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读的5本书

文摘   2025-01-31 22:06   山东  

一早起来八点半了,妈妈正要喊我吃饭,可是我一点也不饿,假期里生物钟完全乱套了。

为了让自己产生饿意,我决定今天收拾一下家里,刚放假那会儿不想干,而今天特别想要干活,看来做家务也讲究状态啊。

可能是想着单独运动也是运动,不如做家务的同时顺便运动吧。

我先把孩子们的所有玩具堆在地板上,带领她们一起进行了分类整理,平时家人帮忙收拾的时候,都混在一起了,很多玩具不够齐全也不能玩。

接着又整理了家里所有的橱柜,这是一个大工程,从九点开始干活一口气干到下午一点半,停下来吃了口饭,继续整理家里的犄角旮旯。

等我弄完已经快五点了,下午整理出来两个孩子还是婴儿时的没穿着的衣服,扔掉实在可惜,想要送给那位家里刚有小宝宝的朋友,希望他们不嫌弃。

看到天色暗下来,我停下来手里的活,打算明天再把所有地板和灰尘擦一擦,今天干不动了。

等我坐下来瞄了一眼日期,发现今天竟然是一月底了,原本计划每月底总结一下当月的输入,包括读的书、看的电影、听的博客。

一想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有点头大啊。

那就先写写读的5本书吧。

01《五种时间》🌟🌟🌟🌟

先来说说看这本书的原因:

元旦那天我参加了潇洒姐的写作100天计划,由于每天都会在趁早小程序上打卡,然后发现了小程序上的五种时间板块,出于对五种时间的好奇阅读了这本书。

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五种时间的理念,是为了让我们把时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和优先级,分配给生存、赚钱、好看、好玩、心流事件。

这属于一种时间的分类,这样我们的时间开销就不会太单一,一个人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

现在呢,每周末我还会按照五种时间对本周进行复盘,这样就能让我清晰地看到投入在哪个时间上太少,下周好进行调整。

时间花在哪儿看得见,对时间的分配决定一个人成长为的样子。

还是推荐看看这本书的,会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新的视角。

02《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

读这本书是想看看吉田医生的时间管理方法,作为一个众多孩子的母亲、医生、还要留学,她是怎样做到这么多事情的?

我从吉田医生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因为没时间而不去做,如果总想等时间充裕再展开,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做了。

今天写这篇月底输入总结,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不要考虑其他,先做起来,踏出尽管微小但具体的一小步。

正当我思考着能不能写完,时间够不够用的时候,我赶紧停下来脑子里的思绪,而是直接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敲下第一个字,这篇文章就开始了。

总之就是让自己置身于要做的事情当中。

除此外,这本书还分享了很多实用技巧,比如花钱请人帮忙做家务、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自己身临其境、运用正能量格言激励自己等等。

其实这些方法我们在时间管理类和个人成长书籍中都有看到。

对我影响较大的就是,什么也不想,先做起来再说,只要做起来后面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03《复盘》🌟🌟🌟🌟

这就是那本驱动我开始写复盘日志的书。

从去年9月23日开始,我一个从来不喜欢复盘的人,因为这本书的影响,我已经在notion中复盘了4个月了。

复盘让我有了自我对话的机会,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变得越来越情绪稳定,并且颓废的时间越来越短。

如果你也像我之前一样对复盘有所畏惧,不妨看看这本书。

目前我的复盘日志模板是,回顾(当天发生的事情)、反思(我得到什么启示)、行动(下一步怎么做)。

复盘的目的聚焦于行动之上,改变才会发生。

04《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是一本关于睡眠的科普书,虽是科普读物,却一点儿也不枯燥乏味,让人能够看得进去。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睡眠对我们的影响,尤其是睡眠不足的危害,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些疾病追根溯源就跟睡眠有关。

喝酒为什么会“断片”?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睡一觉醒来会有答案?睡前学习为什么效果好?等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有答案。

看完这本书我开始格外重视睡眠,并且给自己定了睡前提醒闹铃和起床闹铃。

还让我更加坚定比起熬夜写作业,睡觉简直太重要了。

睡觉是一个自然到让人容易忽视的现象,但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05《4点起床》🌟🌟🌟

看这本书纯属偶然,有一次4点起来了却神清气爽,为了一探究竟这到底怎么回事才读了这本书。

这是因为我们在睡觉的过程要经历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二者每一个半小时会进行一次转换。

睡着后的3个小时为熟睡,之后是4.5小时、6小时、7.5小时,如果在这些节点醒来就会有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关于睡眠周期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这本书中也有提到,并且更为详细。

如果是偶尔做事可以选择在这些节点起来,毕竟这样进入工作状态更快。

然而大脑的许多功能都是依赖睡眠来恢复的,并且不是单靠其中一种形式的睡眠。

按照节点醒来虽然感觉不错,但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得不到相应阶段睡眠的修复。

通常上半夜以非快速眼动睡眠为主导,下半夜才是快速眼动睡眠占主导。也就是说非必要最好不要以牺牲睡眠为代价。

作者说人不需要那么多睡眠还是有失偏颇的,只能说部分人或许这样吧。

这本书的内容有点杂,给人一种硬凑出一本书的感觉,作者说的早起的那些好处也有点牵强。

看这本书的过程只想快进。

-The End-

作者介绍:

麦穗,终身成长践行者,热爱阅读和记录,分享读书、成长、生活感悟,坚信程序员也可以有艺术的人生。

麦穗读书
分享读书、生活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