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没时间,越是开始的契机

文摘   2025-01-16 20:03   山东  
最近在读《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从中发现了一个刷新我认知的观点。
先来说说为什么读这本书?

自从我开始每日三件事,早起、阅读、写作之后,时间不够用是一直伴随我的感觉。

但我不想看关于时间管理类的书籍,因为里面的方法太“标准化”,不符合我的情况。

而这本书《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同时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尤其是妈妈这个身份比较能与我产生共鸣,那么她是如何挤出时间做事的,对我来说才具有参考性。

比较巧的是吉田医生的名字叫作吉田穗波,里面有我的笔名“穗”字诶,这又让我找到了一处共同点。

有了以上身份和名字的铺垫,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比较亲切了(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尽快沉浸其中)。

这本书读了一半,划线和做批注总共62条,原本我打算读完再写这本书的感悟的,但是吉田医生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想法。

她说:不要等到调整好环境,创造出时间以后才开始,不管怎样先开始做,踏出尽管微小但具体的一步。

所以我打算把读了一半的感悟写出来,也是对这句话的实践。

以前想着读完一本书再写关于它的读后感,结果读完之后往往不了了之了,到最后越积越多,也不知道该从哪本书写起了,那不如读到有触动的地方就写出来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越是忙碌没有自由时间,脑子里越容易冒出来想做的事情,可是苦于没有时间,很多情况想想也就算了,反正没时间嘛。

而作者吉田穗波却说,这样的时刻,正是充满能量的时候,也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绝佳时机。

我是这样理解的,产生想要做某事的念头要比去做某事还要宝贵,因为任何行动都始于最初的一个想法。

没有时间,有时候只是看上去没有时间,有时候是被我们固有的认知所束缚了。

元旦我给自己制定新年计划时就犹豫过,像我这样作为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想要执行计划太难了吧。

我这么想就是想当然的认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再想做点别的根本不可能。

行动尚未真正开始,我就被头脑里的想法吓住了。

最后还是因为不甘心一次次的半途而废,决定再尝试一次,于是开始了100天写作计划。

今天是连续写作的第16天,从一开始的没自信到现在的越来越坚定,是因为我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正向能量。

以前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内心的需求未被满足,对待孩子也没有耐心,所以育儿这件事也没怎么做好。

当我把写作计划加入生活中后,和孩子在一起时我会尽情地陪伴她们,给她俩精读绘本,参与她们的游戏互动。

这样做了以后,我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心无旁骛,才不会觉得对她们有愧疚感。

而全身心地陪伴她们也是带给我能量的事情,要知道她们实在太可爱了,我的灵感也会在陪伴她们的过程中产生。

有时候被工作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写作又可以让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让我可以彻底地做自己,并在里面得到治愈和解脱。

结果写作和育儿成了相辅相成的事情,原本看似冲突的事情,同时进行反而互相促进。

因此,越是感觉没时间,不妨试试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END-

麦穗读书
分享读书、生活感悟~
 最新文章