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趁早写作100天计划”后,经常在“趁早行动”小程序上进行作业打卡,然后就了解到了趁早的整个内容体系。
就是将所有的计划分为五类: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和心流时间。
看到这个体系,我就想到了曾经看的潇洒姐的《五种时间》这本书,里面刚好也涉及到这些内容。
由于看的时间比较早,记忆早已模糊,而且当时看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再次产生重读的欲望,是因为看到一位手账博主采用了五种时间进行月计划总结,我看着很是不错,有了模仿的兴趣。
这也再次证明了读书需要靠机缘,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一本书的体悟也是不同的。
下面就来谈谈《五种时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
这篇文章将按照五种时间的定义、我的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分类一一展开。
01.
生存时间
定义:因自身能力不足和外部条件的限制,无法做到主动选择而被动处于的时间分布。
单独看这句话其实不太好理解,按照我的理解来解释一下。
和生存相关的事情有吃饭、睡觉,以及挣吃饭的钱,而吃饭和睡觉是生存时间最基本的范畴,除此之外用来挣吃饭的钱的时间就可以定义为生存时间,也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
但工作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这就叫“被动生存时间”。
与之相反的就是我享受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的很愉快,很有干劲儿,直面挑战,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升职、加薪,这种情况就属于“主动生存时间”。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的心境不同,前者处于煎熬的状态,后者很有成就感。
我们当然想要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那就必须从“被动生存时间”走向“主动生存时间”。
当我们出于生存的原因,而不得不把个人的一部分时间以劳动合同的形式兑换给他人时,我们能做就是: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为主动生存争取时间。
通过待办清单以及拆解目标的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工作,就可以留出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当我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进而提高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对工作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总之,在生存时间中,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强有力的规划来达到自由时,就会有别人规划你、占据你,要么依附于他人,要么被他人管制。
02.
赚钱时间
定义:在一天可选的时间中,用于赚钱的时间。
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看上去也不是太好理解。
第一眼看上去还会和前面的生存时间分不清,因为生存时间也是赚钱时间啊。
这里的赚钱呢,并不仅仅是实际上赚到的钱,尤其是定义里面的“用于”这个词。
它指的是:投入专门的时间去做了“赚钱”这件事,至于结果能不能赚到钱,暂时不好说,有时候需要拉长时间才能看到。
就拿读书来说吧,我们通过知识武装大脑,拥有更多的智慧和才华用于更加专业的领域,将来就能提高自身的价值,那么读书时间我认为也属于赚钱时间,还有副业也是属于这个范畴。
另外判断做什么属于赚钱时间的关键在于,这段时间是否用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期具备更大的价值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处在赚钱时间的原则是,保持核心能力循环增强,保持耐心,等待质变点的到来,因为时间不愿回报涣散和没恒心的人。
03.
好看时间
定义:安排特定时间只用于做让自己变好看的事情。
直白地讲好看时间就是对我们肉身的管理,比如健身、美容、保养、化妆、服饰装扮、医美等。
不得不说现在依然是个看脸的时代,好看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让我想到了《我才不想做家务》这本书中,让所有女性为之着迷的宁卓说的一段话:
正如潇洒姐说的:人和人的差异,总是先于思想、经历和教养,呈现于人前,铭写于身体之上。
所以,现实就是别人会通过身体呈现给我们的初印象进行打分,再然后才决定要不要继续了解我们的灵魂。
通常情况,我们对于身体的重视来自于这几个契机,第一个出现在繁忙中病倒时,第二个出现在裸体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时,第三个出现在你与同龄人的对比时,第四个就是改变自己的样子,是当下唯一能改变的现状时。
我还想到一个让我们重视身体的原因:长寿才能等到更多的机会,见证更多的可能性,才有可能成为大器晚成的人。
那么花时间关心和打造自己的肉身很有必要。
04.
好玩时间
定义:主动选择投入用以获得乐趣的时间。
很多人到老了走不动了,出不了远门了,才会感叹自己还没有做过的事情,那么好玩时间就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这种遗憾的发生。
我们可以主动投入这部分时间去体验世界的多样化,去参与别人的活法儿,去吃东西、看电影、旅行等,来兑换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
安排出好玩时间也是提高幸福感的一种方法,既然生活已是一地鸡毛,那就找寻一些乐趣来与之相抵。
好玩时间不是一种“浪费”,它更像是对未知的探索,很多不期而遇的惊喜就藏在这好玩的时间中,比如解锁了一个有趣的打卡景点、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发现了自己终生的爱好等。
好玩时间还会让我们觉得生存时间和赚钱时间有了价值,好看时间有了用武之地,生命没有虚度。
当然,投入了好玩时间,不一定真的收获好玩体验,别人推荐的景点你去了可能会觉得不过如此,这也没关系,就跟投入了赚钱时间也不一定就能赚到钱一样,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但也不必因此就关闭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好奇心才是生命力的延续啊。
好玩时间可以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永远有所期待,永远满怀热情。
05.
心流时间
定义:为获得心流体验而选择付出的时间。
心流就是对某一项活动全身心的投入,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从而达到忘我的状态。
比较像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专注状态。
由于心流是人类可知的当下体验最好、创造效率最高的极致状态,可以说,心流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幸福本身。
心流=幸福。
由此可见,去做心流事件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如果生活中有带来心流体验的事情,就需要为此开辟出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就去寻找,怎么着也要体验一下心流是何种美妙。
以上就是五种时间的定义以及我的理解。
06.
为什么按此分类呢?
有一张图比较能直观的解释这一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时间投入太过于单一的话,就会呈现这样的结果。
时间花在哪儿看得见,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本就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五种时间”只是为我们的人生面貌提供了一种选择。
生存之外的时间如何安排,我们完全自由掌握。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于投入时间的比重自然也不同,而且生命有限,深度和广度也不可兼得,只能尽量或者接近。
比如,如果本阶段不需要好看,那就可以不安排这类时间。如果本阶段需要赚钱,那就排满赚钱时间,极致地做一件事,直到它出结果。
如果希望自己的形象焕然一新,想要疯狂健身,那就可以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好看时间。
如果过去太辛苦了,就想好好放松,全部留给好玩时间也是可以的。
就像潇洒姐说的:你怎样选择都是对的,因为这是你的人生。
而我本人更希望把五种时间纳入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样会让我成为一个更加丰富有层次的人。
这也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感悟,以及未来要践行的模板参照。
写在最后
理解了五种时间的概念,我准备把自己的行为活动按此分类,如果某类时间实在太少,就有意识的进行安排。
另外,在周复盘和月复盘的时候,尝试用这种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
对于这几种时间的界定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分界线,有的事情可能同属于两种时间以上。
比如,写作这件事,既是我的心流时间也是赚钱时间,写作会给我带来忘我的体验,同时写出的文字还会产生一定的流量收益,这就兼具了两种时间分类。
涉及到多个时间的分类就是潇洒姐说的“可折叠时间”。
比如:
生存时间+好玩时间:上班路上听音频故事;
好玩时间+心流时间:用心和孩子一起创造作品;
赚钱时间+心流时间:画家完成作品;
……
折叠时间的意义是:在更少的时间里集中地做事,而不是用更多的时间涣散地做事。
时间本身是不可管理和划分的,它就像一条河流,一直在那儿流淌。我们管理时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安排生活和工作,就像把河流里的水引导到需要的地方去,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如果这篇文章带给你时间使用上的启发,点个【赞】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