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轩】南美洲的高原秘鲁游( 二)从平地到高原 作者:海云

文摘   2024-11-10 10:02   美国  
链接:【海外文轩】南美洲的高原秘鲁游( 一 )从平地到高原 作者:海云
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很多时候被称为“印加失落之城“,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古老的山”,是一座建于15世纪的印加帝国的城市遗迹,位于秘鲁南部的山里,库斯科西北方80公里处,她高高的耸立在海拔2,430公尺(7,970英尺)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

拉丁美洲的文化里,可能更多听到的是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似乎没有那么出名。这是因为印加文明没有书面的纪录,直到19世纪末期才有对于发现该遗址的纪录。

有关马丘比丘的发现者,还有个故事,讲的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宾汉姆,他其实是个玩票性质的考古学家或者探险家。一次来秘鲁雨林探险,走错路,下榻一家乡村小旅馆,跟旅馆老板一聊天,被告知不远处丛林里有古迹,他就央求老板带路前往。雨林中的山路,没走过的人是不知道有多难走,荆棘丛生,蛇虫满地,他们是手脚并用过了一道窄桥,又在地上爬行石上攀登,天快黑了还没到,旅馆老板不肯走了打道回府。宾汉姆不死心,想隔天继续走,老板还要做生意呢,不肯了。老板十来岁的儿子却自告奋勇带路。这样才让马丘比丘见了天日。1911年和1912年宾汉姆两次深入雨林中探访马丘比丘,第二次更是狮子大开口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要了专业摄影器材和摄影师团队,一队人马进去,经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刊登,马丘比丘震动世界闻名遐迩。宾汉姆运载了满满的马丘比丘的文物回到耶鲁。秘鲁几十年来一直想要追讨被运到耶鲁的国家级宝贝文物,直到奥巴马任期,奥巴马出面让耶鲁与秘鲁政府商谈,最终运回三百件文物。那句话怎么讲?落后就会挨打,不仅挨打还会被抢劫的。虽说也多亏那些识货人能让宝贝重见天日,但见了天日就变成别人的,不也是咱们汉民族曾经经历的悲哀吗?

“马丘比丘的建筑为古典印加风格,并以抛光的砌石墙作为柱体结构。城镇保存完整的三个设施则为拴日石(Intihuatana)、太阳神殿和三窗庙。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城市最初的样子,大部分建筑都经过了复原重建。”

去一趟马丘比丘,真不容易!一大早五点就起床了,六点多一点汽车开一个多小时把我们送到火车站,在那里等火车,去观看这世界新七大奇观之一,人潮汹涌,且就这么一条进山的路。秘鲁境内几乎无高速公路,只有利马首都附近有一条三百英里长的高速,所以汽车开来开去都是颠簸的老旧马路,速度都快不起来,距离在我们眼里都不长,开开却要半天。火车更是老牛拉车般的慢吞吞。就像我很小的时候在中国乘的那种慢车。时不时箜嗵一下怪吓人的,时不时又要停一下,前方有迎面火车来了,大家礼让三先似的。好在你可以尽情地观赏沿途的风景,翠绿的玉米田、潺潺的河水以及起伏的山脉……哐啷哐啷也要乘个两小时。

我开玩笑,让中国高铁过来帮忙建一下就好了,可以省去我们半天颠簸的时间。到了马丘比丘的山下,还得排队乘shuttle,那也是乌泱泱的人啊!仿佛全世界的人都来了。Shuttle沿着盘山公路继续颠簸个二十分钟左右,才到了景区大门口。在里面上上下下走一圈,怎么也得两三个小时吧。出来一看,吓死人,排队乘shuttle下山的队长到令人咂舌,在队里站了近一个钟头,天还下着雨,完全没有躲雨的地方,还不允许撑伞,只能在当地买塑料雨披,那里蚊子飞虫不少,我喷了避虫药,总算是没有大包小包的带回来。我们大约三点半左右下了山,才来得及中晚饭一块儿解决,吃好饭四点半左右上了火车,再哐啷哐啷两小时回来,我是一路睡着了,太累了。车停一睁眼才发现黑夜已然降临。上了大巴又是一小时五十分钟,到了库斯科市里的酒店,已是八点多了。

这一天花在游玩上的时间就三四个钟头最多了,花在路上汽车火车shuttle交通上的,足足有九到十个钟头啊!看一眼马丘比丘太不容易了!

但是也实在值得!进入马丘比丘遗址园区时,阴沉的天气忽然下起了雨,且雨越下越大,包包里有伞却不可以撑,只能站着淋雨,好在天气不冷,淋着也不觉得太难过,让自己分散注意力,拿着手机对着对面的山麓拍照,这才发现云雾缭绕的对面山峰好美丽,有一种神秘的魅力,就像半遮面纱的美人,露出的是清丽,遮住的是性感……

雨把我们淋湿了之后就停了下来,仿佛以此来欢迎我们,让我们从里到外都浸透这块神秘土地的气息,那种感觉很奇妙,即便后来下山时太阳出来,身上淋湿的衣服慢慢的干了,可等下山乘车的时候又被雨淋湿了,下了山,坐进餐厅里吃着美食衣服又干了,就这么干了湿湿了干,那股气息似乎始终跟着我一路而去,即便我在回程的火车上睡着了,回到酒店,却无法入睡了,脑中一幕幕都是马丘比丘,雨中的、湿润的、阳光下的、明媚的……躺在库斯科酒店的创伤,脑中的诗句如泉涌,似乎只有诗才能表达那一天的视觉和心灵的撞击:

穿过古代与现代的门洞

走近你- 马丘比丘

我来自枫叶刚红的北纬40度

闯入你苍翠青绿雨林的春天

你迎接我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

伴随着白云飘渺的时空变换

那一声滚动的响雷

宣告了即将拉开的雨季

十月的第一天

我走过你漫山石头砌成的印加古城

默默聆听风中传颂的历史乐章

坐进侏儒仆人没有顶的小屋里

定睛在那石头缝里钻出来的鲜艳欲滴的红花

思绪飞扬在古今之间

清醒与迷茫之间

层层梯田般的绿色纽带

带着我的心神飞回故里

在远隔太平洋的美丽东方

也有这样色彩斑斓阶梯形的农田

东西之间都是黄皮肤的民族

有着怎样的相似和不同

我踯躅在你那三面空窗的神庙

还有曾经祭祀太阳神的圆坛

对于天地自然的遵从和敬畏

莫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共性

印加帝国的隐忍和孤独求存

一个民族的兴衰历史

一个个圆画着人类发展的年轮

跟着这波人声鼎沸

我却听到也看到千年前的寂寥

帝王的奢侈和平民的简陋

在时间面前都一样的风化遁形

唯有这些石头和石头城遗迹

深藏在热带丛林里

等着那第一个有缘人的发现

并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观客

来做那一丝灵魂最后的交流

拥抱你,马丘比丘的万古之灵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海云,本名戴宁,英文名Nina Dai Tang,海外文轩作家协会创会主席(2012-2024),海外文轩纯文学网站创立者。海外女作家协会和纽约作家协会成员,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1987年留学美国,获美国内华达大学酒店管理学士,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曾任职美国星级酒店和硅谷高科技跨国公司,任金融财务高管。现居住美国新泽西州,做医学中英翻译,闲时用中英双语写作。

其作品《生命的回旋》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金色的天堂》获美国汉新文学奖散文类第一名;长篇小说《冰雹》曾参加第三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书稿交易笔会,获得最佳影视小说奖,并被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众多散文、小说发表在《读者》《小说选刊》《长篇小说杂志》《长江文艺》《世界日报》《侨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其长篇小说《归去来兮》被改编成电视剧剧本;短篇小说《父子的信》《母女日记》被译成英文,还著有英文短篇小说《白眼狼》,收录在第十四届十五届和十六届英文短篇小说国际会议的文集中。长篇小说《金陵公子》获台湾华侨联合会著述文艺创作小说类第一名。


海外文轩,文学世界的窗口, 文学原创的花园,我们的作者遍布五大洲,我们的读者散居整个地球。诚挚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透过这扇文学之窗,观赏用中国字绘出的万紫千红,有关生活,有关教育,有关婚姻和家庭……有关人性。



海外文轩微信公众号:overseaswindow
海外文轩网站:www.overseaswindow.com
 


敬 请 关注  欢 迎 投 稿:christychen88@gmail.com

本期编辑:深秋红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海外文轩】海外文轩“人间真情”有奖征文比赛启事

【海外文轩】一朵黄玫瑰 作者:董晶

【海外文轩】杨秋生小说 |   云一样的男人(下)

【海外文轩】现代娜拉 作者:刘荒田

【海外文轩】电影里的翻译趣谈 作者:荆奇

【海外文轩】惜花别 作者:崔淼淼

【海外文轩】小说《黑车迷雾》(下) 作者:水仙

【海外文轩】盛开在美国文学出版界的中国红杜鹃 —記美籍華裔畅销书作家閔安琪(Anchee Min) 作者:李晨晨

海外文轩
海外文轩,文学世界的窗口, 文学原创的花园,我们的作者遍布五大洲,我们的读者散居整个地球。邀请你和我们一起透过这扇窗,观赏用中国字绘出的万紫千红,有关生活,有关教育,有关婚姻和家庭......有关人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