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日课中潇洒姐提到了常见的三种写作方式:一气呵成式、准备的怪圈、随心所欲式。
这三种状态我都有经历过,既有表达欲强烈一气呵成的时候,也有为了一个选题绞尽脑汁准备的时候,更有文思泉涌连着更新好多天,灵感没了就搁笔的随心所欲的时候。
那对于规律性写作,尤其是计划连着写100天的人来说,以上三种方式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稳定。
潇洒姐提供了一种相对通用的写作流程。虽然是根据一本书的诞生流程来设计的,但对于写一篇文章来说也具有参考性。
我们来看下这个写作流程。
1、一个想法
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追根溯源都来自一个念头或者一个想法。
就拿《百年孤独》这本世界名著来说吧,很多解读家都把它当做了是对历史的隐喻。
而马尔克斯本人是这么说的:我只是想艺术地再现我童年时代的世界。评论家们在小说里找到的,不是能够找到的东西,而是乐意找到的东西。
看到这里,就想到了我们从小最厌烦做的阅读理解题,总要去琢磨作者背后的意图,而这意图还必须是高大上的,事实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或许只是字面意思呢。
啊,有点扯远了。
也就是说捕捉头脑里一闪而过的想法,是写作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
事实上我们脑海里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想法,只是我们在其出现后并没有及时的捕获,任其消失不见了而已。
举个例子,昨天我在浏览文章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两篇文章一个是《别给自己设定年度计划了真的》另一个是《警惕罗振宇毒害》。
首先这两个标题就很刺眼,元旦到来之际正是设置年度计划的节点,而罗振宇刚刚做了跨年演讲,这两个标题也具有明显的热度。
加上我本人刚做了计划,刚被罗胖启发到,接着就让我看到它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要一探究竟。
看完之后,我有着强烈的反驳欲,然后就产生了这么一个想法,真是以偏概全。
我们接着看。
2、确定主题
有了想法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扩展。
围绕这个想法,我们会联想到什么?
想法犹如一团凌乱的毛线中的一个线头,一旦扯起来就顺畅多了。
还是以我的想法接着举例。
有人说不要制定什么年计划了,会让我们的生命力枯萎,我却想到了计划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列计划和不列计划,对我生活的影响。
有了计划,我的生活开始运转良好,没有时间玩手机了,因为要早起,自然也在早睡,因为睡眠有了保证,皮肤也变好了,又因为早起,有了更多的时间做个人事情等。
最重要的是整个人的自我满意度提升了,还有比喜欢自己更美好的事情嘛。
关于罗振宇的毒害,他所要阐明的就是罗振宇的演讲总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庞大的事情戏剧化,说他忽略很多事实和因素,总是归结到非常细微的事情上。
而我的看法是,人无完人或许有些观点罗胖讲得并不对,但我们可以去吸收那些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没有必要揪着自己不认同的去放大,以偏概全地否定整个演讲,甚至上升到整个人。
就像一本书也不见得所有的内容都对自己有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了嘛。
篇幅有限,不能再延展了。
那么根据最初的想法,一篇文章的主题就可以暂定为,如何看待他人的观点?或者我们究竟该如何吸收知识?
3、明确读者
卖东西我们需要考虑对此有需求的人,才能卖的出去。写文章也是,想要自己的作品被看到,也需要考虑你的受众是谁。
但对于一开始写作的人来说,想要明确读者很难。
潇洒姐自己也说,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根本无法确定读者,直到后来再写书的时候才逐渐明确,所以这是有一个过程的。
虽然写作的对象感很重要,但当我们无法明确读者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潇洒姐说,那就把自己当作第一个读者,培养跳出来阅读自己作品的能力。因为好的作品吸引的、打动的本来就是同类,自己就是同类的代表。
正所谓同频相吸嘛。
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不用纠结这篇文章会不会有人看了,最重要的是,写就完了,先过了自己这一关再说。
毕竟每一个作者的作品,归根结底是写给自己、表达自己、过自己这关、让自己满足的。
4、提供价值
好的文章要么提供情绪价值,要么提供实用价值,唯有提供价值才会获得正向反馈,反过来激励自己去创作,从而进入一个正向的写作循环。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我们在读到一篇文章时,如果感觉对自己有用,我们会点赞、收藏甚至转发,如果没有用,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得到传播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一定价值。
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作品不仅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既然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创造它了,自然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
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吧,虽然是一篇关于学习的感悟和总结的文章,我想也是有一点价值的。
比如对写作好奇、感兴趣的朋友可能就会有这方面的需求,那我以自己的理解呈现出来,或许会给他们提供一点帮助呢。
至于后面的流程都是和出书相关的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目标暂时不进行延展了。
以上4步就可以让我们写出来一篇文章了。
最后总结一下:
❶ 及时捕获脑海中的想法,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来,这是一篇文章的萌芽。
❷ 围绕想法展开联想,把与此相关的内容罗列展现,再进行扩展。
❸ 所写的文章首先要能打动自己,自己满意才有持续写下去的动力,要相信同频相吸,然后大胆地开写,写作的六字箴言:开始写,写完它!
❹ 同时还要审视文章是否能提供某种价值,要知道市场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