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这本书把我看哭了

文摘   2025-01-08 17:36   山东  

“瞧瞧你这副德行,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的人就会把你吃掉!”

这是《素食者》这本书中的母亲对突然不吃肉的女儿说的一句话。

读完这本书,这句话在我耳边响彻了好久好久,以至于我不知道怎么来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是一个吃素的人在讲述吃素的种种益处,然而翻开这本书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本书涉及了性和暴力,读完之后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很“不自在”,我无法形容那种感受,甚至有段时间我对男性、对爱情、对婚姻生活都产生了排斥和距离感,总在想他们是不是在以这种视角去凝视你。

总之,在翻阅这本书之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01.

这本书讲了什么?

这本书是3部中篇小说《素食者》、《胎记》、《树火》的合集,这3个故事不是分割的,而是以不同的视角共同描述了同一个人,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英惠。

《素食者》是以英惠丈夫的视角讲述了英惠是个怎样的人,而他又为什么选择和英惠结婚。

开篇就让我们看到英惠在作为丈夫的男性视角下的形象,看这一部分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代入自己。

我在伴侣的眼中不会也是这样子的吧?他选择和我结婚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吗?让人一度对周围的人和生活产生了怀疑,所以我说需要谨慎。

就像艾米莉·狄金森的那句著名的诗歌:如果我不曾看到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当你被人突然这么点了一下,你就有了一些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萦绕在你的脑海里。

英惠是丈夫从这个世界上千挑万选的最适合当他妻子的人。

因为他本身普通根本驾驭不了漂亮、聪明、娇艳的富家千金,那会让他感到不自在,可是在安静少言、身材娇小、样貌平凡的英惠面前,他完全没有那种自卑感。

他们没有热恋期更谈不上倦怠期,他结婚只是因为生活里需要这么一个角色,为他早起准备一桌丰盛的早餐,把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妻子还有一份可以补贴家用的副业,一切都非常完美。

直到有一天妻子英惠做了一个梦,从此再也不肯吃一块肉,并且也不再做和肉有关的食物,这个家庭的宁静才被打破。

英惠因为不吃肉,加上梦魇的折磨,逐渐消瘦下去,丈夫也越来越忍受不了妻子的怪异,不睡觉、不肯与他做爱、不做他最爱的肉食,对她厌烦至极。

即便是妻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丈夫也不打算带她去看医生,而是权当她是个外人,为他洗衣煮饭、打扫卫生的保姆,性欲无法忍受时,他就借着酒劲强行扒下妻子的衣服,妻子的挣扎竟给他带来某种快感。

英惠能为他做饭,能帮助到他是,她是一个合格的妻子,不能的时候就弃之如敝履。

当英惠在他们公司组织的聚餐活动上扫了大家的兴后,作为丈夫的他第一次采取了措施,而所谓的措施就是动用英惠的娘家人对她进行施压,劝解她重新吃肉,恢复正常生活。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英惠姐姐一家乔迁之喜的宴会上。

那天所有人都到齐了,每个人都轮番上阵劝说英惠要吃肉、要营养均衡,英惠的拒绝惹恼了父亲,父亲打了英惠两巴掌,抓起一把糖醋肉硬塞进英惠的嘴里。

英惠做出激烈的反抗,拿起桌子上的水果刀,割伤了自己,姐夫抱起英惠送进了医院。

住院数月,丈夫看到英惠仍然不见好转,态度决绝的跟英惠离了婚,就像丢弃一块坏掉的手表。

《胎记》是以英惠姐夫的视角展开,英惠的姐夫是一个毫无建树的艺术家,家里的大事小事一概不管,每天沉迷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整个家全靠英惠的姐姐仁惠支撑,包括前面他们换的大房子也是靠仁惠的事业买的。

英惠离婚后暂住在姐姐仁惠家一段时间,直到找到房子搬出去,在此之前姐夫对小姨子的遭遇只有怜悯和同情。

有一天姐夫和仁惠讨论儿子身上的胎记,从妻子那里得知小姨子的臀部有一块绿色胎记后,成了刺激他灵感的来源。

从此之后他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是,小姨子带有胎记的臀部画满了花朵与另一个赤裸的满身是花的男人交融在一起的画面。

后来姐夫以劝慰刚刚离婚的小姨子为借口一步步接近她,让她成为他的人体模特,最后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了突破人伦道德之事。

被姐姐仁惠发现之后,她报了警并把二人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树火》是以姐姐的视角讲述了英惠住进精神病医院之后的生活。

仁惠无法原谅对精神恍惚的妹妹做出那样的事情的丈夫,医院诊断丈夫精神正常,他被关进了拘留所,一段时间放出来后,从此销声匿迹。

英惠被关进隔离病房后再也没有出来,父母嫌女儿们的丑闻丢脸从此断了与她们的联系。

仁惠不忍抛弃英惠,她需要给妹妹支付住院费,还担任了监护人的角色。

她一边经营着化妆品店,一边照顾着儿子,还要每周跑精神病医院看望妹妹,她靠着与生俱来的坚韧性格,扮演着姐姐、母亲和经营店铺的生意人。

住进精神病医院的英惠,病情逐渐恶化,还患上了厌食症,伴随她的梦魇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血淋淋的画面到梦到自己变成一棵树。

英惠幻想自己是一棵树,而树是不需要食物的,她只需要水和阳光。

所以到了后面英惠已经不再吃东西了,医院没有办法只好通过胃插管的形式把流食打进英惠的体内。

姐姐仁惠看到妹妹誓死抵抗食物打进自己身体的举动,她最终阻止了医生的行为,并且与英惠产生了共情,在救护车上仁惠在英惠耳边低语,似乎理解了英惠的一切反常。

以上就是《素食者》的故事梗概。

02.

为什么要吃素?

读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英惠为什么要吃素?

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个恐怖的充满血腥的梦吗?

是也不是,那个梦确实令人对肉产生反感,但一个人仅仅会因为一个梦从此就改变饮食吗?

丈夫不理解、英惠的娘家人也不理解,包括读者可能也觉得有点过于夸张了。

在第一部分《素食者》中除了以丈夫的视角叙事之外,也掺杂了英惠个人的自述。

比如这一段:

看到这段文字描述,我突然想到了《我才不想做家务》这本书中,故事的主人公林越的妈妈在受够了丈夫的冷暴力后离家出走,五十三岁做起家政养活自己的情节。

以及林越的姑姑,老年叛逆,拿走家里的三十万出门远游的画面。

作者纪静蓉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发出这样的感叹:

人只要老到足够的年纪,就能理解许多从前不能理解的事情。因为更接近死亡,死亡令人通透,在死亡面前,再出格的事情,也显得稀松平常。

而英惠还没到足够老的年龄,她做出不吃肉的决定,在大家看来是奇怪的。

可是代入英惠的视角,她是在通过不吃肉这件事在与压迫她的一切做反抗,吃素只是一种意象,是英惠仅有的用来对抗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的一种手段。

她通过梦境发现了生活中血淋淋的一角,从此她不想再参与其中,因此不再吃肉。

可是当她不再吃肉的时候,正如她母亲说的那句话: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的人就会把你吃掉。

所有人都在逼迫她吃肉,没有人站出来维护她哪怕一句:不吃肉就不吃肉吧。

一人之力又如何对抗周围的一切呢?

在一个非正常的世界里,正常的人是会被当成异类的,大家不允许有别于自己的人存在。

这又令我联想到易卜生的《人民公敌》,世上最强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

英惠就在这一波波的压迫中想要摆脱属于人的属性,她拒绝食物,她要成为一棵树,她才会袒胸露背的晒太阳、倒立,做出不被人理解的行为。

英惠身边的人除了姐姐没有一个人真正愿意走进英惠的内心去理解她,只是把自己的想象强加在她身上。

故事的尾声定格在救护车上,英惠依偎在姐姐怀里,姐姐在英惠耳边低语……

我想最后的英惠一定如愿化作了她想成为的那棵树。

写在最后

这本书让人流泪的原因是,本来你以为在读的不过是一部小说,可是读着读着竟然从一个旁观变成了当事者,原来小说中所发生的事情并不遥远,它就在你的身边。

你突然像照镜子一般看到了自己不曾面对的事实,那一刻你化身成了故事的主人公,你成了英惠,成了仁惠,一旦共情眼泪便不再受控制。

比如丈夫在谈及英惠的兴趣时这样说道:

说到兴趣爱好,她似乎只有看书而已,而且看的都是那些我连碰都不想碰的、枯燥无味的书。到了吃饭时间,她才会走出房间,一声不响地准备饭菜。坦白讲,跟这样的女人生活一点意思也没有。

但看到那些为了确认丈夫行踪,一天到晚会给丈夫的同事或好友打上数通电话,或是定期发牢骚、找碴儿吵架的女人,我对这样的妻子简直感激不尽。

再比如,姐姐和姐夫之间的关系描述:

他们没有再多说一句废话,直接挂断了电话。近来他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仅靠孩子连接的、不存在其他任何牵绊的同志关系。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有那么一刻会让你觉得你的生活仿佛被安装了摄像头,让人不寒而栗,浑身掠起一层冷汗。

所以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整个人是痛苦的、低沉的。

而痛苦有时候也是人类觉醒的土壤,让我更加肯定的是今后再也不要委屈自己,不要等到足够老才去叛逆,你一直都有选择。

-END-

麦穗读书
分享读书、生活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