后来有一次院子里几个民工敲着饭盆、吼着个曲调,从许镜清窗前走过,他一下就有了灵感,写下了曲子的前几句,但是后面却又写不下去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忽然梦到天上的仙女正在翩翩起舞,灵感一现,于是马上起身记下了乐谱,这段音乐就是后来《云宫迅音》里女高音的出现,白鹤仙子跳舞那段。    
许镜清当时写完曲子后并没有为它取名和写歌词,就直接写了个“西游记主题曲”作为名字。《云宫讯音》这个名称居然是后来网络上的一位西游迷给取的,许镜清看到这个名字觉得很贴切,于是启用,并延用至今。

凡是世界名曲,作曲当然是第一重要,但是配器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云宫讯音》的配器,是它的最大特色,该曲的乐器组合可分为四大块:
一是交响乐器,二是中国民乐器,三是电声乐器,四是打击乐器。
交响乐有着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意境 。

中国传统民乐,则是以悠扬、深沉著称。主要以二胡、笛子、扬琴、笙竽、阮类(大、中、小阮)为主,辅以高胡、板胡、三弦儿、唢呐等,一下子就使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味道十足。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里的板胡一拉起来,活生生的一个刘媒婆,跃然台上。当然,在《云宫讯音》里,只选用了有代表性的几种民乐。

中式打击乐,则由编钟发展来的云锣,和定音鼓发展来的排鼓,带来的是十足宫廷味儿,木鱼、梆子带来的则是青烟缭绕的仙气儿。

《云宫讯音》,一开头用的就是"银瓶乍破水将崩"般的纯西方电声音乐,以超级震撼的电音,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天崩地裂、雷鸣闪电、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石猴出世的境界,可谓相当前卫和新潮。其实它的曲调却是相当传统的中国化,全凭电声乐器制造出排山倒海的气氛。

然后又回到交响乐队,再反复女生的“啊——啊——”的主题。这个主旋律非常中国化,而且主旋律在反复中一步一步推向高潮,给人以逐渐腾飞,直冲云霄的感觉。其实它的来源就是西游记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的前奏音乐。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只用民乐,或者单纯用西洋古典交响乐,而没有电声的烘托,和民族乐队和打击乐的帮衬,哪里能达到如此震撼的音响效果?
从头至尾穿插的棒子声,使人立刻联想到骑在白马上的唐僧,挑着担子,守在旁边的沙僧 ,前有悟空,后有八戒,师徒四人跋山涉水,不畏艰苦,历经千难万险,西天取经。大家听完,无不觉得曲调的激昂很符合《西游记》的精髓。

图片来自网络

杨洁对这首主题曲非常满意,并亲自为它剪辑了片头画面,使画面和音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使人听了无不感到慷慨激昂,久久难忘。乐曲中,反复进行轻重交替,轻的时候,就轮到西洋打击乐钢片琴、钢管挂钟登场,乐曲中无处不在的木鱼、邦子,还有从西洋沙锤演绎过来的、如同一把筷子打出的沙沙节奏声,以及从中国古代编钟演化来的云锣(通常是八面或十六面锣挂在一起)等,更是国乐发展进化的经典。结尾则用西洋大镲与中国古典排鼓(可不是吃的排骨),一唱一和,进入结尾。

后半段的余音绕梁,渐入天庭般的、类似花腔女高音的无词“啊——啊——”的歌声,更是对西洋音乐的挑战,我以为比起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合唱交响乐),可以说是更胜一筹。贝多芬当初认为他的欢乐颂,如果不加上合唱歌词,就不足以表达他的世界大同的理想。而这首西游记片头曲,则是对合唱交响乐的创造性发展,更进一步达到“此时无词更有意”的境界,唱出了歌词都无法表达出的意境。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游记的片头曲《云宫迅音》,当年竟落得差点被枪毙掉的下场。不禁让人想起60多年前,中国第一首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间故事——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起初也是招来一顿斥责和批判。险些胎死腹中。

原来,西游记前11集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不但是音乐界的权威们,还是因循守旧的一些观众,对这一史无前例的中西乐器结合的创举,口诛笔伐。北京日报更是点名报道西游记片头曲,把它定义为过于“西洋化”,不适合中国的名著。这篇报道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那时期的人,包括整个社会,思想还比较保守,接受不了西洋电音,在一片喊杀声胁迫下,央视领导也开始有人对歌曲不满,议论纷纷,于是台长王枫召开专家与工作人员的会议,开始了对音乐的批判,领导们觉得中国的电视主题曲为何要用外国的乐器?专家认为用西洋电音是对古典名著的亵渎,会议最后的决定是换掉片头曲和作曲者许镜清。当杨导看到文件,丢下手上的拍摄工作,马上写了一封义正言辞的报告,霸气回怼,以死抗争地说:愿以身家性命对电影负责,如果引起社会的大范围批判,他可以单独承担一切责任。如果艺术上让我负责,就请领导不要插手过多,如果不让我负责,那我拍完片子,后期交给领导认可的任何人,你们去做后期,我就再也不管了。

杨洁力排众议坚持用《云宫迅音》作主题曲,绝不退让。

领导见杨洁如此激烈,也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替代人选,于是不得不做了妥协,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过更换的事,使《云宫迅音》最后得以保留下来,许镜清也被留下来,这才使得许镜清为西游记写的一系列插曲,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并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传唱至今。

虽然已经过去快40年了,但是这首没有一句歌词的片头曲,现在听来还是相当新潮,真是历久弥新,堪称洋为中用的音乐典范。成为几十年来无法超越的、中西乐器大集合的经典。《云宫迅音》应该是除了国歌以外,被国人听过最多的音乐之一了,说它是经典一点都不为过,真是不得不佩服杨洁导演对艺术的把控和对音乐的前膽性,还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对艺术的追求,经典的背后不仅有汗水和泪水,还有决不妥协的坚持与执着。

如果当年主题曲《百曲千折显精诚》没有被换掉,会随着西游记成为经典被传唱吗?试想一下,如果当时真的换掉了《云宫迅音》,西游记还会不会影响如此之大,可能要大打折扣呢?

那些骂人的家伙,早已石沉大海,唯有经典流芳百世。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荆奇,笔名:Duffy/肖尔,昵称:小二

北京人,1946年出生。本人虽酷爱读书写作,喜欢回忆录和人生纪实类的书籍;尤其喜欢深刻揭示人类灵魂深处的美好与丑陋的文学作品。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是《红楼梦》,外国名著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但是在我们那个年代,全社会弥漫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通信硕士。1980年初起的十年,作为访问学者和电子高级工程师,多次访美。1991年移民来美国,在硅谷电子公司担任国际项目经理,副总经理,参与创建和领导上海独资公司(副总经理)和沈阳合资公司(总经理)。2005年因病退休至今。

爱好读书、写作、音乐、滑雪、旅行和围棋。1980年起,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杂志和香港文汇报副刊等,发表旅美见闻、札记。小说《假作真时真亦假》。2016年起,出版过《他乡忆语》、续集和新续集。


海外文轩,文学世界的窗口, 文学原创的花园,我们的作者遍布五大洲,我们的读者散居整个地球。诚挚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透过这扇文学之窗,观赏用中国字绘出的万紫千红,有关生活,有关教育,有关婚姻和家庭……有关人性。



海外文轩微信公众号:overseaswindow
海外文轩网站:www.overseaswindow.com
 


敬 请 关注  欢 迎 投 稿:christychen88@gmail.com

本期编辑:深秋红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海外文轩】晨读散记 作者:刘荒田

【海外文轩】银柳 作者  陈雯

【海外文轩】从三位老人对子女海归的态度说开去 作者:海

【海外文轩】达菲,达菲,你在哪儿?作者:荆奇

【海外文轩】私人定制 台北印象——在短时间内体验最地道的风情(三)作者:西山

【海外文轩】动人的《能源厂之路》 作者:余国英

【海外文轩】鹤望蓝小说 | 岁月饶过了谁?(下)

海外文轩
海外文轩,文学世界的窗口, 文学原创的花园,我们的作者遍布五大洲,我们的读者散居整个地球。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透过这扇窗,观赏用中国字绘出的万紫千红,有关生活,有关教育,有关婚姻和家庭......有关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